情感依賴:擺脫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情感依賴:擺脫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情感依賴:擺脫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是2023年文化發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感依賴:擺脫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 作者:齋藤學
  • 譯者:江小舟、俞也
  • 出版時間:2023年9月
  •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 ISBN:9787514240535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多少人不快樂的原因是,
終其一生逃不出父母的操控
所謂情感依賴是說:“總是不斷努力揣摩他人的願望和期待,並為了與之相符而活”。人類天生便是如此,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一旦過度迎合他人,甚至到了犧牲自己的地步,自己的所作所為會給身邊的人(如配偶、子女)帶來不利影響,導致關係成癮症,這會妨礙一個人的“自我”成熟。
人們在回憶原生家庭時,往往傾向於回憶起溫暖、充滿愛的畫面,因為這樣才有安全感。但是原生家庭真的是這樣嗎?比如,來自父母最大的暴力——父母過度的期待,依舊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家庭,把孩子推向痛苦的深淵。
本書幫你擺脫以愛為名的溫柔暴力。

圖書目錄

第壹章 看不見的溫柔暴力
父母出於愛而過度地干涉和束縛孩子,對孩子寄予期望並提出過分的要求,把孩子當成自己唯一的慰藉和生存價值。孩子為滿足父母的需求而活,被父母過高的期望束縛,由此失去了自己的人生。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溫柔暴力”。
過高的“期望”是一種溫柔暴力 002
父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人物” 006
隱形暴力下的“好孩子” 010
以愛為名的隱形暴力 014
被上一代的價值觀支配 018
第二章 父母的身份認知
女性和男性一起努力學習、就職,在相同的評價體系下互相競爭,獲得成就和讚譽。然而,一旦開始做母親,一些女性就會面臨全新的價值觀,對自我的身份認知產生強烈困惑。對一些女性而言,懷孕生子是一種無意識的“喪失體驗”。女性心中有一桿秤,衡量著做母親的得與失。而成家對男性來說意味著挑起養育妻兒的重擔。
“身份認知”的改變 024
母子一體的獨立小世界 028
女性面臨的雙重束縛 032
育兒方式的必然性 036
數落父親,就是在責備兒子 040
家庭形式使人類的腦容量擴大 044
“嬰兒- 母親”的關係模式 048
父母要給孩子設定界限 052
缺乏底線會誘發孩子行為出格 056
第三章不幸家庭的親子關係
當一個孩子選擇迴避、忽視或否定自己內心的感受,捨棄自己的需求時,會無法體察自己的情感,喪失愛和共情能力。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使得“溫柔暴力”代代傳遞下去。
發揮安全基地功能的家庭 062
根深蒂固的家庭意識 066
不幸的親子關係重複上演 070
“內在小孩”是自我認同的核心 074
孩子有了秘密,才能學會獨立 077
為何會對喜歡的人施加暴力? 081
第四章 無法按自己的意願而活
很多人認為“不做個靠譜的大人,就會被別人拋棄”,這樣的人的自我評價很低,極度恐懼遭到他人批評,否認或隱藏原本的自己,這種想法還會引起社交恐懼。他們的行為準則通常是基於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回應別人的要求,而不是自己想做什麼。
想和大家保持一致的趨同心理 086
關係成癮:為他人所需的需要 089
在意他人評價,忽略自我 092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現代病” 096
用回應需求來塑造自信 100
無法按自己的意願而活 104
通過醉酒來找回自我 108
醉酒頻率與性別意識 112
第五章 “跌落谷底”是改變的起點
要想恢復心理健康,跌落谷底十分重要。抑鬱、孤獨、不安、煩惱,這些都是我們在面對糟糕狀況時所產生的正常反應,這和淋雨後會發燒如出一轍。通過抑鬱、孤獨、不安、煩惱而跌落到人生的谷底,人就不得不改變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後,這看似絕望的谷底則會成為轉折點,人也會由此開始恢復健康並收穫成長。
抑鬱有時是心理健康的證明 118
孤獨和不安是人的正常狀態 122
從與他人的關係中理解人心 125
煩惱是一種重要的寶藏 129
認識到自身的無力是重生的開始 133
物化和控制自我的陷阱 137
依賴症患者的謊言與真心話 141
沉溺於短暫的快樂 145
對記憶碎片進行重組和整合 149
最令人恐懼的是死亡和失去 153
第六章 “另一個自己”蘊含的力量
歷經千辛萬苦,或許你的人生未必如願,但能頑強地走到今天,毋庸置疑,這就是你自身實力的證明。對你而言,這其中的痛苦很重要,正是它造就了如今的你。倘若你能和內在的自己關係融洽,就能看到從未看過的風景,聽到不曾聽過的聲音,也就能自然而然地知曉前進的方向和該做的事情。
如何看待停滯不前的狀態 158
活到現在就是實力的證明 162
把治療當作一段奇幻之旅 166
返童退行:遏制成長的力量 170
通過育兒喚醒“內在小孩” 174
父母越有能力,孩子越受其苦? 178
想像未來的自己,進行具體的改變 182
擁有“另一個自己”,重拾遺忘的記憶 186
第七章 從依賴症開始成長
創傷倖存者所需要的是關心自己、願意完完整整地傾聽自己心聲的人,但傾聽者不能是可以為他做些什麼的依賴對象,而是和他自己一樣的“成人孩子”同伴。當他置身於會被認真傾聽的環境時,他所說的話會變得意義非凡。這樣的交談會給迄今為止束縛他的諸多價值觀帶來巨大衝擊,並改變他的交流方式,而這些改變也有助於改善他和家人之間的關係。
為何會對依賴症緊抓不放? 192
憤怒很正常,敵意才需治療 196
尋找能表達自我的方式 200
將煩惱說出口,便能找到解決之道 204
尋找交流對象,練習表達憤怒 208
互相傾聽的交流會 212
依賴症是一種心理防禦方式 216
提高對不安的耐受力 220
不依賴酒精也能展現真實的自己 224
從倖存者到成長者 228

作者簡介

(日)齋藤學
精神科醫生,曾擔任日本國立療養所久里濱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東京都立精神醫學綜合研究所研宄員。專注於研究〝依賴症”“成人孩子” 等心理問題,為眾多深陷依賴共生的家庭提供諮詢幫助,在日本提出並推廣了〝成年孩子”的概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