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婦(鄭愁予創作現代詩)

情婦】是台灣詩人鄭愁予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看似在描述愛情,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詩。戰爭詩需要一個發聲的主角,鄭愁予分析,“而我是以‘回不來’的那個角色發聲,這裡面有現代詩歌的戲劇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情婦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詩歌
  • 作者:鄭愁予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情婦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著我的情婦
而我什麼也不留給她
只留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視窗
或許,透一點長空的寂寥進來
或許……而金線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總穿一襲藍衫子
我要她感覺,那是季節,或候鳥的來臨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

作品鑑賞

鄭愁予的名篇中,有不少寫愛情的詩。故此,人們稱他是台灣愛情詩的高手。然而,鄭愁予愛情詩的重要特色,不是以華麗的辭藻取勝,而是以內在的情感動人。他的愛情詩的情感,不一定是高尚的和潔白的,但他的愛情詩的情感卻無一例外都是非常自然和真實的。正因為真,所以他的各篇《情婦》所表達的情感即使很自私,亦有一種動人的魅力。
詩中的主人公是個愛情的霸權主義者,他占有妻子,還要再占一個情婦,而且對情婦的感情也要獨占。自己要出門遠遊了,也不給情婦一點自由。把她鎖在青石小城的深閨之中,什麼也不給她留下,只給她留兩樣物品,而且還都是精心挑選為己所用的:一個金線菊,因為此物象徵著善等待;二是一個高高的視窗,好讓她寂寞難耐時從視窗向遠處眺望他。而他去時穿件藍衫子,要讓情婦感覺如天色般的衫子象徵著季節,象徵著候鳥傳來了他的信息,以免她對他失望。 “我”是個愛情上徹底的利己主義者,但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青石代表禁錮的情慾,情婦代表欲望——這說明,經過儒家思想的洗禮之後,中國士子遵守的是自我節制的禁慾主義。”而菊花有數百種,為什麼選金線菊?鄭愁予說,因為金線菊最早開花,凋謝卻最晚,這比喻無盡的等待。
這首詩看似在描述愛情,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爭詩。戰爭詩需要一個發聲的主角,鄭愁予分析,李白寫戰爭詩(“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思》“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妾薄命》),手法是描敘性的,詩人代女性而寫,口氣像是女性自己說出來的。“而我是以‘回不來’的那個角色發聲,這裡面有現代詩歌的戲劇性。”他表示。

作者簡介

鄭愁予(1933~ ),原名鄭文韜,祖籍河北,生於山東濟南,為明延平王鄭成功的十五代裔孫。童年時隨父親的軍旅生涯走遍大江南北。少年時就讀於北平崇德中學。1947年入北京大學文學班學習。1949年隨家人去台灣,1951年開始發表新作。台灣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畢業,後獲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學位,現旅居美國,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其詩中貫穿著兩種互補的氣質神韻:一種是豪放、爽快、豁達的“仁俠”精神,另一種則是曲折動人、情意綿綿、欲語還羞的婉約情韻,這兩種氣質充分顯示了詩人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著有詩集《夢土上》(1955)、《衣缽》(1966)、《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燕人行》(1980)、《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