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言(二)

《悲言(二)》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悲言(二)
  • 作者:汪康年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觀近日交通銀行股東之斤斤於分紅利,而知吾國人於商業知識之短淺也。夫交通既被義善源虧倒巨款,自以維持大局為正經辦法,乃各爭小利,而置全局於不顧,豈不可怪乎?推原其意,必謂交通之前途不可知,不如乘此收回若干,庶少虧耗。大約此輩之見解,不過如此。試觀向來有人招股,凡挾資者,往往不查事業之是否可辦,辦事人之是否可恃,但得一二有虛聲之人出名,又加以聳扇之告白,即隨意入資。尤可笑者,在事之人,專顧招徠,官息乃至八厘,而收股以後,即行付息。於是股東莫不歡欣鼓舞。殊不知凡大事業,其利息必不能至八厘,而事尚未辦,即得息金,此息金者,非事業所發生之息金,即由各人股金中撥付也,何歡欣鼓舞之有?至於各種事業,未見進行,而輒大分紅利,則尤為股東所喜。最昭昭者,如前數年大清銀行紅利之優,可謂空前絕後。然使股東苟一推求,則知其中必別有隱情,而惟相顧欣然,不為之意。至於查賬要事,雖大股東亦未留意,惟至大破敗時,乃始失色。如此,而欲商業之進,難矣。

作者簡介

汪康年,出身於從顯赫走向衰敗的家族,出生於戰亂動盪的年代。伴隨著家族衰敗、朝廷衰敗、國家衰敗,汪康年一生都在為興家、為救朝廷、為振興國家而奮爭。在他努力為自己出人頭地的同時,也為實現政治改革而呼喊、而奔走,甚至準備為此而“動粗”。但汪康年在近代更重要的身份是報人。在他51年生命里,整整26個年頭是在辦報,除《時務報》外,還有《昌言報》、《時務日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而且都享譽於言論界。不僅其言論在當時很有影響,他對報業的許多創新和改革,也是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重大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