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柴科夫斯基

悲情柴科夫斯基

《悲情柴科夫斯基》是2003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克勞斯·曼。

基本介紹

  • 作者:克勞斯·曼
  • 譯者:姜麗
  • ISBN:9787806037423
  • 頁數:301
  • 定價:17.00元
  •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4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柴科夫斯基(1840-1893)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1840年5月7日出生於烏拉爾的伏特金斯克城,父親是一個冶金工廠的廠長兼工程師,母親愛好音樂,很會唱歌,也會彈琴,因此,他們家庭充滿了音樂氣氛。他自幼便已顯示出非凡的音樂才能,但是,家裡的人卻從來沒有想到他將來會成為一個職業的音樂家。
柴科夫斯基十歲時進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但他仍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學習鋼琴,並時常去看歌劇。1859年他畢業後曾在法務部任職。在這段時間內,他一直抓緊學習音樂,參加社交性鋼琴演奏和創作活動。1862年柴科夫斯基進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於他終於踏上接受真正的專業音樂教育的決定性道路。畢業後(1866年),應尼古拉·魯賓斯坦的邀請,柴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歷時十一年之久。但他時常為這妨礙他的創作活動的枯燥的講課工作而感到苦惱,即使這樣,他還是創作出各種各樣的優秀作品,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響曲、交響詩《弗蘭契斯卡·達·利米尼》、幻想序曲《羅米歐與朱麗葉》、舞劇《天鵝湖》以及《第一鋼琴協奏曲》等。這是柴科夫斯基創作的第一個時期。
1877年開始,是柴科夫斯基的創作的極盛時期。他開始創作兩部天才的作品——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和他的成名作《第四交響曲》。柴科夫斯基的晚年是他創作的頂峰時期。1888-1889年他訪問了德國、捷克、法國和英國,與勃拉姆斯、格里格、德沃夏克、古諾、馬斯涅等結下了友誼。1891年他到美國作演出旅行,獲得很大成功。1893年6月,英國劍橋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在這期間,他除了創作《葉甫根尼·奧涅金》、《第四交響曲》外,還創作了《第五交響曲》、《曼弗里德交響曲》,歌劇《黑桃皇后》、《約蘭塔》,舞劇《睡美人》、《胡桃夾子》;還有《暴風雨》、《義大利隨想曲》、《一八一二年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以及各種器樂重奏、鋼琴獨奏、聲樂浪漫曲等,幾平涉獵所有體裁。特別是他在1893年夏天寫出的《第六(悲愴)交響曲》,是他的絕筆之作,同年10月16日由作者在彼得堡親自指揮這部作品的第一次演出。不料,10月2I日他意外地感染了霍亂病,於10月25日不幸與世長辭。
柴科夫斯基是總結全歐洲音樂發展的整個時代的一位偉大的世界規模的俄羅斯人。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響音樂體系,它不同於貝多芬的體系,而是以俄羅斯風格概括了貝多芬之後的交響音樂的許多發展,這使他成為交響音樂方面登峰造極的人物之一。他的音樂是俄羅斯文化在藝術領域內的最高成就之一。柴科夫斯基也是我國人民所熟悉和熱愛的西歐作曲家之一。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寫了七部交響曲,其中《g小調第一交響曲》是他的交響樂體裁的處女作,是一部真正的俄羅斯交響曲,其特徵是著重於心理描寫、充滿愛國主義的抒情情調。這部交響曲也是人們理解他的交響樂作品的人門階梯和“門徑”。

作者介紹

克勞斯.曼(1906-1949)
克勞斯曼雖然能夠更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同性戀取向,但是在他那裡,同性戀往往與孤獨和異化為伍,他的小說刻畫出一個憂鬱無助的世界,帶有濃厚的悲觀色彩。
作為托馬斯·曼的長子,克勞斯·曼很早就開始步入寫作。二十年代,他成為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新一代德國作家的代表。三十年代,他又成為抵製法西斯的文化運動的領袖。他與父親的關係很糟,一部分是因為父親更卓越的才能,一部分是因為兒子對自己同性戀傾向更自由的表達。不過對於同性戀所持的觀點,克勞斯·曼並不比托馬斯·曼更少一些悲觀。在他的自傳《轉折點》(1942)中,克勞斯·曼寫道:“作一個局外人是一種難以承受的羞辱。”
克勞斯·曼與他的姐姐艾麗卡·曼關係非常親密。他甚至稱他們是孿生姐弟。艾麗卡·曼也是公開的同性戀者和反納粹人士。她有兩次有名無實的婚姻,一次是跟演員兼導演古斯塔夫·格魯根斯;另一次是跟英國詩人W.H.奧登。奧登也是同性戀者,他們的結合只是為了讓艾麗卡曼拿到英國護照,以逃離德國。克勞斯·曼最著名的小說《梅菲斯特》(1936)就是以格魯根斯為原型,描寫了一個以扮演魔鬼梅菲斯特而著名的演員靠投機和出賣自己的靈魂,在納粹權力系統中升官發達的故事。
在克勞斯·曼的小說中,同性愛常常是無果而終,無論是把愛情轉移到異性對象身上(《安雅和伊絲特》,1925),或是屈服於同性關係的徒勞無果(《亞歷山大》,1930),或是繼續忍受一種孤獨的存在(《生命前》,1925),末了總是悽慘無望。
在他最樂觀的小說《聖舞》(1926)中,克勞斯·曼倡導一種由男性間柏拉圖式情誼,辛勤工作以及未實現的同性愛所構成的烏托邦景觀。在克勞斯·曼所處的時代,同性戀往往帶著頹廢的色彩。在《火山》(1939)中,一個正在萌發的愛情被其中一個年輕男主角的吸毒給毀壞了。《狂風夜,陰雨晨》(又名為《彼得和保羅》,1947)是他最公開表現同性戀的小說,在他死時仍未完成。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克勞斯·曼筆下的同性戀人物總是無法擺脫作為另類而存在的枷鎖。這些人物往往帶著馬格努斯·赫希費爾德“第三性”理論的烙印:男同性戀者通常是女性化的藝術家,而女同性戀者則是男性化的。他們在中產階級社會觸及不到的地方縱情狂歡,但也正因此,他們走向分崩瓦解。克勞斯·曼筆下的異性戀者同樣也是一群邊緣人,他們也墜入各種各樣悲慘的深淵,只不過不是因為性取向的問題。
不過,克勞斯·曼小說中的這種悲觀無助與他的非小說作品(如《安德列·紀德和現代思想的危機》,1943)以及他加入美國軍隊(作為記者和翻譯)投身反法西斯鬥爭的行為恰成對比。他關於恐同攻擊的散文《同性戀和法西斯》(1934)被左派用來聲討納粹,已經成為同性戀權益運動史中的一篇重要論文。
從1933年就開始流亡生涯的克勞斯曼轉向歷史中,尤其是同性戀者的歷史中尋找小說創作的靈感:《亞歷山大》,《悲愴交響曲》(1935), 《鐵窗》(1937)。這些來自同性戀名人榜中的人物──亞歷山大大帝,柴科夫斯基,和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代表著那些因為愛而與他們身處的社會相背離的人們。
克勞斯·曼悲觀主義的作品似乎早已預示了他本人的結局。1949年5月22日,在法國嘎納,克勞斯·曼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疲憊的生命。
長期以來,克勞斯·曼以及他的許多作品被隱藏在他父親巨大聲譽的陰影之下。但近年來,評論家們,尤其是德國的同性戀評論家們,通過大量的研究,包括克勞斯·曼生前日記的整理出版和有關他的一部傳記,一個更清晰的輪廓呈現了出來,他不應該僅僅因為是大文豪托馬斯·曼有天賦而又悲劇性的同性戀兒子而被後人記住,他更應該因為是他自己,克勞斯·曼,一個德國同性戀作家,評論家和活動家,而被歷史銘記。
(摘自《同志名人曼氏父子── 托馬斯·曼與克勞斯曼簡介》文:艾立)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金融醜聞籠罩下的美國
第二章 物慾橫流的美國社會
第三章 獨特的歷史進程
第四章 美國聯邦憲法簡介--三權分立或四權分立種種
第五章 美國聯邦憲法簡介--你我又是誰
第六章 弗厄潑賴種種
第七章 美國眾生相
附錄一 《五月花契約》
附錄二 《馬里蘭容忍條例》
附錄三 《獨立宣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