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療法

悲哀療法 悲哀屬於陰性消極情緒,但在一定條件下,悲哀可平息激動、控制喜悅、忘卻思慮,從而轉化為積極的治療作用。肺金之志為悲,肝木之志為惡,悲則氣消,怒則氣上,金能克木,悲可勝怒。喜與怒同屬陽性亢奮情緒,與憂悲相對立,故悲哀療法亦可治療狂喜。

古代記載案例,

古代記載案例

《續名醫類案》中亦有悲哀療法的案例:先達李其性,歸德府鹿邑人也。世為農家,癸卯獲俊於鄉,伊父以喜故,失聲大笑,及春舉進士,其笑彌甚。歷十年擢諫垣,遂成病疾。初猶間發,後宵旦不能休。大諫甚憂之,從容與太醫某相商,因得所授。命家人給父云:“大諫已歿。”及父慟絕幾殞。如是者十日,病漸瘳。伴而為郵語云:“趙大夫治大諫,絕而復醒。”李因不悲,而症永不作矣。喜性心志為火,過喜則傷心。心主神明,一旦有病,就會出現意識障礙,喜怒無常。李父過喜傷心,以致笑病發而不止。突獲其子死訊,悲恐萬分,恐傷腎,腎主水,以恐制喜,即水克火。故病可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