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哲學的誕生

悲劇哲學的誕生

《悲劇哲學的誕生》由哲學博士王江松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該書依據尼采的夫子自道(“我自己就是第一個悲劇哲學家”)和作者本人的闡釋框架(“悲劇的哲學深度和哲學的悲劇維度”),從文獻資料出發,分析了尼采的悲劇哲學的發展階段和主要特點,提出了這種悲劇哲學是比黑格爾的辯證法更為徹底的辯證法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悲劇哲學的誕生
  • 作者王江松
  • ISBN:9787500472759
  • 頁數:400頁
  • 定價:31.00 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悲劇哲學的誕生》依據尼采的夫子自道(“我自己就是第一個悲劇哲學家”)和作者本人的闡釋框架(“悲劇的哲學深度和哲學的悲劇維度”),認為尼採在哲學史上第一次創立了一種完整的並且達到了充分自我意識的悲劇哲學,其中1871-1876年為萌動期,1877-1882年為孕育期,1883-1888年為誕生和成長期。在深入挖掘尼采哲學的三個基本概念(“超人”、“力量意志”、“永恆回歸”)的悲劇性內涵後,認為尼采使哲學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悲劇張度和悲劇強度,並且在實際上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悲劇辯證法”和“辯證悲劇觀”。

編輯推薦

《悲劇哲學的誕生》把尼采的全部哲學解釋為悲劇哲學,從文獻資料出發,分析了尼采的悲劇哲學的發展階段和主要特點,提出了這種悲劇哲學是比黑格爾的辯證法更為徹底的辯證法的觀點。 這是一部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著,對於深化尼采哲學與美學思想研究,增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美學史的學科建設,頗有學術價值和實際意義。

媒體推薦

尼采把自己稱為“第一個悲劇哲學家”,而本文作者正是把尼采學說理解為悲劇哲學,並且對尼采的這種悲劇哲學做出了自己的解讀。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尼采哲學的解讀富有創見,新意迭出,能發人深思。當然,對他的一些看法和觀點,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這也是很自然的。 ——汝信
本文對尼採在批判西方傳統哲學與文化中形成和發展悲劇哲學的過程作了系統而深入的論述,將他的多部著述理出一個悲劇哲學的思想深化過程,殊為難得,國內學界尚少見。這是一部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著,對於深化尼采哲學與美學思想研究,增進現代西方哲學、西方美學史的學科建設,頗有學術價值和實際意義。 ——姚介厚
本文對於人生的悲劇性以及從哲學角度研究的必要性,對尼采哲學的悲劇性內涵,皆有自己的強烈感受和鮮明見解。但是,作為博士論文,要注意把自己的觀點與研究的對象區別開來。
——周國平
選題對尼采哲學的悲劇內涵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讀,對尼采提出的一個新的哲學類型——悲劇哲學,進行了有充分文本根據的論述,這對21世紀哲學觀念的創新,有積極的意義。論文的創新點在於:以悲劇哲學的學術建構為綱,對尼采思想的生成史有科學的階段性研究,對尼采所用的基本概念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解釋,並提出“悲劇辯證法”的概念。 ——李鵬程
本文把尼采的全部哲學解釋為悲劇哲學,從文獻資料出發,分析了尼采的悲劇哲學的發展階段和主要特點,提出了這種悲劇哲學是比黑格爾的辯證法更為徹底的辯證法的觀點。一篇博士論文有一、兩個創新點就很不錯,而這篇論文提出的創新點很多,幾乎每章每節都有,但也正因為創新點過多,對其中一些觀點的論證還不夠充分。 ——趙敦華

作者簡介

王江松,1963年生,湖南湘鄉人。先後就讀於武漢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長期任職於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從1989年開始,先後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已有10篇被CSSCI索引。合著《哲學學》、《人格之謎》。專著《悲劇人性與悲劇人生》(1994)、《當代工人階級與工會新論》(2002)、《郭象個體主義哲學的現代闡釋》(2008)。尚待發表《六十年代生人思想錄》(8卷)。

目錄

導言悲劇意識何以成為哲學
存在哲學與價值哲學
從存在哲學到形上學
從形上學到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二元對立及其互為補充
一兩種對立的形上學及其不同的生活態度
二每一種形上學都內在地包含了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
形上學的崩潰與一切價值的重估:從存在哲學向價值哲學的轉向
從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到悲劇哲學
一悲劇對哲學的影響
二悲劇意識轉化為悲劇哲學的哲學史前提
三悲劇哲學:從悲劇價值觀到悲劇世界觀
20世紀幾種主要的尼采詮釋對尼采哲學的悲劇性質的認知
一席美爾
二海德格爾
三雅斯貝爾斯
四德勒茲、德希達、福柯
第一章悲劇的哲學解釋和哲學的悲劇透視
《悲劇的誕生》:對悲劇的哲學解釋
一悲劇的哲學維度
二酒神衝動和日神衝動
三悲劇的起源和悲劇的本質
四原始悲劇(大悲劇)與藝術悲劇(小悲劇)
五悲劇快感:形上學慰藉
六藝術形上學
七悲劇哲學對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第一次戰鬥
八《悲劇的誕生》的主要局限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對哲學的悲劇透視
一哲學的悲劇維度
二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悲劇意識
三尼采從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家那裡得到的啟示
《不合時宜的沉思》:初次重估一切價值的具體展開
一《施特勞斯——表白者與作家》:對庸人樂觀主義的批判
二《歷史學對於生活的利與弊》:對歷史的悲劇透視
三《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和《華格納在拜洛伊特》:對悲觀主義的委婉批判
第二章向悲劇哲學的頂峰攀登
對形上學及其相關意識形態的批判
一形上學的起源和功用
二宗教的起源和功用
三道德的起源和變形
四對藝術形上學的批判
五形上學、宗教和傳統藝術的歷史價值
科學在新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一科學精神是形上學的解毒劑
二科學精神的實質
三科學的局限性
四重建科學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新哲學思想的萌動
一對人性的思考
二個性和理想人格:超人思想的初步成型
三力量意志思想的初步成型
四永恆回歸思想的初步成型
重新詮釋悲劇感和悲劇精神
一對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雙重批判
二悲劇哲學是對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雙重克服
第三章千古奇書:悲劇詩與悲劇哲學的完美結合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悲劇結構和悲劇衝突
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悲劇結構
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悲劇衝突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悲劇哲學
一關於悲劇的哲學與悲劇哲學
二尼采悲劇哲學的邏輯起點和基本線索
第四章人類與超人的悲劇
人類:動物與超人之間的繩索
一人類的破碎和尷尬狀態
二人是尚未定型的動物
三人是本能與理性、肉體與精神、無意識與意識的統一體
四人類命運的悲劇性和不確定性
從人類到超人的過渡
一最初的人
二奴隸、弱者、賤民、群盲
三末人、今日之人
四高人
五更高的高人
超人的悲劇處境
一超人的人性依據
二超人的基本特徵
三超人與人類的悲劇性衝突
第五章力量意志的悲劇
透視性和闡釋性的世界觀
一每個人都有其透視性和闡釋性的世界觀
二形上學是弱者的透視性和闡釋性世界觀
三反形上學是強者的透視性和闡釋性世界觀
……
第六章永恆回歸的悲劇
第七章尼采哲學的悲劇張度和悲劇強度
結語尼采:在西方哲學和文化史的轉折點上
參考文獻
後記
英文目錄
……

序言

在胡繩同志倡導和主持下,中國社會科學院組成編委會,從全國每年畢業並通過答辯的社會科學博士論文中遴選優秀者納入《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這項工作已持續了12年。這12年所出版的論文,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學位論文水平,較好地實現了本文庫編輯出版的初衷。
編輯出版博士文庫,既是培養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帶頭人的有效舉措,又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積累,很有意義。在到中國社會科學院之前,我就曾饒有興趣地看過文庫中的部分論文,到社科院以後,也一直關注和支持文庫的出版。新舊世紀之交,原編委會主任胡繩同志仙逝,社科院希望我主持文庫編委會的工作,我同意了。社會科學博士都是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青年是國家的未來,青年社科學者是我們社會科學的未來,我們有責任支持他們更快地成長。
每一個時代總有屬於它們自己的問題,“問題就是時代的聲音”(馬克思語)。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注意研究帶全局性的戰略問題,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後記

從懵懂初開到不惑之年,悲劇感就是我對人生與世界的一種基本感受;對悲劇藝術的偏愛,是我的一種基本的審美趣味。1990年,我寫了一本《悲劇人性與悲劇人生》,試圖對悲劇性藝術和審美現象乃至人性與人生的悲劇性質作一種哲學思考。那時我構想要進一步寫一本《悲劇人性與悲劇歷史》,最後再寫一本《悲劇人性與悲劇世界》。當時尼采著作的中譯本還很少,我唯讀過《悲劇的誕生》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且似懂非懂,對尼采哲學的悲劇性質沒有明確的認知。此後十多年,我因故離開學術和教學崗位,基本不讀哲學書,包括尼采的著作,所以,直到2003年我寫作《四十自述:我的中產階級人生觀》時,我還以為自己是“悲劇人生觀”和“悲劇哲學”的首創者呢。2004年,我考取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博士生,如願成為汝信先生的弟子。其實,汝先生早已是我的恩師了:一般而言,我讀過他的主要著作,受過很多教益;特殊而言,我那本《悲劇人性與悲劇人生》,正是由黃德志編審推薦給汝先生,只是由於汝先生寫了一個審稿意見,肯定了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出版價值,才於1994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否則,這部書稿大概還躺在我的抽屜里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