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為眾生撥開重重迷霧,讓我們從愚痴迷夢中覺醒認識生命的真諦,讓我們從向外貪求中回頭找到內心的自己。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階當下,當下不在他方淨土,而是內心一念。和星雲大師一起活在當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虧。離苦得樂,安心自在;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基本介紹
- 書名:悟道: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智慧課
- ISBN:9787530858646
-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悟道:星雲大師講述的人生智慧課》主要內容簡介:感悟佛心,聆聽禪韻。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倡導“地球人”思想,對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自然與生命、圓滿與自在、公是與公非、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等理念多所發揚。同時,他還用一支充滿佛心的妙筆,以大地眾生為蒲團,以萬物有情為拄杖,行化於紅塵俗世間,用慈悲的深情,款款寫下開悟的篇章。在這些篇章里,他談修心,談人生,談感情,談幸福,談處世。他執著地在人們心中種上淨蓮的種子,期盼在眾生的心中開出一朵朵佛光閃耀的蓮花。他用自己的慈悲心淨化漸生婆娑的人間靈魂,期盼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寧靜、純淨的初心。
編輯推薦
當覷透人間冷暖事,能以廓然無聖,禪的風姿,行化於紅塵俗世間。念念覺醒於聲色幻影不實,回頭開墾一畝心田,日日以平等歡喜耕耘,引智慧型的甘泉灌注,令慈悲的花香,朵朵遍布。明了圓滿菩提果實,原不在天上福樂的生活,是和眾生攜手走過荊棘血淚。奉獻身心為炬,一點火光供養,燒燼成灰,心甘情願。
——星雲大師
謹以此書,獻給天下尋找安心之所的朋友們,希望能在每個人的心中開墾一塊田地,灑上幾顆蓮花種子,在淨蓮綻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煩惱不再叢生……
目錄
破除“我執”,煩惱何處叢生
要用智慧使一切莊嚴,不要用我執、我見去分裂。
播種一顆夢想的種子
人生不能沒有夢想。人總希望自己能“莢夢成真”……一個人只要有發心有悲願,還怕不能成功嗎?
流出自己的人生曲線
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曲婉轉,流出我們自己的獨特流域,流出我們自己理想的曲線。
不要上“看上去很美”的當
對事情不要看一時,不要只看表面,要在生活申找出自我的一片空間,因一沙一石都有無限的世界。
戀眾生,愛一切
對世間要救苦救難,對他人要感恩戴德,對家屬要共榮共有,對社會要獻心獻力。
天堂地獄一念問
我們的心,每天都是上天堂、下地獄,來來回回週遊。順心如意,歡喜得意。便是天堂;惡念紛飛,受挫憂悒,即地獄。
除去妄想。心靜如禪
我們常人之所以有分別,完全因為起心動念。因此,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心動則事象差別現前,如何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關鍵就在吾人的心是否能去除差別妄想。
性格也是一場艱難的修行
性格就是性能,性能不好則不易被人接受。
尋明心。安身心
除了認識心外的世界,更要認識心內的世界。認識心內的世界,首先要認識我們的心。由識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
輕如塵埃。也能幸福地飛
小,不一定無用,小的威力其大無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嘆自己的渺小。
做不成青松,就做最好的灌木
在人生的舞台上,無論扮演什麼角色,都應以主角的心情上台盡力演出。良知與自我反省
要常發慚愧心,要肯認錯,要懂得感恩。能夠行事不昧、自我反省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此外,對於那些良心生起、懺悔過往的人,要給予包容、協助,這也是人性的善莢、光輝、偉大之處。
熱鬧場中做道場
為人處世是修行,工作服務是修行,誦經拜佛是修行,談話會面是修行,愛語讚嘆是修行,改過遷善是修行,乃至休閒娛樂都是修行。
你就是佛
佛在哪裡?有一首詩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只要是慈悲莢善的心,柔和無爭的人,都是心靈山,常隨佛學。
做一個自知者
只有自知,才能知人。《呂氏春秋》中說:“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一個人不僅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也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哪裡,才能藉由不斷的自我調整而進步。
人人都得學悟空
虛空包容萬有,因為“空”,大地任我們遊走,空氣給我們呼吸,萬物供我們取用,假如沒有“空”,人類就不知將安住於何處了。所以,我們應誼歌頌空的偉大。空的包客。“空”中才能生妙有。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以“舍”醫治“貪”之大病
醫治“貪”病要用“舍”宇。一切都是為自己著想,不肯予利益給別人,天下可愛的東西恨不得完全歸諸自己一人,管什麼別人的幸福,談什麼別人的安樂,他人的死活存亡都與自己沒有關係,因此“貪”病就纏繞到我們的身上來了。假若懂得了“舍”,見到別人精神或物質上有苦難,總很歡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樂利益施捨給人,這樣,“貪”的大病當然就不會生起了。
言而無信,則非人
做事的態度不要空談,要落實!舉心動念時要想我能不能做到,不可輕諾寡信,生活教育才是根本。
生就是一種責任
生是一連串的責任累積,責任是來自自我的要求和別人的期許。
誰在做物質的奴隸
為避免物役,從“不要”當中去擁有更寬廣的精神境界。
為與不為,隨緣而有原則
人我相處之道重在隨緣,但在有利害得失之前,則要能“不變隨緣”,凡事能有所為。有所不為。
盡力生時養父母,死後悲號總是空
父母原來樹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風,勸君盡力生時養,死後悲號總是空。
忌妒割裂的正是自己的心
忌妒,會使我們失去內在的雙腿,走在人間路上,沒有支柱,寸步難行。忌妒,是弱者的名字。使我們無法肯定自己的尊貴,同樣也喪失了欣賞別人的能力。
何必孤芳自賞
任何好品種的花朵,都必須要經過設計布置,才能擺在客廳里,如果只會孤芳自賞或自命清高,永遠是野花,擺不進客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