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逆人格障礙

“悖逆”即反社會、反人道、反人性。悖逆人格多產生於父母對孩子沒責任心的家庭,孩子被忽視、被厭惡、被遺棄。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無焦慮感,無責任感,無同情感,無內疚感,無羞恥感,無罪惡感,無歸屬感,無目標感,無分擔他人心情的能力,無納入他人心境的情感,其情緒具有強烈的暴發性,行為具有強烈的盲目性。這種人無牽無掛,浪蕩流竄,最後成為社會垃圾。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心理門診
  • 多發群體:父母對孩子沒責任心的家庭
  • 常見病因:孩子被忽視、被厭惡、被遺棄
  • 常見症狀:無焦慮感,無責任感,無同情感,無內疚感,無羞恥感,無罪惡感,無歸屬感,無目標感,無分擔他人心情的能力

心理門診中我接觸過一個18歲的男孩。他媽媽是個朝秦暮楚的女人,前後改嫁過四次,最後一次嫁出那天,這男孩在學校上課時突然精神失控,跪到講台上抽泣流淚,拚命撕打自己的頭臉。後來逃學出走,經常衝進繼父家裡打、砸、搶;再後來就四出流浪偷竊,被勞教過多次而無悔改之心。面對醫生,他反應冷漠,目光生硬,很少回答問題。
癔病人格障礙
“癔病”稱為歇斯底里,“歇斯底里”是古希臘語“空虛的子宮”的譯音。意即痴心妄想並伴有相應的生理和情緒反應,因此癔病人格又稱“戲劇性人格”。癔病人格多產生於單親家庭。帶孩子的總是母親。這些獨身的女人渴望別人關注的戲劇性表演會移植到子女心裡並放大膨脹。這種人時刻渴望別人的注意,一被忽視便感到極度沮喪;時刻尋求讚美,無法忍受冷落寂寞;情緒不穩,狂躁沉抑;幻想不斷,語言誇張;易受暗示,性慾亢奮,對肉體的吸引力倍加敏感。
心理門診中我接觸過一個30多歲的女子,她是個風流寡婦的獨生女兒。她才華出眾,心性驕恣,揚才露己,多情善感,特別渴望男人對她的關注。婚前,她曾與男人同居,震動偏僻小縣;婚後,她常為寵愛不足整夜失眠,常為偷情失意終日怔忡,常為單思暗戀神魂不定。她因為痴心妄想兩次癲狂住進精神病院。
自戀人格障礙
“自戀”即自我把自我當作愛戀的對象。自戀人格產生於父母過分溺愛子女的家庭。這種人以自我為中心,優越感強,渴望受到周圍人持久的重視、關懷;認為自己應享有特權,應得到別人尊重、崇拜,讚美;對成功、榮譽、財富、美麗、愛情有過分的期許;堅信自己有獨特的魅力,嫉恨別人不能賞識。這種人少同情心而多嫉妒心,對批評的直接反應是憤怒、羞愧和屈辱,沒有反省力和自知力。
心理門診中我接觸過一個23歲的女孩,她是父母的獨生女兒,原來是某市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能編能說,會跳會唱,色藝雙全。由於她過於驕縱,出乎意料地被裁減下崗。後來她自謀出路,到酒店歌舞廳獻舞獻歌,因為拒絕狎客的猥褻又被多次解僱。遭受這些挫折後她就履不出戶,面不照人,終日對鏡自賞,對影自嘆,拒不露面。自戀神經症是自戀人格受到挫折後的必然結果。
強迫人格障礙
“強迫”即被某種不能克制的意念或行為操縱。這種人出身於父母粗暴乖戾的家庭,強迫情結是幼年管教特別嚴厲、苛刻、挑剔、懲罰的結果;這種人事事追求完美,時時注意細節,只怕事情有所差錯或有所失誤,反覆檢查辦過的事或當心沒辦的事,過分地關注他人的反應和反響。這種人墨守成規,不知通變;死鑽牛角尖,不會轉變;刻板僵化,很難適應環境。這種人總是因為事事不放心而傷感、痛苦、焦慮、悔恨,強迫意念和強迫動作就是對內疚、遺憾、不安的補償機制。
心理門診中我接觸到的強迫症患者很多。其中一個少婦患強迫性潔癖,不斷洗手洗陰。她小時候母親管教極嚴。婚後她有婚外關係。她為這種“不乾淨”的關係而內疚,為這種“不正當”的關係而恐懼,開始出現反覆洗手、洗陰等強迫動作來緩解焦慮。我問她:“你是否願意切斷這種曖昧關係?”她躲開我的視線,咬著嘴唇,淚流滿面,死活不吭聲。顯然她感到偷情意味著道德不完美、不負責、不恰當;斷情又意味著道義不完美、不負責、不恰當。洗手洗陰這一強迫動作既反映出她的需要,也反映出她的悔悟。她不斷地流淚,跳不出精神魔圈。
迴避人格障礙
“迴避”即躲避。這種人多產生於近親結婚、血緣回交的家庭。這種孩子能力低下,難以應付挑戰,遇事便逃避。這種人害怕批評,害怕困難,行為退縮,敏感羞怯,對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盡力逃避,經常不出房門。這種人特別孤僻,除至親外,沒有朋友,除非確信能受到歡迎,否則不捲入他人的關係或事務中。
心理門診中我接觸到患有迴避症的孩子很多。有一位家長來信說:他是表兄妹結婚。妻子性格違拗,生下的孩子性格更違拗,誰的話也不聽。上學時期,遇到不順心的人,就要換座位,換班級,成績本不錯,換來換去沒有考上大學;進工廠後,遇到不滿意的事,就要換工種,換車間,換來換去什麼也幹不成。換來換去,躲來躲去,後來開始躲在家裡不出門;再後來就自傷皮肉,攻擊親屬,只好把他送進精神病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