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小說:喜糖的魔力》中小男孩給爸爸講了故事,在他的故事裡,好多事情都亂了套,亂得一塌糊塗。爸爸是個詩人,是個小說家,當然也是個編故事不眨眼的人,可爸爸聽著聽著,眼睛亮起來了,說把這些故事編成《悅小說:喜糖的魔力》,於是,就有了書中的這六十八個幻想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悅小說:喜糖的魔力
-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品牌: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 作者:楊渡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27547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悅小說:喜糖的魔力》中幻想的那一頭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爸爸似乎還沒有完全琢磨明白,他想,這個問題,就交給願意仔細閱讀與把玩這些故事的小讀者、大讀者了,每一位細心的讀者,一定都能從這些故事裡找到各自的答案。
作者簡介
楊渡,男,2001年出生於浙江溫嶺,現為溫嶺市三星國小六年級學生。2009年暑假開始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我和幽靈瑪爾麗》、《小貓日記》等,另有詩歌、童話、散文若干
圖書目錄
1 錯亂
2 驚恐
3 期末考試
4 怪物
5 門鈴響了
6 作業
7 鬱金香之園
8 疼痛
9 瘋
10 乞丐
11 黃秋葵
12 掛在屁股上的馬桶
13 嘴裡的牙刷
14 雪坡上的狼
15 結婚照的背後
16 奇特的動物
17 美食大賽
18 特異功能
19 糖丸
20 闖江湖
21 鑽石
22遲到
23 水槍風波
24 犯罪的皮球
25 氣球
26 連環車禍
27 懲罰
28 黑色大衣
29 喜糖的魔力
30 神秘的竹林
31 追
32 切磋
33 電風扇
34 仿真積木
35 生日蛋糕
36 南瓜
37 法庭上
38 真正的小偷
39 打水漂
40 手機
41 文人的體育
42 父子倆
43 鋼琴
44 糗事
45 小象
46 木馬
47 這算不算偷
48 影視城
49 車馬棋
50 磕頭蟲
51 踏青
52 樓梯
53 課堂上
54 馬鈴薯
55 蘋果手機
56 趕鴨子
57 合唱
58 演講
59 蛇
60 遊戲牌
61 懸賞令
62 瓷器
63 白蛇
64 神秘地帶
65 果實
66 田間一號
67 考試
68 烏龜
後記
2 驚恐
3 期末考試
4 怪物
5 門鈴響了
6 作業
7 鬱金香之園
8 疼痛
9 瘋
10 乞丐
11 黃秋葵
12 掛在屁股上的馬桶
13 嘴裡的牙刷
14 雪坡上的狼
15 結婚照的背後
16 奇特的動物
17 美食大賽
18 特異功能
19 糖丸
20 闖江湖
21 鑽石
22遲到
23 水槍風波
24 犯罪的皮球
25 氣球
26 連環車禍
27 懲罰
28 黑色大衣
29 喜糖的魔力
30 神秘的竹林
31 追
32 切磋
33 電風扇
34 仿真積木
35 生日蛋糕
36 南瓜
37 法庭上
38 真正的小偷
39 打水漂
40 手機
41 文人的體育
42 父子倆
43 鋼琴
44 糗事
45 小象
46 木馬
47 這算不算偷
48 影視城
49 車馬棋
50 磕頭蟲
51 踏青
52 樓梯
53 課堂上
54 馬鈴薯
55 蘋果手機
56 趕鴨子
57 合唱
58 演講
59 蛇
60 遊戲牌
61 懸賞令
62 瓷器
63 白蛇
64 神秘地帶
65 果實
66 田間一號
67 考試
68 烏龜
後記
後記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喜糖的魔力》這本書,是怎樣寫成的?
大家也一定很想知道:這些繽紛而又奇異的幻想,到底是怎么冒出來的?
我給大家解密一下吧。
在我們家的臥室里,掛著爸爸媽媽的一張結婚照,大得驚人,很寬,差不多與我一般高。我不是懷疑結婚照的背後有一個窟窿,裡面裝有無數的寶貝,就是怕有一天,結婚照被從背後推開,一頭怪獸從裡面衝出來,把我一口吞下肚去……我時不時要把結婚照掀起,拍拍它背後的牆面,以便確定牆上有沒有什麼異樣。某一天,我又突發奇想:在結婚照的背後,會不會是別有洞天呢?裡面會不會有一個奇妙的世界呢?在生活中,人人都認為絕對不可能的事,會不會在裡面發生呢?裡面有沒有樹一樣高的草、草一樣矮的樹呢?裡面有沒有大象一樣大的豬、螞蟻一樣小的大象呢?我把腦袋中的想法記了下來。於是現在,就有了《結婚照的背後》這個故事。
還有一次,住在鄉下的外婆給我們家捎來了一個大南瓜。這個南瓜十分奇特:幾乎有一米長,上小下大,並且,南瓜下面的兩邊都是扁平的,一邊的中央還有個天然形成的正方形,完全是一個琵琶的模樣。在我眼裡,這個南瓜慢慢地變了樣,變著變著,變成了真正的琵琶,我輕輕碰了碰那個正方形的地方,就彈出了鏗鏘美妙的樂曲……因此,這個故事——《南瓜》,就又從我手中誕生了。
就是這樣,我看到一大片鬱金香,就寫下了《鬱金香之園》;我們老師發喜糖,就寫下了《喜糖的魔力》;我看到爺爺趕了一次鴨子,就又寫下了《趕鴨子》……
我每看到什麼事物,每聽到什麼事件,就在腦子裡展開想像,把它們編織成一個個幻想的故事。最後,我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就成了一本幻想故事集。《喜糖的魔力》,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也許,看了我上面的解密,大家現在已經得到了答案,解開了心中的疑問了吧!
接下來,在這裡,我要說說心中的感激。
我先要感謝這本書的“打字員”與“校對員”——我的爸爸媽媽。
每當我寫下了一個故事後,我的“打字員”媽媽就會迫不及待地把它輸入電腦之中。我們還會進行比賽,不是我催促“打字員”打字的速度快一點,就是“打字員”催促我寫得快一點。
至於我的“校對員”爸爸,則自始至終在不停地鼓勵、讚美我,使我有了一直寫下去的信心、勇氣和力量。他的責任,就是當我把列印出來的作品再修改、塗抹得一塌糊塗之後,小心翼翼地把我的修改結果準確無誤地輸入電腦文檔。最後,當我把整本書修改完畢,大功告成時,“校對員”還一臉嚴肅地坐下來,像是一位鐵面法官,拿著放大鏡在我的文字里找茬。他是個作家,所以,他能準確地在我自認為毫無錯誤的文字中,找出那些隱藏得很深的錯別字與一些不恰當、不妥帖的句子,校正回來,免得我的讀者笑掉大牙,甚至還把大牙吞下了肚子。
當然,我最感謝的,還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了。在我寫作這本書的中途,爸爸選了一部分內容傳送給出版社,出版社第二天就有了回音。當我寫完這本書,定稿後,爸爸把它傳送給出版社,出版社在第一時間就決定出版它了。正因為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慧眼識珠,才使得我的這本書能夠這么快出版,與讀者見面。
在此,我還想說:只要有一顆細緻的心,有一雙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個具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頭腦,再配上一隻肯於動筆的勤勞的右手(當然左撇子是左手),就可以像我一樣,編織出一個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寫下一本由幻想編織成的書了。只要能在這一個平淡無奇、平淡得如白開水的世界中,找出不平淡的事情,就必會有一個不平淡的人生…… 2013年4月20日
大家也一定很想知道:這些繽紛而又奇異的幻想,到底是怎么冒出來的?
我給大家解密一下吧。
在我們家的臥室里,掛著爸爸媽媽的一張結婚照,大得驚人,很寬,差不多與我一般高。我不是懷疑結婚照的背後有一個窟窿,裡面裝有無數的寶貝,就是怕有一天,結婚照被從背後推開,一頭怪獸從裡面衝出來,把我一口吞下肚去……我時不時要把結婚照掀起,拍拍它背後的牆面,以便確定牆上有沒有什麼異樣。某一天,我又突發奇想:在結婚照的背後,會不會是別有洞天呢?裡面會不會有一個奇妙的世界呢?在生活中,人人都認為絕對不可能的事,會不會在裡面發生呢?裡面有沒有樹一樣高的草、草一樣矮的樹呢?裡面有沒有大象一樣大的豬、螞蟻一樣小的大象呢?我把腦袋中的想法記了下來。於是現在,就有了《結婚照的背後》這個故事。
還有一次,住在鄉下的外婆給我們家捎來了一個大南瓜。這個南瓜十分奇特:幾乎有一米長,上小下大,並且,南瓜下面的兩邊都是扁平的,一邊的中央還有個天然形成的正方形,完全是一個琵琶的模樣。在我眼裡,這個南瓜慢慢地變了樣,變著變著,變成了真正的琵琶,我輕輕碰了碰那個正方形的地方,就彈出了鏗鏘美妙的樂曲……因此,這個故事——《南瓜》,就又從我手中誕生了。
就是這樣,我看到一大片鬱金香,就寫下了《鬱金香之園》;我們老師發喜糖,就寫下了《喜糖的魔力》;我看到爺爺趕了一次鴨子,就又寫下了《趕鴨子》……
我每看到什麼事物,每聽到什麼事件,就在腦子裡展開想像,把它們編織成一個個幻想的故事。最後,我把這些故事收集起來,就成了一本幻想故事集。《喜糖的魔力》,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也許,看了我上面的解密,大家現在已經得到了答案,解開了心中的疑問了吧!
接下來,在這裡,我要說說心中的感激。
我先要感謝這本書的“打字員”與“校對員”——我的爸爸媽媽。
每當我寫下了一個故事後,我的“打字員”媽媽就會迫不及待地把它輸入電腦之中。我們還會進行比賽,不是我催促“打字員”打字的速度快一點,就是“打字員”催促我寫得快一點。
至於我的“校對員”爸爸,則自始至終在不停地鼓勵、讚美我,使我有了一直寫下去的信心、勇氣和力量。他的責任,就是當我把列印出來的作品再修改、塗抹得一塌糊塗之後,小心翼翼地把我的修改結果準確無誤地輸入電腦文檔。最後,當我把整本書修改完畢,大功告成時,“校對員”還一臉嚴肅地坐下來,像是一位鐵面法官,拿著放大鏡在我的文字里找茬。他是個作家,所以,他能準確地在我自認為毫無錯誤的文字中,找出那些隱藏得很深的錯別字與一些不恰當、不妥帖的句子,校正回來,免得我的讀者笑掉大牙,甚至還把大牙吞下了肚子。
當然,我最感謝的,還是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了。在我寫作這本書的中途,爸爸選了一部分內容傳送給出版社,出版社第二天就有了回音。當我寫完這本書,定稿後,爸爸把它傳送給出版社,出版社在第一時間就決定出版它了。正因為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慧眼識珠,才使得我的這本書能夠這么快出版,與讀者見面。
在此,我還想說:只要有一顆細緻的心,有一雙善於觀察、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個具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頭腦,再配上一隻肯於動筆的勤勞的右手(當然左撇子是左手),就可以像我一樣,編織出一個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寫下一本由幻想編織成的書了。只要能在這一個平淡無奇、平淡得如白開水的世界中,找出不平淡的事情,就必會有一個不平淡的人生…… 2013年4月20日
序言
有一天,小男孩給爸爸講了個故事,在他的故事裡,好多事情都亂了套,亂得一塌糊塗。爸爸是個詩人,是個小說家,當然也是個編故事不眨眼的人,可爸爸聽著聽著,眼睛亮起來了。
爸爸說:“兒子,你要把這故事寫下來!”
小男孩說:“寫下來乾什麼?”
“可以成為一本書里的第一個故事!”小男孩聽到爸爸用一種非常肯定的口氣說,“這會是一本神奇的書,它會擺在書店裡,被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買去閱讀,甚至,還會被翻譯成各種外國的文字,讓全世界的小朋友閱讀!”
小男孩的眼睛也發亮了,問:“真的嗎?”
“爸爸怎么會騙你呢?”爸爸答。
小男孩看見爸爸一臉的嚴肅,於是,他就把這個故事寫在了方格子作文簿上。
過了幾天,小男孩又要給爸爸講故事,這回講的是個惡作劇——早晨起床,小男孩看見媽媽在廚房做早餐,媽媽忙來忙去的,像是在跳舞,他躡手躡腳潛入廚房,大喊一聲,把媽媽嚇了一大跳。
小男孩喜滋滋地等待著爸爸的讚許,然而,爸爸直搖頭。
爸爸說:“為什麼你不讓媽媽繼續跳舞呢?你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媽媽在跳舞,你大喝一聲,然後……”
“然後媽媽嚇得渾身發抖!”小男孩說。
爸爸反問:“媽媽嚇得渾身發抖,你覺得這個結尾有意思?”
小男孩呆住了,看著爸爸,猶豫著搖了搖頭。
“你可以這樣想像——”頓了頓,爸爸試著啟發,“這時候,也許鍋里正煎著一條魚,熱氣騰騰,媽媽正在魚兒焦黃的肚皮上擺下兩根青翠的小蔥……”
小男孩靜靜地聽,大眼睛忽閃忽閃。
撫摩著小男孩的小腦袋,爸爸繼續說:“你想啊,你寫出來的故事,憑什麼去俘虜全世界的小朋友呢?”
猛地,小男孩大叫。
“我想到啦!”
“想到什麼?”
小男孩說:“我大喊一聲,媽媽仿佛充耳不聞,還在舞蹈,但鍋里那條煎熟了的魚,倒是被我嚇了一跳,它坐起身子,張開嘴巴,尖叫了起來!”
小男孩得意地盯著爸爸,而此刻,爸爸成了他想像中的那條魚——張大著嘴巴,不由得尖叫了起來!
“太厲害了!兒子,你有這樣的奇思妙想,這本書就成功啦!”爸爸緊緊抱住了小男孩。
後來,爸爸給了小男孩一本厚厚的黑色封皮的筆記本,讓他把作文簿上的這兩個故事搬到筆記本上。小男孩在筆記本上又寫了個考試的故事,接著寫了個怪物的故事。
在小男孩的筆下,一個怪物出現在他的學校,它長得像一隻老虎,而後背卻長出鷹的翅膀。小男孩寫道:“我突然想起了‘如虎添翼’這個成語,心裡一驚:難道這個怪物真的無人能敵?”
看完這個故事,爸爸呆坐了許久,他反覆在想:自己的兒子,算不算是一個長著老虎的身子、鷹的翅膀的怪物?
那一天,小男孩寫完怪物,想要再寫一個故事。爸爸說一天之內不能寫兩個故事,小男孩就說,那么先講一講吧。小男孩開講了,講的是有個晚上他獨自在家,忽然,門鈴響了,原來是一個尿急的行人,想借用他家的廁所……而爸爸急忙擺手。
“停停停!好了,以後你不用給我講故事,就直接去寫吧,你已經完全是一個非常善於講故事的小說家了!”爸爸忙不迭說,“現在你要知道一件事——假如憋得住,不把故事講給別人聽,那么你寫下來的故事就會更加精彩!”
爸爸沒有開玩笑,而是以很嚴肅的語氣說這句話。小男孩呢?他相信了爸爸的話。他相信爸爸說的這個“定律”,他再也不給爸爸講故事了,他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是一個小說家了……
這是小男孩上完國小五年級之後的暑假。整個暑假,小男孩幾乎天天沉浸在文字元號的海洋當中而不能自拔,他不管坐到哪兒,仿佛世界立刻安靜了下來,只聽得見他寫字的唰唰聲。他一共寫了四十四個故事,寫作這些故事期間,他偶爾會忍不住萌發講故事給爸爸聽的衝動,但每回都被阻擋了。
“喔,這個故事簡直是太好了!趕緊寫吧寫吧!”
“嗯,非常厲害!爸爸正忙著呢,你快去寫呀!”
爸爸總是沒聽上幾句,就用這些話打發走小男孩,卻經常在深夜,待到小男孩睡熟後,偷偷打開筆記本,讀他新寫的故事——許多時候,爸爸並不讀完,而仿佛是面對私自珍藏的稀世珍寶,深情地瞥上幾眼,就又急忙收藏起來了。
這是為什麼呢?爸爸沒有說,只是在合上筆記本後,坐在藤椅里,往往陷入了持久的冥想。
早在三四歲的時候,小男孩就對文字元號產生了異常的興趣和迷戀,每回看到電視機里跳出字幕,就興奮,就嚷嚷著非要爸爸或媽媽立即讀出來給他聽不可。
上幼稚園了,小男孩看爸爸整天待在家裡對著電腦,就說等他畢業了也要當一個小說家——他以為自己很快就能畢業了,以為一個人的最高學歷就是幼稚園畢業。
國小二年級之後的那個暑假,小男孩煞有介事地開始“創作”他的長篇小說了。他在筆記本上畫出了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列出了人物簡介,接著動手寫了個開頭;到三年級第一學期,他還一直在琢磨著那部長篇小說,後來左手意外骨折,敷了石膏,他就側身趴在桌子上,一邊用左臉蛋代替左手壓著筆記本,一邊寫作——那段時間,他臉蛋上經常有黑墨水的痕跡,很滑稽。
那部長篇小說雖然有頭無尾,可到了四年級,小男孩另起爐灶寫了一篇完整的超過一萬字的小說,很是具有了一種在紙上運籌帷幄的架勢……
多少次,爸爸從無盡的冥想中站起身,在書架的最頂層抽出卡夫卡或馬爾克斯的書,然後摩挲著,又塞回去。而終於有一天,小男孩在筆記本上寫完了預定的六十八個故事,爸爸決定抽出那本漆黑封面的卡夫卡的書,讓他翻讀。
小男孩捧起黑色的卡夫卡,把頭埋進去,過了一會兒,就把卡夫卡遞還給了爸爸。
“這個名叫卡夫卡的小說家,怎么樣?”爸爸急切地問。
“感覺挺好的呀,”小男孩說得輕描淡寫,“不過,他寫的題材,我現在還不感興趣,就讓卡夫卡站一邊兒去吧。”
爸爸看著漆黑封面中間的鷹隼似的卡夫卡頭像,愣愣的。
“那么,莫言呢?”爸爸問。
“莫言?很好的呀,他的《蛙》,我看了幾十頁,不是被你奪走了?你說不適合我讀的嘛,要不是你,我早趕在他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讀完《蛙》啦!”小男孩有點兒埋怨。
說到莫言,爸爸想起了十幾天前,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用在給莫言的頒獎詞里的一個詞兒——“幻覺現實主義”。
爸爸與小男孩討論起了他剛剛完成的這六十八個故事。
“這六十八個故事,絕對會成為一本神奇的書!”爸爸說,“這是一本幻覺現實主義的小說!”
“什麼幻覺現實主義呀,那說的是莫言,太深奧了!”小男孩說,“你就直接說幻想,不就得了?六十八個幻想的故事!”
爸爸沒有與小男孩討論下去。
爸爸只是對小男孩說:“你一定要相信,這本神奇的書,很快就會擺在書店裡,而許多年後,當你也成為了爸爸時,你還能在書店裡看到它的身影,然後你可以指著它對你的孩子們說‘這是爸爸寫的書’!”
“是嗎?”小男孩扭頭反問,“為什麼我這本書只是給小朋友閱讀?它不值得你們大人閱讀嗎?我覺得吧,凡是九十九歲以下的人都可以捧起它來閱讀的呀!”
爸爸被這個說法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又陷人了冥想——
六十八個幻想的故事。幻想,是小男孩運用的秘密武器,通過幻想,他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那么,幻想的那一頭,幻想的那一頭到底是什麼?
幻想的那一頭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爸爸似乎還沒有完全琢磨明白,他想,這個問題,就交給願意仔細閱讀與把玩這些故事的小讀者、大讀者了,每一位細心的讀者,一定都能從這些故事裡找到各自的答案。
——到這兒,我的故事講完了。
我要說的是,大家一定在我開口說第一句話時就猜到了,我這個故事裡的小男孩,就是楊渡;他寫下的那六十八個故事,現在就組成了這本《喜糖的魔力》。
不過,有一點大家恐怕猜不到——小男孩楊渡的爸爸,他叫楊邪。
楊邪又是誰呢?如果此時此刻大家還不知道,趕緊翻回到我講的這個故事的開頭,看看標題的下邊吧1
2013年3月19日
爸爸說:“兒子,你要把這故事寫下來!”
小男孩說:“寫下來乾什麼?”
“可以成為一本書里的第一個故事!”小男孩聽到爸爸用一種非常肯定的口氣說,“這會是一本神奇的書,它會擺在書店裡,被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買去閱讀,甚至,還會被翻譯成各種外國的文字,讓全世界的小朋友閱讀!”
小男孩的眼睛也發亮了,問:“真的嗎?”
“爸爸怎么會騙你呢?”爸爸答。
小男孩看見爸爸一臉的嚴肅,於是,他就把這個故事寫在了方格子作文簿上。
過了幾天,小男孩又要給爸爸講故事,這回講的是個惡作劇——早晨起床,小男孩看見媽媽在廚房做早餐,媽媽忙來忙去的,像是在跳舞,他躡手躡腳潛入廚房,大喊一聲,把媽媽嚇了一大跳。
小男孩喜滋滋地等待著爸爸的讚許,然而,爸爸直搖頭。
爸爸說:“為什麼你不讓媽媽繼續跳舞呢?你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媽媽在跳舞,你大喝一聲,然後……”
“然後媽媽嚇得渾身發抖!”小男孩說。
爸爸反問:“媽媽嚇得渾身發抖,你覺得這個結尾有意思?”
小男孩呆住了,看著爸爸,猶豫著搖了搖頭。
“你可以這樣想像——”頓了頓,爸爸試著啟發,“這時候,也許鍋里正煎著一條魚,熱氣騰騰,媽媽正在魚兒焦黃的肚皮上擺下兩根青翠的小蔥……”
小男孩靜靜地聽,大眼睛忽閃忽閃。
撫摩著小男孩的小腦袋,爸爸繼續說:“你想啊,你寫出來的故事,憑什麼去俘虜全世界的小朋友呢?”
猛地,小男孩大叫。
“我想到啦!”
“想到什麼?”
小男孩說:“我大喊一聲,媽媽仿佛充耳不聞,還在舞蹈,但鍋里那條煎熟了的魚,倒是被我嚇了一跳,它坐起身子,張開嘴巴,尖叫了起來!”
小男孩得意地盯著爸爸,而此刻,爸爸成了他想像中的那條魚——張大著嘴巴,不由得尖叫了起來!
“太厲害了!兒子,你有這樣的奇思妙想,這本書就成功啦!”爸爸緊緊抱住了小男孩。
後來,爸爸給了小男孩一本厚厚的黑色封皮的筆記本,讓他把作文簿上的這兩個故事搬到筆記本上。小男孩在筆記本上又寫了個考試的故事,接著寫了個怪物的故事。
在小男孩的筆下,一個怪物出現在他的學校,它長得像一隻老虎,而後背卻長出鷹的翅膀。小男孩寫道:“我突然想起了‘如虎添翼’這個成語,心裡一驚:難道這個怪物真的無人能敵?”
看完這個故事,爸爸呆坐了許久,他反覆在想:自己的兒子,算不算是一個長著老虎的身子、鷹的翅膀的怪物?
那一天,小男孩寫完怪物,想要再寫一個故事。爸爸說一天之內不能寫兩個故事,小男孩就說,那么先講一講吧。小男孩開講了,講的是有個晚上他獨自在家,忽然,門鈴響了,原來是一個尿急的行人,想借用他家的廁所……而爸爸急忙擺手。
“停停停!好了,以後你不用給我講故事,就直接去寫吧,你已經完全是一個非常善於講故事的小說家了!”爸爸忙不迭說,“現在你要知道一件事——假如憋得住,不把故事講給別人聽,那么你寫下來的故事就會更加精彩!”
爸爸沒有開玩笑,而是以很嚴肅的語氣說這句話。小男孩呢?他相信了爸爸的話。他相信爸爸說的這個“定律”,他再也不給爸爸講故事了,他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是一個小說家了……
這是小男孩上完國小五年級之後的暑假。整個暑假,小男孩幾乎天天沉浸在文字元號的海洋當中而不能自拔,他不管坐到哪兒,仿佛世界立刻安靜了下來,只聽得見他寫字的唰唰聲。他一共寫了四十四個故事,寫作這些故事期間,他偶爾會忍不住萌發講故事給爸爸聽的衝動,但每回都被阻擋了。
“喔,這個故事簡直是太好了!趕緊寫吧寫吧!”
“嗯,非常厲害!爸爸正忙著呢,你快去寫呀!”
爸爸總是沒聽上幾句,就用這些話打發走小男孩,卻經常在深夜,待到小男孩睡熟後,偷偷打開筆記本,讀他新寫的故事——許多時候,爸爸並不讀完,而仿佛是面對私自珍藏的稀世珍寶,深情地瞥上幾眼,就又急忙收藏起來了。
這是為什麼呢?爸爸沒有說,只是在合上筆記本後,坐在藤椅里,往往陷入了持久的冥想。
早在三四歲的時候,小男孩就對文字元號產生了異常的興趣和迷戀,每回看到電視機里跳出字幕,就興奮,就嚷嚷著非要爸爸或媽媽立即讀出來給他聽不可。
上幼稚園了,小男孩看爸爸整天待在家裡對著電腦,就說等他畢業了也要當一個小說家——他以為自己很快就能畢業了,以為一個人的最高學歷就是幼稚園畢業。
國小二年級之後的那個暑假,小男孩煞有介事地開始“創作”他的長篇小說了。他在筆記本上畫出了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列出了人物簡介,接著動手寫了個開頭;到三年級第一學期,他還一直在琢磨著那部長篇小說,後來左手意外骨折,敷了石膏,他就側身趴在桌子上,一邊用左臉蛋代替左手壓著筆記本,一邊寫作——那段時間,他臉蛋上經常有黑墨水的痕跡,很滑稽。
那部長篇小說雖然有頭無尾,可到了四年級,小男孩另起爐灶寫了一篇完整的超過一萬字的小說,很是具有了一種在紙上運籌帷幄的架勢……
多少次,爸爸從無盡的冥想中站起身,在書架的最頂層抽出卡夫卡或馬爾克斯的書,然後摩挲著,又塞回去。而終於有一天,小男孩在筆記本上寫完了預定的六十八個故事,爸爸決定抽出那本漆黑封面的卡夫卡的書,讓他翻讀。
小男孩捧起黑色的卡夫卡,把頭埋進去,過了一會兒,就把卡夫卡遞還給了爸爸。
“這個名叫卡夫卡的小說家,怎么樣?”爸爸急切地問。
“感覺挺好的呀,”小男孩說得輕描淡寫,“不過,他寫的題材,我現在還不感興趣,就讓卡夫卡站一邊兒去吧。”
爸爸看著漆黑封面中間的鷹隼似的卡夫卡頭像,愣愣的。
“那么,莫言呢?”爸爸問。
“莫言?很好的呀,他的《蛙》,我看了幾十頁,不是被你奪走了?你說不適合我讀的嘛,要不是你,我早趕在他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讀完《蛙》啦!”小男孩有點兒埋怨。
說到莫言,爸爸想起了十幾天前,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用在給莫言的頒獎詞里的一個詞兒——“幻覺現實主義”。
爸爸與小男孩討論起了他剛剛完成的這六十八個故事。
“這六十八個故事,絕對會成為一本神奇的書!”爸爸說,“這是一本幻覺現實主義的小說!”
“什麼幻覺現實主義呀,那說的是莫言,太深奧了!”小男孩說,“你就直接說幻想,不就得了?六十八個幻想的故事!”
爸爸沒有與小男孩討論下去。
爸爸只是對小男孩說:“你一定要相信,這本神奇的書,很快就會擺在書店裡,而許多年後,當你也成為了爸爸時,你還能在書店裡看到它的身影,然後你可以指著它對你的孩子們說‘這是爸爸寫的書’!”
“是嗎?”小男孩扭頭反問,“為什麼我這本書只是給小朋友閱讀?它不值得你們大人閱讀嗎?我覺得吧,凡是九十九歲以下的人都可以捧起它來閱讀的呀!”
爸爸被這個說法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之後,又陷人了冥想——
六十八個幻想的故事。幻想,是小男孩運用的秘密武器,通過幻想,他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
那么,幻想的那一頭,幻想的那一頭到底是什麼?
幻想的那一頭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爸爸似乎還沒有完全琢磨明白,他想,這個問題,就交給願意仔細閱讀與把玩這些故事的小讀者、大讀者了,每一位細心的讀者,一定都能從這些故事裡找到各自的答案。
——到這兒,我的故事講完了。
我要說的是,大家一定在我開口說第一句話時就猜到了,我這個故事裡的小男孩,就是楊渡;他寫下的那六十八個故事,現在就組成了這本《喜糖的魔力》。
不過,有一點大家恐怕猜不到——小男孩楊渡的爸爸,他叫楊邪。
楊邪又是誰呢?如果此時此刻大家還不知道,趕緊翻回到我講的這個故事的開頭,看看標題的下邊吧1
2013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