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恰垤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
- 人口:134人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與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與發展重點,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有耕地64畝,其中人均耕地0.48畝;有林地5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2戶,有鄉村人口134人,均為哈尼族,其中男性68人,女性7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6人,參合率89%;享受低保8人。在校學生30,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10人。其中農業人口134人,勞動力7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4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1.3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64畝(其中:田28畝,地36畝),人均耕地0.4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0畝,其他面積386畝。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64畝(其中:田28畝,地36畝),人均耕地0.4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0畝,其他面積386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1.3 %。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1.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3萬元,占總收入的61.3%;畜牧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9.7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0頭,肉牛4頭,肉羊9頭);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4.8%;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20%。農民人均純收入143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5人。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60元(人均4.27元),一事一議籌勞193個(勞均3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話、通自來水。全村32戶水質未達標。有3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2戶(占農戶總數的3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畝,有效灌溉率為39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5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其中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3戶,占農戶總數的43%。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哈垤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車古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1.3 %。
人口衛生與文化教育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3戶,共鄉村人口138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70人。其中農業人口138人,勞動力79人。哈尼族138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6人,參合率89%;享受低保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3戶,占農戶總數的43%。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哈垤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車古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其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與發展重點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60元(人均4.27元),一事一議籌勞193個(勞均3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
發展重點
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 基礎設施落後,民眾素質偏低..
2 經濟收入低,沒有支柱產業.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 1 提高人民素質,改善生活環境.
2 加強科技培訓,增加農民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