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博物館

恭王府博物館

恭王府博物館是保存最為完整且唯一向社會開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築群。恭王府極具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成為公眾了解清代王府的“標本”。整座王府坐北朝南,前府後園,總占地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其中南側府邸由東、中、西三路多進院落構成,北側花園殿堂廊閣、假山疊石皆依勢而建,移步換景,一景一格,其中後罩樓、西洋門、大戲樓、福字碑被稱為恭王府的“三絕一寶”。截至2018年,恭王府博物館有藏品5萬多件套,涵蓋文物、古籍、當代藝術品、民俗精品等多個門類。

恭王府是文化部確定的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

2019年9月4日,“17-21世紀丹麥王公貴族織繡品:恭王府博物館特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館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恭王府博物館
  • 類別:綜合性
  • 藏品數量:5萬多件套(2018年)
  • 占地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
歷史沿革,場館特色,作用價值,榮譽表彰,

歷史沿革

恭王府始建於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初為和珅奉旨所建的和孝公主府。1799年和珅獲罪抄家,府第被賜予慶郡王永璘。1850年府第轉賜恭親王奕訢。1937年輔仁大學通過拍買方式購得恭王府作為校舍。建國後,恭王府被用作學校、工廠、研究機構和政府機關的辦公教學場地。
1962年,周恩來總理視察恭王府時提出:“要將恭王府保護好,將來有條件時對社會開放”。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有識之士的廣泛呼籲下,1978年恭王府開始歷時30年的搬遷騰退和保護修繕工作,經過不懈努力,1988年花園部分首先開放,2008年府邸部分修繕完畢,恭王府實現了全面開放。

場館特色

恭王府打出了“四張名片”,即:以和珅一生傳奇經歷為背景的旅遊牌;以恭親王奕訢所代表的清代王府文化的歷史牌;以《紅樓夢》與恭王府關係為核心的文化牌;以福文化為體現的民俗牌。

作用價值

恭王府博物館具有文物保護、旅遊開放、博物館建設、文化空間營造和文化產業開發五大職能。

榮譽表彰

2012年恭王府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4年被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201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