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施連珠塔
- 類型: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 面積:占地總面積7700餘平方米
- 景點:五峰山
簡介,歷史沿革,清朝,民國時期,建國初至文革,建築特色,旅遊價值,雄姿猶存,恩施象徵,相關資訊,
簡介
五峰山因由五座山峰相併峙而得名,其渾圓的山頂狀如連珠,相連不斷,又名連珠山,明、清詩人童昶、商盤有詩《連珠嶺》形容其壯美。主峰之巔建有七級之塔,因依託山高之勢及其南清江大峽口之峻險而氣勢宏偉。登至塔頂,可將整個恩施山城風光和恩施盆地之景物盡收眼底。“一曲清江漫陸離,山開五指壘牟尼。羈人計日珠江去,說著連珠淚一垂。”清代詩人龐一德作詩《五嶺連連珠》最好地形容了人與塔、山水合一相融之美景。
歷史沿革
清朝
據前《恩施縣誌》記載,最先在此建塔的是清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由太守張應桃主持建造七級浮塔,周旋數次沒有成功。60年後,即道光11年(公元1831年)蜀人姒朝綰鼓舞紳庶,招募籌款,僅造二級而終止。次年知縣陳肖儀同準貢生朱榮錄、楊聯綬、李大魁等銳意成之民意 續修該塔竣工。知府王協夢《五峰山建塔記》載:“天下不盡皆可待之事,而有不能不待之時,施州初立郡縣,規模草創,尚沿朴塞之風,官斯土者,築城鑿池,相陰陽,觀流泉,雖未明言其坐向環衛之勢若何,而證之形家言,固無不吻合也。嘗過通都大邑,窣諸波多峙於巽方,說者以為巽方,木火有文明之象。《青囊》、《大王》、《催官》諸書亦未有不以此方為最吉者。往往無塔之區,或就城東南隅.建危樓以祀奎宿,燕榜頻登,歷有明驗。乾隆辛卯前太守鉛山張公來守是邦,創修府志,募建考棚,政通人和,百廢畢舉,復驗士人無奮跡於科名者,周覽五峰之南,地當巽維,而適清江、藥溪、巴溪、麟溪四水之勝,議置七級浮屠,以肖木星,以象文筆,經始未幾,旋即罷去。道光壬辰,余復繼來守郡,蓋去張公建議之時逾60年矣,先是蜀人姒大令枚恩邑癢,鼓舞紳庶,僅甃七層有二,歲且不登,士功亦輟。甲午弋陽陳君捧檄斯土,禾黍有秋,乃銳意成之,民志即同,士氣亦奮……”可見,前人建塔,一是此地處四水之匯,山清水秀,景物宜人,是建塔的最佳地點。二是通過建塔等景點,繁榮當地文化,促進文化發展,即今日我們常言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道光13年(1833年)至15年(1835年)又於塔之前建石坊,左側建齋堂數楹,周圍建花牆、院門,將塔團團圍住。
民國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恩施是國民黨湖北省省會所在地,國民黨駐恩施防空指揮部認為連珠塔目標大,會被日機轟炸或成為轟炸恩施的目標,打算拆掉。“拆毀連珠塔”的訊息一經傳遍山城,在社會上便引起強烈反響。恩施縣民眾教育館長高荷鮮邀請社會賢達胡鳳偕、張翼洲、高吉甫等召開座談會。會上,張翼洲先生慷慨陳詞:“連珠塔是恩施民眾用聰明智慧和血汗修建起來的,是一百多年的古建築,萬萬不可拆掉,如果說它目標大,那清江橋、飛機場、施巴公路比寶塔要大得多,又怎么去拆除呢?”大家一致贊同他的遠見卓識,公議不能拆除寶塔,人人有責任保護好古文物,後來防空指揮部放棄了拆毀連珠塔的打算。“張翼洲語救連珠塔”在恩施傳為佳話,體現了恩施人民重文物保護的熱情。
建國初至文革
黨和國家就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檔案加強文物工作,由文化館負責文物保護工作。據走訪原恩施縣文化館文物幹部張明達同志,並查閱恩施市文化館檔案而知,50年代初,連珠塔銅風鈴和第三層塔神龕內泥塑菩薩被毀。1964年,湖北省文化局撥款3000元,由縣文化館對連珠塔進行了局部維修,對塔一、二層各加鋼筋水泥混凝土腰箍一道,砧麵粉水泥砂漿抹縫,以緩解連珠塔傾斜倒塌危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八角塔角上雕刻的天王大力士,石坊前後石獅石象等被當作“四舊”破除,以至於缺胳膊斷腿,七零八落。
建築特色
連珠塔拱形大門高4.5米、寬2米,石門柱及門額上雕刻有麒麟及龍、鳳、魚、人物等圖案、花飾,鐫刻對外一副:“七級莊嚴人際風雲瞻氣象,五峰卓秀天開圖畫助文明”(道光11年歲辛卯7月施南府知事吳式敏撰並書)。整個塔唯第一層最為高大,其下半部及基腳全部為巨大條塊青石砌成,圓錐頂藻井花飾鮮明 ,正中原供奉佛像。從第一層至第七層有石級而上,越往上越窄越陡,除第五層只有3個門外,其它各層均有4個高l.8米、寬0.6米的拱形門,如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方開著,供遊客登高遠望。在第七層中央,有一根大木柱將塔剎撐起。連珠塔為八邊磚石塔,占地面積250平方米,共分7層,通高34.8米,內有螺旋石梯129級,由第一層可至第七層。塔剎由7顆大錫珠重疊而成。8個塔角上各雕刻天王大力士一尊,面目猙獰,敞胸露腹,或蹲或站,雙手上托,造型各具特點,無一雷同。每層塔原各有8個銅風鈴,七層塔共有56個。當起風時,風鈴嗡嗡直響,聲音洪亮,城內居民及塔周附近農戶都能聽見,不失為一道鮮明文化現象。可惜,如今風鈴不存,且一直未恢復。塔周基遍刻海水、蓮花,隱喻佛生於蓮,蓮生於海的佛經故事。
旅遊價值
連珠塔與老城內文昌祠、南門外武聖宮隔清江相呼應,成三足鼎立之勢。山門位於龍首山腰,門框為青石雕成,門前有石鼓一對,石門框上隸書陰刻對聯一副:“秀挺五峰奎壁燦,靈鐘三邑冕裳新”;橫額:“山輝川媚”。進山門是古樸幽深的石級甬道,進小山門右為齋堂,老百姓俗稱其為官廳,相傳為舊時官員登塔遊覽時休息的場所。為四合天井式磚木結構建築,原供奉木雕菩薩造像,後廢。右側經圓門進,碑壁上嵌連珠塔建塔及維修碑記。過碑壁右轉,上石級階梯,即是塔前“攬勝”石牌坊.分三間,中門高3米、寬2米,兩旁小門各高2米、寬1米,中門石柱前後,各有一對石獅、石象雄踞。石柱及門額雕刻萬字花紋和人物故事造像,門額後部鐫刻“鐘靈毓秀’四字。
雄姿猶存
連珠塔自建成之日起就成為恩施人民及外賓登寶塔欣賞古代建築藝術、文化藝術,觀恩施山城風光,了解恩施的絕好去處。站立塔頂,極目遠望,恩雄山城可盡收眼底,清江劃城而過,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確給人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一覽眾山小”之感,令人心曠神怡。清代褚上林《登連珠塔》詩讚曰:“連珠有望與天齊,佛塔孤高出小溪。四面煙雲空依傍,一城樓廓認高低。盤旋石磴攜嬌女,指點峰鬟話老妻。無數好山看不厭,歸車已趁夕陽西。”1985年5月,曾在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鄂西特委副書記、現任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著名作家馬識途登塔遊覽,欣然作詩曰“人高因地高,塔高因山高,塔頂凌虛歌,且嘯山秀川媚何多嬌!”又為連珠塔增加了一分文化色彩。
恩施象徵
1983年至1985年,湖北省政府撥款10萬元對連珠塔進行重點維修,征地10餘畝.遷移塔周圍居民10戶,修建了圍牆、院門、石級甬道,維修了石牌坊,修建了通塔公路,安裝了自來水管,開闢了小賣部、攝影部、歌舞廳等旅遊配套設施,將連珠塔闢為文物旅遊景點對外開放。1988年、1989年恩施自治州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相繼將其公布為州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市文物管理所籌資近10萬元修建了龍首亭,用青磚和鵝卵石鑲嵌游道,新辟了石林和“龍珠”、“日行一善”、“龍首山”等石刻。經過較好的保護和建設,連珠塔已成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恩施的重要象徵。隨著東門大橋的竣工,五峰山水泥路面和清江三級開發項目水布埡水利工程的即將建成,連珠塔將以更加優美的環境風貌呈現在人們面前,為恩施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資訊
提到塔,最早為印度佛教僧徒埋葬屍骨的墳冢,稱為浮圖、窣諸波、浮屠等,東漢末年開始傳入我國,魏晉以後才開始稱為塔,成為皈依佛法行道的建築。封建時代定期舉行佛祖會。連珠塔的建造,恩施民間另有兩個傳說。一說恩施古時是海,後山開水池變為陸地,池水口即龍首山下清江大峽口,故建塔鎮住龍首山,以免龍行山崩。另一說恩施城北有筆架山,狀如筆架,險峻凶野,擋了地脈風水,難出人才,故建塔以蓋之。傳說是傳說,事實上塔之建築到明清時代只是佛教象徵性建築,而多為裝點風景,供登塔遊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