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碼信息
部外筆畫:6 總筆畫:9五筆86:NTLG 五筆98:NTLG 倉頡:PHBT 鄭碼:UMLK
宋體“恤”字筆順編號:442325221 四角號碼:970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064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1、對別人表同情,憐憫:~刑(施刑慎重,不嚴刑以逼供)。體~。
2、救濟:~金。撫~。
3、憂慮:~~(憂慮的樣子)。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心,血聲。本義:憂慮)
2、 同本義 [worry]
恤,憂也。——《說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書·大誥》
告而憂恤。——《詩·大雅·桑柔》
不恤國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其應陛應賞應恤之官兵相應敕部。——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題敘毛文龍奇捷疏》
所圖者國恤家仇,所期望者豪傑事功。——明· 張煌言《復郎廷佐書》
3、 又如:恤功(擔憂民眾的事務);恤恤(憂慮的樣子);恤民(憂慮人民的疾苦)
4、 體恤 [favor]
朝廷竟無恤贈之典。——《隋唐演義》
恤病討貳。——《左傳》
不知存恤。——《三國志·諸葛亮傳》
5、 又如:恤近忽遠(體恤親近的人而忽略疏遠的人);恤金
6、 憐憫 [pity;sympathize]
司寇宜哀獄,台庭幸恤辜。——唐· 沈佺期《移禁司刑》
7、 又如:恤矜(憐憫)
8、 周濟 [help out]
以恤禮哀寇亂。——《周書·大宗伯》
胡以相恤。——漢· 賈誼《論積貯疏》
存恤貧無告者。——《明史》
隋主聞知大怒,厚恤 麥鐵杖等,殺監軍 劉士龍,囚 于仲文。——《隋唐演義》
9、 又如:恤鄰(救濟近鄰);恤貧(救濟貧民);恤嫠(救濟);恤病(救援有危難的人);恤患(濟人於患難)
10、 安置 [install]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漢書》
11、 顧及;顧念 [take into account]
戰勝宜陽,不恤 楚交,忿也。——《戰國策》
12、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3、 撫養 [nurse]
恤孤寡。——《禮記·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賓旅。——《孔子家語·弟子行》
14、 又如:恤孤(撫養孤兒)
〈名〉
1、 葬儀 [obsequies]
俗諺云:“會稽打鼓送恤, 吳興步擔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喪葬禮儀)
(袁可立)馳驛還,文蟒賜。清尚褒,恤典至。——明 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詞性變化
恤
xù
[名]
(1) 葬儀 【obsequies】
俗諺雲:“會稽打鼓送恤,吳興步擔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喪葬禮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說文》憂也。從心血聲。《書·盤庚》永敬大恤。《詩·小雅》出則銜恤。《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𡨥亂。皆訓憂也。
又收也,賑也。《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注》恤,振憂貧者。《通論》振貧老曰恤。
又《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又相憂曰恤。《周禮·地官》八𠛬,六曰不恤之𠛬。《鄭司農注》恤謂相憂也。
又恤恤,憂患貌。《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又作恤。《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注》恤,亦作恤。《周禮·春官·典瑞》以恤凶荒。《注》恤者,開府庫振救之。
又姓。晉大夫恤由。 心血為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漢譯英
恤
X ù
Show sympathy to other people, commiseration.
Give relief.
Worried.
compensate
pity
sympathize
常用詞語
哀恤 | 愛民恤物 | 愛恤 | 安富恤貧 | 安富恤窮 | 安恤 |
追恤 | 周窮恤匱 | 周恤 | 軫恤 | 振恤 | 振窮恤貧 |
振窮恤寡 | 賑恤 | 沾恤 | 拯恤 | 殞身不恤 | 昭恤 |
優恤 | 贈恤 | 營恤 | 隱恤 | 議恤 | 憂國恤民 |
憂恤 | 養恤 | 恤民 | 恤荒 | 恤然 | 恤賞 |
恤贈 | 恤嫠會 | 恤勞 | 恤勿 | 恤物 | 恤緯 |
恤事 | 恤蔭 | 恤遠 | 恤閔 | 恤數 | 恤患 |
恤慎 | 恤恤 | 恤矜 | 恤賚 | 恤老憐貧 | 恤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