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暴龍(白堊紀晚期食肉動物)

恐暴龍(白堊紀晚期食肉動物)

恐暴龍是一種很恐怖的暴龍,又稱為暴龍,拉丁文學名dinotyrannus,主要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種類繁多。它是一種食肉動物,主要分布在美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恐暴龍
  • 拉丁學名:dinotyrannus
  • 別稱:暴龍
  • :蜥臀目
  • 分布區域:美國
  • 生活時代:白堊紀晚期
  • 食性:肉食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生活習性,進食,

形態特徵

主要特徵在於寬大沉重的顱骨、短而有力的頸部,以及退化的二指手臂。全世界最完整的暴龍科化石為稱為“Jane”,是一隻年輕的霸王龍(T. rex)。暴龍科恐龍最重15噸,長度最多15米,生活於白堊紀晚期。化石可見於西歐、北美、中亞以及東亞,各地物種不盡相同。種龐大的食肉動物,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第一具霸王龍化石是在1908年由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美國)發現的。曾一度被稱為最大的食肉恐龍,霸王龍的頭部有1.5m長,裡面長有60顆10厘米長的尖牙,且咬力挺大,最大可達20000牛(估計),頭部是霸王龍最可怕的武器,但前肢嚴重退化,非常短小,生有兩指,只能夠提起將近60磅的重物。

生長環境

時代(period):白堊紀晚期
藍貓淘氣3000問中的恐暴龍藍貓淘氣3000問中的恐暴龍
分布(found in):美國
食性(diet):肉食
典型體長(length):長10~12米
發現者(discoverer):olshevsky vide olshevsky, ford & yamamoto, 1995
命名者(first described):
olshevsky vide olshevsky, ford & yamamoto, 1995
食性和霸王龍沒有區別。藍貓淘氣3000問中恐暴龍與霸王龍展開了一場大戰

生活習性

暴龍的食物主要是角龍類和鴨嘴龍類。在美國蒙大拿州洛基山博物館的葛瑞格·愛力克森博士在研究一隻老年個體三角龍的髖骨時,發現上面布滿了齒痕,而這隻三角龍在被襲擊前就已經被認為死亡,顯然有某些大型肉食動物以三角龍為食。為了找出是何種肉食動物,愛力克森博士將牙科用的油灰填入其中一個較深的咬痕之中,結果產生的模型顯然與暴龍的牙齒相同。這結果還顯示了暴龍吃食物的方式:它們並不小心翼翼地將肉從骨頭上剝下,而是用力地咬穿肉和骨頭,然後將大肉塊扯下。三角龍為當時最常見的食植恐龍,占當時種群75%以上,,暴龍是三角龍最大的威脅,幼年暴龍也能戰勝完全成年三角龍。
與現生大型肉食貓科動物類似,個體之間的打鬥是暴龍的一項明顯特性。它們的頭骨和骨骼更或多或少有可怕的傷口和咬痕,並有許多例證顯示這並不是因它們的屍體在死後被翻攪所致。我們有關於傷口癒合的證據(例如長出的新骨頭),這證明傷口是在暴龍還活著的時候造成的。

進食

積極的掠食者的論據:暴龍的聽覺很特殊,應該說在頭顱上的位置很特殊,以至能收集到特定方向的聲音,它耳朵的外觀與其它恐龍相差不大,但其內部結構卻有很大的改變。如此一來,暴龍能聽到的音域就更廣,也許能聽到其他恐龍難以聽到的低頻率音波。推測暴龍可能以發出低音的恐龍(大部分的鴨嘴龍類和角龍類)為獵物。
還有,暴龍的雙顎是足以勝任狩獵工作的,像其他捕食動物一樣,它的牙齒也是向後彎曲,牙尖朝著口部中央,這意味著,獵物在口中掙扎的時候,也只能向喉嚨的方向逃跑。而且,它的牙齒有很深的牙根,這使牙齒結實而不易於折斷,更可以咬穿骨頭,這也是暴龍下顎這么深的原因--牙齒的三分之二以上其實是埋在牙齦里。而且,細膩的鋸齒圍繞著牙齒的前後兩面,他們的作用像小鉤,鋸齒刺穿肌肉時,鉤子能鉤住肉的纖維,將其置於鋸齒間,鋸齒間有利刃的齒緣足以撕裂纖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