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山區

恆山區

恆山區,隸屬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境內有亞洲最大的柳毛石墨礦。區域總面積708平方千米,人口16.42萬(2013年)。

2013年,恆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6.1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3億元,比2012年增長1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恆山區
  • 別名:雞西恆山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雞西市
  • 下轄地區:轄7街道2鄉
  • 政府駐地:中心路
  • 電話區號:0467
  • 郵政區碼:158130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雞西市東南部
  • 面積:708平方千米(2013年)
  • 人口:16.42萬(2013年)
  • 方言東北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雞西恆山國家礦山公園
  • 機場雞西興凱湖機場
  • 火車站恆山站
  • 車牌代碼:黑G
  • 行政代碼:230303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人口,交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環境衛生,社會保障,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恆山一帶,清末屬密山府管轄。
民國五年(1916年)初,奉天商人袁大璋募集13家股東籌資於黃泥河子北山建立密西煤礦,屬密山縣管轄。
民國十九年(1931年)日本侵略者強行人股經營裕邊煤礦,改稱雞西煤礦,並於此設立恆山街。
民國二十九年(1941年)劃歸雞寧縣管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恆山區。
1950 年7月改為雞西縣第四區。
1956年5月,撤區劃鄉,設定恆山鎮。
1957年3月,撤銷恆山鎮,正式設定恆山區,隸屬雞西市管轄。

行政區劃

到2013年,恆山區有7個街道,3個鄉:奮鬥街道、大恆山街道、小恆山街道、二道河街道、張新街道 、柳毛街道、樺木林街道、紅旗鄉柳毛鄉民主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恆山區地理坐標東經130°42′6″ —131°5′30″,北緯44°58′18″—45°19′48″。東西最大橫距2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9公里,全區總面積708平方千米,占市區總面積的26.26%。
恆山區

地形地貌

恆山區地形南高北低,南部由南向北傾斜,西北由東南向東北傾斜,海拔220—600米,平均410米,最高點老防火站南山697 米。地貌分為3個單元,南部為低山丘陵,廣泛發育暗棕壤及石質土;北部山前漫崗,主要發育白漿土;沿黃泥河子兩岸河谷平原多發育草甸土和水稻土,以上各類土壤分布面積在全市6區同類土壤分布面積中均居首位。
恆山區屬低山丘陵地勢,其中山地面積占80%,水域面積占5%,耕地面積占15%,構成了“八山半水一分半田”的地貌特徵。

氣候

恆山區小氣候特徵明顯。由柳毛鄉安山、光明村至紅旗鄉義安、艷豐、長勝、張鮮村一線以北,海拔220—300米,地勢起伏不大,熱量資源較豐富,年平均氣溫3.6℃,活動積溫在2 500℃以上,80%保證率活動積溫2 300—2400℃;無霜期140天左右,80%保證率無霜期120—125天,降水量530—540毫米,東南部減少。境內其它地區山前漫崗、低山丘陵區面積比重大、地勢高、起伏大,處於氣候較暖和冷涼區,年平均氣溫2.5—3℃,活動積溫2 100—2 400℃,80%保證率活動積溫2 000—2 300 ℃;降水量由西北向東南呈減少趨勢,多在520毫米以下,80%保證率無霜期110—115天。

水文

恆山區河流主要有兩條:一條穆稜河,屬過境河流,境內流程15公里,年均逕流量1.2億立方米;另一條黃泥河,境內流程39公里,年均逕流量0.41億立方米。有山南、勝利兩座小型水庫。還有紅旗湖、蓮花泡等7處泡澤。水域總面積35萬平方米,總蓄水量75萬立方米。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恆山區植物主要有食用植物和藥用植物,食用真菌有真松茸、黑木耳、猴頭蘑、元蘑、榛蘑、花臉蘑等;野菜有蕨菜、薇菜、黃瓜香、山芹菜、黃花菜、四葉菜等;野果類有山核桃、毛棒子、刺玫果、山葡萄、草莓、山丁子、山里紅、山杏等。藥用植物有防風、黃芪、龍膽草、黃柏、五味子、人參、黨參、甘草、刺五加、桔梗、柴胡、山杏、滿山紅、黃苓、大力子、赤芍、蒼朮、車前子等。

動物資源

恆山區野生動物主要為哺乳動物,有馬鹿、駝鹿、麝、棕熊、黑熊、紫韶、猜測、水獺、獾子、狗子、狼、狐狸等,齧齒動物有野鼠、黃鼠、松鼠、麝鼠、山兔、田鼠等。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3年,恆山區地下礦產資源有16種,其中:煤炭總儲量6億噸,石墨總儲量近3.5億噸;白雲岩儲量為1196萬噸;矽線石儲量為280萬噸,還有大理石、鉀長岩、膨潤土雲因等資源。

經濟

綜述

2013年,恆山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6.1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3億元,比2012年增長18%。招商引資完成19.3億元,比2012年增長41.8%。利用境外資金0.1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4%。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5萬元,比2012年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4萬元,比2012年增長13.2%。

第一產業

2013年,恆山區糧食總產達到3.9萬噸,增長4.6%。畜牧業產值實現1.4億元,增長5.9%。退耕還林完成0.2萬畝。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恆山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768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30%,現價總產值完成11641萬元,比2010年增長40%;利稅總額完成13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3%,其中利潤完成63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4%。

第三產業

2011年,恆山區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00.1億元,比2010年增長38.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0.0億元,比2010年增長18.1%。
2012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77.5億元,比2011年增長38.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3億元,比2011年增長15.9%。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10.8億美元,同比2011那年增長16.9%。

人口

到2013年,恆山區總人口16.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29萬人,農業人口4.13萬人。

交通

恆山區交通運輸便利,距興凱湖機場42公里。雞圖公路(s206)橫跨區內,是雞西通往穆稜市、牡丹江市南線和綏芬河市邊境口岸的必經之路,東面直通密山、虎林邊境口岸,鶴大公路途經恆山區柳毛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恆山區共有5所中學、6所國小。
到2013年恆山區投入400多萬元,倡導社會力量捐助37萬元,為標準化學校新建了功能教室,更新了學生桌椅、電腦等教學設備。恆山國小已通過省級標準化先進學校驗收,十六中學等5所學校通過市級標準化先進學校驗收。2012年恆山區在教育新增建築面積4408平方米、總投資600萬元的恆興國小投入使用;爭取國家節能減排工程款600萬元,為博才中學、張新國小、紅旗中心國小和實驗國小改造了樓頂防水、外牆保溫板、粉刷了外牆,為張新國小和紅旗中心校教學樓更換了塑膠門窗;投資163萬元,為張新國小、紅旗中心校、實驗國小、柳毛中心校、十六中學改造了供熱系統。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8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優秀班主任,115名教師的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報刊上發表和獲獎,109名教師在省市級以上教學競賽中獲獎。47名教師取得初級中學教師資格,6名教師獲高級和中級職業教師資格。全區所有中國小監控覆蓋率達100%。

環境衛生

2012年來恆山區保潔管理站出動人力6800餘人次,清運車輛4900多台次,清運垃圾15200多立方米,整形道路邊溝12600米。對石墨廠、笨雞餐飲店和部分魚池附近的衛生進行了清理整治。對影響觀瞻的鄉村道路兩側的雜草進行割除,栽銀中楊3100棵、榆樹苗28000棵、種植花草1.2萬株。

社會保障

恆山區2012年用於民生資金786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的32.3%。投入資金537萬元,將4038名財政供養人員基本醫療保險納入市級統籌。投入資金108萬元,徹底解決了陳欠多年的喪葬費和撫恤金。爭取國家廉租住房補貼資金2100餘萬元,5863戶家庭直接受益。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分別達到9383戶和1512戶。爭取國家和省補助資金3960萬元,解決了42戶國有和集體企業7213人的陳欠工資問題。將3536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範圍。為國有破產企業50名工傷殘人員進行了勞鑒,足額兌現了相關待遇。開發公益性崗位300個,實現城鎮新就業7218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30人。

旅遊景點

雞西恆山國家礦山公園
雞西恆山國家礦山公園位於恆山區境內,是一座建在煤礦採煤沉陷區上的公園。該公園位於太平嶺山脈北麓,地貌單元屬低山丘陵地帶,以山脊線為界,包括大、小恆山礦業遺蹟景區、南山萬畝人工林景區及紅旗湖主題景區四個部分。東部邊界位於原小恆山煤礦東部,南部邊界位於原恆山煤礦南部,西部位於原恆山煤礦西部,邊界線主要以道路或明顯地貌界限為主,南北最長約6.5公里,東西最寬約4.5公里,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
金剛山
金剛山風景區位於恆山樺木林場,完達山脈南麓,肯特阿嶺東坡,東臨俄羅斯,西與穆稜市毗鄰,南接東寧綏陽林業局,北靠勝利林場和大石橋林場,金剛山風景區距雞西市中心68千米,距恆山區政府57千米,與俄羅斯有4.5千米的邊境線,新修的恆樺公路直通景區,交通十分方便。金剛山風景區群山環繞,森林茂盛,總面積180。53平方千米,南北長40千米,東西寬9千米。屬高山丘陵地帶。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紅豆杉,有茂密的白樺林,保存完好的原始林。
金剛山金剛山
小四平古城遺址
小四平山城址位於雞西市恆山區柳毛鄉安豐村西1000米處的小四平山山頂。東距安豐村1000米,南與馬鞍山相連,東、北側為斷崖,西側為山地,遺址呈橢圓形,海拔357米,周長660米,面積10838平方米。城東部北部均為陡坡,在西南部及西部地勢較緩處為石頭堆築的城牆,現存城牆的高度為1米,寬度約為0.5米-3米,長約121米,城內西部乾涸的蓄水池遺址,城內東部、北部有地表坑70個。小四平山城址1983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是雞西地區最早的城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