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長老

性空長老

性空長老(1921年3月14日-2017年12月12日),俗名楊葆青,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張沐鄉人,1921年3月14日。

14歲到姜堰觀音庵出家,禮東初上人披剃;1941年在無錫南禪寺受具足戒後,考入鎮江焦山佛學院;1984年秋,性空長老繼任寒山寺方丈,2002年8月,性空長老榮升寒山寺法主和尚。

性空長老歷任蘇州寒山寺法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顧問、名譽會長,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顧問,政協蘇州市委員、常委,蘇州寒山寺方丈等職。 2017年12月12日(農曆丁酉年十月二十五)上午8時58分,當代佛門耆宿、一代高僧性空長老於寒山寺安詳示寂,享壽97歲,僧臘82年,戒臘77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空長老
  • 別名:楊葆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泰州市
  • 出生日期:1921年3月14日
  • 逝世日期:2017年12月12日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蘇州寒山寺法主
人物經歷,人物訪談,

人物經歷

1936年到姜堰觀音庵出家,依東初上人為僧;
1941年在無錫南禪寺受具足戒後,考入鎮江焦山佛學院,受教於仁山、守培、芝峰、雪煩等高僧;
1962年,性空應蘇州西園寺明開方丈之邀,到西園寺任僧值;
1963年被調到寒山寺當監院。文革期間,性空用泥巴將碑廊里岳飛、唐寅、文徵明、俞樾等人的詩碑糊起來,然後貼上紙,並在上面寫滿了標語,在裝滿佛經的藏經柜上貼上偉人像,將五百羅漢悄悄藏在密室里,使寺里的佛寶不被損毀;
1968年,性空被迫還俗;
1978年秋,性空受禮請重返寒山寺。
1984秋,性空繼任寒山寺方丈,經過多年的辛勤操持和苦心經營,寒山寺在殿宇修復、佛像重光、文物保護以及恢復叢林制度、培養僧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2002年8月,性空長老榮升寒山寺法主和尚。

人物訪談

2010年性空長老接受了《江蘇佛教》第三期(總第007期)專訪,部分實錄如下:
記者:您作為寒山寺的恢復者,為寒山寺的各項建設作出了不少的貢獻,很多領導、法師、蓮友,都非常關心您的身體健康狀況,您能否給我們大致介紹一下?
性空法師:首先,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能在盛世時期恢復寺院,為改革開放盡一點綿薄之力,這是我作為一個公民、一個佛教徒應盡的義務。白天一般就是誦經,因為受印光法師的影響,使我堅定了念佛的信願,從那時起,我不管做什麼事,每天早晚都要念佛回向西方。即使身體有些微恙,但我心想,這是佛菩薩來考驗我的信心的。
記者:作為“文革”後恢復較早的寺院,寒山寺恢復之初的境況是什麼樣的?您又是通過什麼方法來渡過難關的?
性空法師寒山寺是梁朝天監年間的一座古廟,1963年,我受蘇州市委統戰部宗教處和佛教協會的派遣到寒山寺做監院。萬事開頭難,我到這來一看,不僅破破爛爛,而且地方狹小,除了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樓尚在,剩下的就是後面的一塊荒地。顯然,要解決生活問題是困難的。經過反覆的觀察與思考,就想到了靠三分錢一張的門票和賣碑貼這兩個法子,經過試驗,還算勉強行得通。特別是清朝俞樾所書的張繼詩碑,倍受歡迎,五角錢一張。儘管這樣,光靠這兩項收入,還是難以解決五、六個和尚的吃飯問題。最後只能在每年逢春三月,把大糞挑到鄉下去賣給農民當肥料。大糞雖然賣出去了,但收不到現錢,三番五次地催要,結果弄了些稻草來抵錢。再有一個,當時的寒山別院是屬於寒山寺的,南側有一條紙漿河,造紙廠的工業廢水往河裡排,當地人從河裡撈廢紙漿,借寒山別院的地皮,做成餅粑粑曬乾賣,也送些給寒山寺賣錢,抵地皮租金。做紙的稻草渣,他們也撈上來曬乾,賣給城裡人燒火,也送些給我們。這樣下來,可以解決些燒草問題。通過這些努力,勉強能維持日常的生活,養活自己。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的宗教自由政策得到落實,寺院恢復建設有了根本性的改觀。
記者:早聞您熱愛文化、能詩善書、技藝精湛,開創了寒山寺崇文的一代風氣,常以書法作品作為弘法的方便,普贈有緣。您能否給我們談談您創作詩書的因緣和對寺院崇文理念的認識?
性空法師:我小時候,父母就教導我要練好毛筆字,在鎮江焦山佛學院學習期間,也一直保持著練習書法和寫詩的習慣,這為我的書法和詩詞創作打下了基礎。佛教徒素以詩詞書畫陶冶性情,也是一種弘法的善巧方式。
寒山寺是以唐代張繼楓橋夜泊》詩而飲譽中外的,歷史上,寒山子的詩作也多有流傳民間。所以說,寒山寺與詩和書法作品的因緣極為深厚。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佛教界與各界人士的交往不斷增多,雖然我的字並不算好,每當有人向我索字時,我總是能儘量滿足。漸漸地,時間久了,索字的人多了起來,也加深了寒山寺與社會各界人士的情誼。全寺的僧人,我們也教導他們要多練習書畫和詩詞,寒山書院也設有專門的書畫課程,寒山寺的崇文風氣,在秋爽法師和兩序大眾的共同繼承和推動下,正得到越來越多人士的認可。
記者:當我們走進寒山寺內,多有看到保存完好的佛像、石碑等歷史文物,寒山寺是如何保護和利用好這一文化遺產,為打造“鐘聲、塔影、詩韻”的寺院文化藍圖服務的?
性空法師:寒山寺有好多碑刻,都是寶貝。如清朝俞樾寫的《楓橋夜泊》詩的手跡;宋朝的岳飛、明朝的唐伯虎和文徵明、清朝的康有為和羅聘等名人,也都留有墨跡;還有清朝一位雕刻家的五百羅漢雕像。為了能夠保存好這批文物,我和演林法師都做了不少努力。
1969年,我47歲,到崑山鄉下參加勞動。工宣隊同意每位和尚離廟前可帶一塊鋪板。我就帶著清代俞樾老人題寫的“五峰古方丈”五個古逸大字的木板到了農村。在那段日子中,大家都很艱難。我的身體也不好,有一次胃疼得臥床不起。村上有一家農戶要打家具,聽說我睡的是塊很好的銀杏木板,就找上門來,願以高價購買。我雖然在病中,需要錢買些補品滋養身子骨,但一想到這塊木板的文物價值,還是一口回絕了他。後來重回寒山寺時,我就完好無損地又帶回來了,掛在丈室中。
1999年,普明塔院碑廊建成後,我又親自去南京等處請來費新我謝孝思仲貞子武中奇等知名書畫家的墨寶,總計刻大小碑87塊。
2005年9月上旬,寒山寺正式取得了原寒山別院的40畝土地的使用權,這樣,寒山寺的實際土地使用面積已經達到70畝。於是,我們鑄造了世界第一仿唐大梵鐘,重108噸,並建了高30米的鐘樓,構想圍鐘樓建鐘廊,懸歷代大小梵鐘108口,形成一個梵鐘文化展覽館;已豎立起一塊總高15.855米、重約400噸的“華夏第一詩碑”,鐫刻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圍大碑建碑廊,植古今名人書《楓橋夜泊》詩和寒山子詩碑108塊,形成一個碑刻文化展覽館。全方位打造寒山寺“鐘聲、塔影、詩韻”相得益彰的禪院境界,展現寒山寺豐厚的文化底蘊。
2008年12月30日,大鐘大碑園正式落成開放。我們將繼續努力,力爭做大、做強、做優、做美寒山寺“鐘聲、塔影、詩韻”的文化景觀。
記者: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詩,讓我們寒山寺與姑蘇城一起傳遍千家萬戶。人們都非常喜歡這首詩。我們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也有這首詩。您能向我們介紹一下,這首詩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嗎?
性空法師:唐朝詩人張繼的詩很好,就是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也跟我們中國人學,歐美人士也尊重。這是為什麼呢?而且佛教徒更是喜歡這首詩,這是因為這首詩講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月落烏啼霜滿天”,正是借當時的情景來表達詩人感覺自己一人在外,沒有盡心孝順父母的意思。“江楓漁火對愁眠”,江邊的楓樹,下霜的時候楓樹已經紅了,遊子在江邊紅楓和漁火的對影下,抱著憂愁在那兒睡眠,喻遊子的憶母之情。“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忽然間聽到蘇州城外寒山寺的鐘聲,就更加深了遊子的感傷。大家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是最講求孝道的。所以這首詩,就成為千古傳唱的名詩了。
那為什麼佛子也喜歡這首詩呢?因為我們就是六道中的遊子們,在迷茫之中,鐘聲就是在警惕我們,要把握好當下有限的光陰,多為自己種福田,為他人謀福利,自利利他。記得佛經中有講“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每當寺院的鐘聲敲響一下,地獄就會見到一份光芒,罪苦的眾生就會痛苦頓息,獲得清涼。所以從這一層意義上講,鐘聲又具有去除煩惱、消災增福、開啟智慧、祈禱和平等功能,所以每到新年,就要來敲鐘,通過這鐘聲來淨化身心,洗去過去時中一切的精神污垢;許願和祝福未來能夠順順利利;更通過這鐘聲,將中華兒女對世界和平的無限祝願傳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賦予了鐘聲傳遞和平含義新的升華。
記者:寒山寺作為蘇州知名的景點之一,又是寺院,吸引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在這方面,您當時是怎樣做好寒山寺的管理工作的呢?
性空法師:我們作為蘇州旅遊的名勝景點之一,又是佛教寺院,就需要特別注意寺院僧人的管理、培訓與道風建設,注重以教育培養人才。
1984年,我接任寒山寺方丈,當時,演如老方丈圓寂後,寒山寺就只有我和演林法師兩個人。演林法師就建議我收幾個出家弟子。當時我就想,先要堅固他們的道心。靈岩山佛學院已經辦了好幾年了,靈岩山是祖師道場,一直以來,都還繼承著印光法師以念佛為依歸的古樸道風,道風、學風各方面都很好,於是,我就選擇把收的弟子送到靈岩山上去讀書。
漸漸地,寒山寺的常住僧人有了十多個,但大多數都是年紀輕的小字輩,白天需要有佛事接待任務,我們就利用晚上的時間辦培訓班,從社會大學和靈岩山佛學院請來講師,教日語、書法、《印光法師文鈔》等課程。隨著寒山寺發展的不斷壯大,創辦了寒山書院,開設了專科班、本科班,畢業學僧300餘人。2010年第六屆已經開學,各地來報名入學的人也很多,僧團隊伍得到了充實,也為各地培養了一些佛教人才。這是可喜的事情,這與寒山寺兩序大眾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記者:改革開放之初,趙朴初即提出人間佛教的偉大思想,指出,佛教要發揚維護世界和平的優良傳統,為推動國際的友好交往服務,寒山寺恢復之初,在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性空法師:寒山寺在恢復之初,即得到了趙朴初多次的修復指導。為了踐行趙朴初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從佛教一貫的和平理念出發,為祈禱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加強國際佛教徒間的友好交流,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1978年秋天,有位日本友人來寒山寺種植了一顆五針松,象徵中日友好紀念。淨持、果豐、法忍和我四位法師按照中國佛教儀規,隆重接待了以前田洪範為團長的“日本社會教育友好訪華團”一行僧尼17人。12月,我再次接待了高棉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一行,向外國來賓友人宣傳我國正在恢復落實的民族宗教政策。這兩次外事活動很成功,得到了蘇州市宗教部門和外事部門的充分肯定,也證實了僧人管理寺院的能力。
二是,1979年,我又接待了美國記者和德國作家,他們是代表西方文化界來了解中國的宗教現狀,我如實地向他們宣傳了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正在進一步恢復和落實,介紹了宗教信仰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人民有信仰宗教的權利等宗教法規。
三是,因為寒山寺有“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悠遠歷史,恢復開放之初,我們即與蘇州市政府一道,於1979年歲末,舉辦了第一屆寒山寺聽鐘聲活動。蘇州市政府外事部門把聽鐘聲活動的主題確定為:“中日兩國友好,祈禱世界和平。”當時確定下來要敲108聲鐘,主要是從佛教信仰的角度出發,目的是去除人生108種煩惱,開啟智慧之門,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故寒山寺的新年祈福鐘聲活動也得到了廣大信眾的熱烈歡迎。
此後,我們每年都舉辦一屆。1980年,參加聽鐘聲的有500多人,為第一屆的4倍多,是蘇州市外事辦、旅遊局等部門聯合舉辦的。聽鐘聲活動促使寒山寺全年接待國內外遊人達47萬人次,其中海外遊人達4萬人次,全年門票及其他服務性收入結餘約10萬元,寒山寺的寺院經濟第一次出現了盈餘。1980年寒山寺被宣布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這樣一來,既發揚了佛教倡導世界和平的傳統,為加強佛教界對外交往構架了橋樑,宣傳了黨的宗教自由政策,也使得寺院的經濟有了著落。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31屆,在海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外友人的喜愛。
我們除了以鐘聲文化為契機,加強對外服務交往外,還多次組織人員出訪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通過出訪交流,促進了佛教事業的健康發展,增進了中外友誼。
記者:寒山寺因唐代貞觀年間“和合二仙”之寒山與拾得曾來此住持而易名至今,寒山寺是如何將鐘聲與“和合文化”聯繫在一起,為打造和諧社會服務的?
性空法師:寒山、拾得歷來被奉為和合的象徵,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在和平發展的當今時代,熱愛和平成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2007年9月,為表達兩岸佛教界倡導和平的共同心聲,促進海峽兩岸佛教界的和平發展,因國家宗教事務局牽頭,由江蘇省和蘇州市宗教局及佛教協會組織安排,寒山寺向台灣佛光山贈送了“兄弟和合鐘”(“兄弟和合鐘”系蘇州寒山寺鑄成的兩口仿唐古鐘,一口名為“和鐘”,安奉大陸;一口名為“合鐘”,贈給台灣佛光山),在台北共同舉行了“祈求兩岸和平人民安樂回向大法會”,共同祈求兩岸和平、人民安樂。
如今,寒山寺不僅每年舉行一屆迎新年聽鐘聲,即祈禱中日友好、世界和平活動,還打造“鐘聲、塔影、詩韻”的寺院“和合文化”藍圖,使得鐘聲文化與和合文化融為一體,為古城蘇州增添了一筆和諧色彩,向世界人民展現了佛教徒熱愛和平的完美畫卷。
記者:佛教向以關懷眾生、服務眾生為報眾生恩的弘法方便,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寒山寺在回報社會、服務眾生方面的大概情況。
性空法師:佛教素以自利利他為弘法的宗旨,立足社會,更當回報社會,這是大乘佛教的宗旨。如今,在宗教自由政策的貫徹落實下,寺院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做為社會的一員,需要緊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愛國愛教,為黨和政府分憂。我認為,回報社會的首要任務當是行入世事,加強社會慈善的投入力度,我們近些年的工作就是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的。
有一次,蘇州市委副書記杜國玲說,社會上困苦的人很多,人都有自尊心,你出錢送給他,好像是救濟他,結果喪失了他的自尊心。古語常說,“寧死不吃嗟來之食”,你可憐他,最後他反而生出反感。受杜書記的啟發,本著繼承佛陀“慈悲喜舍,樂善好施,方便救護一切眾生”的優良傳統,我們興辦了慈善超市。通過這種模式,就使施者與被施者兩不見面,這樣,受施的人,他會覺得沒有太多心理壓力的。
慈善超市具體是怎樣操作的呢?是由地方上有關單位、街道居委會出證明,每個月給困難家庭相當於60元的生活日用品補助,由他們來慈善超市領取,他們可以根據實際生活需要自由選取油、米等生活必需品。每戶給60元錢補助,一年是720塊錢。對於因為特殊困難不能及時來領取救助物資的,我們還配備了專車送貨上門。
在資金的來源方面,除了寒山寺每年將寺院收入的一定比例用於專項慈善基金外,我們還有個慈善中轉募捐箱,有捐十塊八塊的,也有五十、一百的,累積起來,一年下來也有不少。同時,我們還要求全寺人員,要發揚勤儉惜福的思想,從我自己做起,凡是信眾供養我的紅包,我都積攢下來,用於維修寺院和助殘救災撫孤,資助困難學子。只有通過大家的力量,募化善款,聚沙成塔,慈善事業才能夠辦得好。
除了成立慈善超市外,另外,我們還搞了一個助學廣場。社會上有很多讀書的兒童有困難,我們就接濟他們一點,另外,還在蘇北革命老區出資興建了一所大樹希望國小。每次全國各地發生災難時,我們也盡力通過捐助錢款、派專人往災區運送物品及舉辦消災祈福法會等多種方式,真誠祈願逝者安寧,生者吉祥;國富民強,世界和平。
記者:您老早在2002年即退居二線,推舉秋爽法師繼任方丈,請問,當時是什麼原因促使您作出這一決策的?
性空法師:普明塔院建成後,我認為我在寒山寺的使命已經完成。我自己想想呢,無論從身體狀況,還是從思想方面,我都無法跟上時代了。要是我再把方丈當下去,肯定是力所不能及的了。現代社會需要人才,為了佛教的發展,為了寒山寺將來有更廣闊的發展前途,讓年輕一代的僧才勇挑重擔,應該是明智的選擇。從這一思想出發,我就決定退下來。我就決定推薦秋爽當大和尚,讓他繼續領導寒山寺向前發展。2002年,秋爽法師升座,我親自為他送的座,近些年寒山寺的發展,也充分證實了我的看法和他的能力。把寒山寺交給他,我一百個放心。
記者:在您多年的修學生涯中,您認為,加強出家眾素質教育的根本是什麼?
性空法師:我認為,要做個好和尚,一定要持戒。1941年春天,我在無錫南禪寺受戒,經過了48天的戒期強化訓練。自那以後,使我真正認識到戒律對於做好一個出家人的重要性。三學之中,戒為首要。只有持好戒,心才能定下來,才能生智慧;也才能得到信徒的敬重,所以,作出家人有沒有成就,就看持戒持得好不好。通過持戒,心就安下來。不管是順境逆境,都不會為外境所轉。我自己就是這樣,不論多苦,總是堅定信仰。退居了,更是堅持用功,不敢放鬆。
記者:當前正處在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在國家宗教政策的支持下,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面對當前的大好形勢,請您談談對佛教的希望與看法。
性空法師:回顧我的出家生活,是黨的宗教信仰政策和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了我們恢復寒山寺的殊勝機會。使我看到了佛教的前景、看到了佛教的希望。可以說,現在是佛教在歷史上所處的最好時期,是佛教信仰的黃金時代,我擔心的不是黨的宗教政策會變,而是問題會出在我們佛教界本身。
首先,我們佛教向來有修苦行的優良傳統,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家人不用為衣食發愁了,吃苦的機會沒有了,這對信仰的堅定與否是個考驗。在這一點上,佛教更要加強慈善等入世事業的投入,以化解大眾對佛教的誤解。
其次,寺院硬體建設規模越來越大,都在求好求大,商業化氣氛濃厚,遊人如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寺院的清修氛圍。
第三,太平盛世,經濟發展的勢頭非常好,如何使寺院培養好的人才能夠為弘揚佛法服務,不致流失到社會上去,也是當前佛教界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第四,不管是辦佛學院,還是在僧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弘揚佛法的方式與自身修行相結合,要把加強依戒修持做為僧人修行的基礎,只有每個出家人先做到了自利,有了修學見地、有了實證的功夫,才能再談濟世利他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