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201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201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是2014年1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澳]李木蘭。

基本介紹

  • 書名: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
  • 作者:[澳]李木蘭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 頁數:313 頁
  • 定價:3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1410549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是第一部探討近代中國婦女獲得平等權利參政運動的研究著作。中國婦女運動積極分子在20世紀上半葉為獲得選舉權所發起的持續地、成功的鬥爭挑戰了長達數個世紀以來的根本性的政治權力原則。通過要求為女性獲得公共的政治聲音,這些積極分子推動了一個不僅僅是為了婦女自身的,而是整體政治結構的民主代表新概念。她們的運動創造了一個新的空間,使得男性和女性道德的性別規範在這一空間急劇地轉型。
  《鳳凰文庫·海外中國研究系列·性別、政治與民主:近代中國的婦女參政》按年代順序探討了1900年至1948年的中國婦女爭取選舉權運動,全面探討了中國婦女爭取選舉權鬥爭運動及它與早期婦女運動之間的聯繫。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致謝
第一章 序言
第一節 誰是婦女參政活動家
第二節 為什麼要探討中國婦女參政運動
第三節 “中國婦女參政運動”研究的匱乏
第四節 參政(suffrage)還是參與政治(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第五節 將平等寫入憲法
第六節 國際婦女參政運動:對起因的思考
第二章 反清叛亂者:構想婦女的國民權(1898-1911年)
第一節 國家復興
第二節 婦女也是人:平等與天賦人權
第三節 推翻清王朝:金松岑論女國民的素質
第四節 反清女權主義政治活動:贏得國民權
第五節 同盟會中的女權主義:履行女性的國民權
第六節 參加軍事活動的婦女:國民是士兵
第七節 消除愚昧:教育未來的女國民
第八節 女性刊物:宣傳女國民
第九節 秋瑾:戰士、教師、記者以及婦女權益活動家
第十節 走向共和
第三章 民國初年婦女對政治平等的追求(1912-1914年)
第一節 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創立之初
第二節 婦女參政和民國初期憲法
第三節 第一次嘗試:林宗素和女子參政同志會
第四節 擴大影響:唐群英和婦女參政同盟
第五節 讓我們先學習政治:張默君的神州婦女互濟會
第六節 大鬧南京參議院
第七節 文明的語言和野蠻的行徑:遊說北京政府
第八節 廣東省議會的女議員初涉權利
第九節 掌摑、憤怒、斥責:國民黨的創立
第十節 反常的要求、反常的女性:關於婦女參政的公眾討論
第十一節 被粉碎的民主
第四章 婦女參政與省立憲法:建設新文化(1919-1923年)
第一節 動盪的政治和軍事局勢
第二節 在新文化運動中重新思考“女性”
第三節 女界聯合會和省立憲法運動
第四節 廣東女界聯合會:妾也是人嗎?
第五節 湖南女界聯合會揭露中國男性的無能
第六節 上海女界聯合會引領對階級鬥爭和反帝國主義的思考
第七節 北京的分化以及激進主義
第八節 溫和的激進者:女子參政
第九節 無節 制的激進者:女權運動同盟會
第十節 新文化、新女性、新政治
第五章 國民黨、共產黨及國民會議運動(1924-1926年)
第一節 同志問的平等:修改黨章
第二節 最初的鬥爭:婦女權利還是階級權利
第三節 動員資產階級婦女:向警予論婦女參政
第四節 堅持婦女的集體身份:國民會議運動
第五節 五卅運動:反對帝國主義與婦女參政運動
第六節 絞殺革命:統一戰線的瓦解
第七節 從新文化到白色恐怖
第六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女權主義者(1927-1936年)
第一節 訓政時期的政府結構
第二節 尋找新方向:國民政府時期婦女運動
第三節 證明價值:國民會議中的婦女
第四節 贏得繼承權與重新思考婚姻
第五節 新生活運動中作為賢妻良母的女國民
第六節 參政權辯論:共產黨區域的婦女參政
第七節 《二五憲法》,國家的勝利?
第七章 性別差異的實現:名額、戰爭與選舉(1936-1948年)
第一節 什麼是“名額運動”
第二節 “獨特的中國式”的後選舉權運動
第三節 兩黨政治結構內外的女權主義活動家們
第四節 戰爭對於女性差異問題的影響
第五節 為代表名額而辯論
第六節 在政治中歷練的婦女們
第七節 內戰與婦女議員
第八節 共產黨控制區域的婦女參政
第九節 空洞的勝利
第八章 結語
第一節 性別、權利、道德與教育
第二節 建立代議制政治,構建婦女集體身份
第三節 國際對比的恥辱以及婦女參政作為現代性象徵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