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黃

急黃病是指因溫熱毒邪深重,燔灼營血所致。證見高熱煩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發黃,或初不發黃,死後身面發黃者,胸滿腹脹,甚則神昏譫語,吐衄,便血,發斑等。

發病原因,早期症狀,併發症,中醫辨證,辨證施治,

發病原因

由於廣範圍的肝細胞壞死或急遽嚴重的肝功能破壞所致的兇險的臨床綜合徵,是一切肝臟疾病重症化的共同結局。其發病機理錯綜複雜,臨床表現變化多端,治療難度極大。儘管中醫藥在該病的治療領域尚未起主導作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狀,防止疾病惡化,降低死亡率。

早期症狀

舌紅絳,苔黃膩或燥。治以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用犀角散、黃連解毒湯、梔子丸、神犀丹、安宮牛黃丸等。宜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與後世瘟黃相似。

併發症

與後世瘟黃相似。該病常伴有急性、亞急性肝壞死,化膿性膽管炎及鉤端螺旋體病之黃疸出血型等。

中醫辨證

熱毒與血淤互結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診》謂:“因為熱毒所加,故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傾刻,故云急黃也”。唐·孫思邈《千金要方》謂:“凡遇時行熱病,多必內淤發黃”。王清任《論痘非胎毒》篇也指出:“受瘟疫至重,瘟疫在內,燒煉真血,血受燒煉,其血必凝。究其病因病機, 主要在於毒、淤為患,毒為致病之因,淤為病理產物,兩者又相互影響,互為因果,以至熱毒淤血膠結,內蘊臟腑,氣機失調、腑氣不通、 濁氣上沖、惡症叢生。
濕熱疫毒由口鼻內侵入里後,迅速從脾胃瀰漫,深入營血,導致煎熬熏蒸,煉血為淤;與血相搏,結而留絡為淤;傷津耗液,陰傷血滯為淤;損絡迫血,血妄離經為淤;壅滯氣機,氣滯血阻為淤。此都為因熱致淤。同樣瘀血的形成也可使邪熱更盛。淤血內阻,則血脈不暢,影響體內臟腑氣血經絡相互貫通,壅阻氣機,使邪熱難以清解,熱毒壅塞體內,無以發越外解,淤血越甚熱毒越盛,愈壅愈盛、愈盛愈壅,造成惡性循環。熱毒血淤是重型肝炎病理損害的物質基礎是比較公認的看法。

辨證施治

治以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用犀角散、黃連解毒湯、梔子丸、神犀丹、安宮牛黃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