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僧法師

怡僧法師

怡僧法師,法號超品。1983年出家於五台山碧山寺,後依止北京廣濟寺正果法師,1987年畢業於蘇州靈岩山佛學院。1988年任普陀山佛學院監學,1990年任北京廣化寺知客,現任北京通州普渡寺住持。

法師擅長國畫、書法、武術,因其對參禪和教理的心得,將禪理融入其作品與生活中。其畫風與筆風皆有禪意,並融禪的思想與武術修行與教學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怡僧法師
  • 1:法號超品
  • 2:生於武術世家
  • 3:現任北京普渡寺住持
法師觀點:,文學著作:,繪畫風格:,國學講記:,易筋經傳習:,法師語錄:,

法師觀點:

(1)對參禪、持咒、念佛不要有門派之見。
(2)無論何種修持方法皆歸心地。因定生慧,從而破迷開悟,見性成佛。
(3)倡導學行並重。沒有教理作指導和實修的體悟,易導致盲修瞎練,產生偏執,邪正不明,誤解佛理。

文學著作:

(1)禪無境界
簡介:世人求神拜佛,祈禱上天保佑,那佛究竟在哪裡?在佛像前、廟宇里還是天際外?世人願無憂患,想拋棄三千煩惱,那煩惱究竟從哪裡來?從工作中、生活里還是他人處? 《禪無境界》作者怡僧法師普渡寺開壇講法,盡釋《六祖壇經》,為世人指示修行開悟之路。“菩提 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因為有自己內心的我執、妄想,才輪迴在無盡的煩惱中。只有自淨其心,才能頓悟菩提,而“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佛。
禪無境界禪無境界

繪畫風格:

法師擅長寫意山水畫,其畫中景色大多為,依山臨水而居,反映出了隱山而居卻貼近生活的場景,從而表現出以出世之心來入世的超然思想。

國學講記:

"學庸論語"講座是指對於《大學》、《中庸》、《論語》等傳統國學的講座。
怡僧法師在通州九棵樹書房,開講“學庸論語”,目的是以古人從實踐中得到經驗及思想,指導現代人的生活。真正的學以致用,還原經典本身。

易筋經傳習:

2013年12月,為弘揚祖師傳承的最上乘禪法怡僧法師於在北京通州普渡寺開設少林易筋經禪修班。
易筋經簡介:
《易筋經》,傳說是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修禪傳法時,為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恢復,保持健康的狀態,在習禪的過程中總結的調身、調息、調意、調心的方法。起初是僧人們用來強身健體,輔助打坐修行的,後隨著少林武功的發展,用於強內氣、壯筋骨,提高武功的力度。
《易筋經》健身養生的特點是:專項強健腰腎、脊椎、關節、後背,及心肺功能。通過拉動伸縮身體內外的筋脈,使身體得到內部、外部全面的鍛鍊;調息涵養了心肺功能;意、氣、力的集中,充沛了精神。
成熟的人體隨著年齡的增加,筋脈和軟組織慢慢收縮僵硬,進而血氣漸衰,器官老化。《易筋經》的鍛鍊是用慢慢的深呼吸滋養強壯心肺功能,配合各段動作拉伸身體筋脈和軟組織,達到內強心肺,外壯腰腎的效果。正所謂“筋長一寸,壽延十年”。
《易筋經》不是劇烈的運動,是在方丈大小的活動場地內,以最靜態的動作達到最佳的運動效果。雖然被金庸小說刻畫為“武林秘笈”,但其實更應該是普通人易學易用、可享用終身的健身養生方法。適合節奏快、壓力大、時間緊的中年人、青年人,及希望延緩衰老、始終保持行動力的老年群體習練。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可選擇不同難度的動作來適應。
怡僧法師

法師語錄:

[1] 佛的意義是什麼?佛指的是自性,就是覺悟的自性,做覺悟的人。
[2] 祈禱是向外的寄託,你不可能因為求外面的神,而不去種地就能得到糧食,通過念經天上就能掉下餡餅來,那時不可能的,是違背因果的。佛教的思想強調每個人在實踐中的自身因果,不希望人們向外祈求。
[3]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才叫有智慧,智慧是自己的東西,是從自己心智中悟出來的。
[4] “禪”就是代表以見性為宗,“見本性為禪;“禪”也代表了正法眼藏的宗旨。
[5] 修行覺悟的根源,就是放下外求的心,只有向內自覺自悟才是成佛之道。
[6] 淨土從哪裡來? 把煩惱改為菩提,把邪心改為正心,把毒害改為慈悲,把虛妄改為真實,把塵勞改為覺明,把愚痴改為智慧,這種種轉變才會有淨土。
[7] 佛說的法是什麼,無助為本,無相為體,無念為宗。
[8] 真理在哪?能辨不代表真理,離開貪嗔痴、驕慢、嫉妒才有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