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清朝雍正八年,武宣縣編戶六里,即在廂里、東鄉里、武賴里、古豪里、西鄉里、北鄉里。今思靈鄉屬古豪里。宣統元年,撤6里劃分為9個區,思靈鄉屬祿新區。
1958年1月,撤區建鄉,始設思靈鄉,同年改為思靈人民公社,1962年9月,改公社為區建制,思靈分屬祿 新區和通挽區,1984年10月,撤消人民公社,恢復鄉鎮,成立思靈鄉人民政府。
社區村委
思靈鄉轄:靈池、山汶、古樟、馬山、思勞、甘棠、太平、朝東、雙林9個行政村,岜彭、山興、山頭、下汶、桃村、古樟、六圍、馬山、寺村、平安、古類、靈池、古鐵、思勞、盤古、岜布、外合、甘棠、止扎、河龍、高嶺、太平、福田、定筆、朝東、思伴、雙林27個自然村,98個村民小組。
自然環境
思靈鄉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日照率為39%,年平均氣溫21.2℃,平均年降雨量1291.7毫米。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冬溫較高,偶有霜雪。常用耕地面積33795畝,其中水田12357畝,旱地21348畝。
社會事業
在“三求”文化惠農工程建設中,全鄉9個村民委,就建成了11個燈光籃球場,9個高標準文藝舞台,提前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
經濟概況
2009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完成12586萬元,農業總產值11855萬元,工業總產值731萬元;財政收入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6元。全年糧食總產量6021.4噸。
2009年全鄉以種植甘蔗和木薯為支柱產業,截至2010年3月15日,共進廠原料蔗6.2萬噸;木薯產量達2.2萬噸;畜牧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全鄉2009年生豬出欄1.9萬頭,存欄2.1萬頭;羊出欄563頭,存欄984頭。牛出欄0.47萬頭,存欄1.69萬頭;家禽出欄5.2萬隻,存欄6.9萬隻。秋冬菜開發得到了恢復和鞏固,在思勞村發展西紅柿種植100畝,發展萵筍種植100畝,在古鐵村發展種植了400畝的紅花草。
該鄉有耕地面積33795畝,其中水田12357畝,旱地21348畝。主產水稻、玉米、花生、甘蔗和木薯。2010年全鄉糧食總產量穩中有升,種植面積29000畝,產量達7220噸,比2009年增產19.9%;甘蔗總面積3.2萬噸。據統計,2010年末全鄉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8046.5萬元增加到19129萬元,年均增長18.8%;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23.4萬元增長至73.13萬元,年均增長4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516元增加到3612元;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超過預期目標3000萬元。全鄉經濟運行質量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7年榮獲來賓市經濟發展進步顯著鄉鎮獎。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得到突破,引進資金400萬元擴建和改進了思靈澱粉廠廠房及環境,為全鄉木薯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林權改革
在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中完成了40宗,總計9769.7畝林地的《林權證》的發放,發證數已占2009年8628 .2畝任務的113.2%,在全縣率先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的發證任務。
民俗古蹟
螺絲山遺址
螺絲山遺址位於武宣縣思靈鄉周村東南300米螺絲山洞內,洞口西南向,高於地面18米,堆積層約40平方米,斷面厚1米。土質呈灰褐色,含螺殼,有動物碎骨,採集到打制石器2件,屬新石器時代。
竹馬舞
竹馬舞,以思靈鄉、祿新鄉流傳最盛。竹馬舞指用竹子編成馬的形象,外糊紅白紙,表演者戴著紙馬邊舞邊唱。據老藝人說,相傳遠古時候有兄弟三人,老大法名三清、老二法名三寶、老三法名三元,後人稱他們為三師。他們兄弟三人專做師公、道公為業,其法術高超,善驅魔趕鬼、迎神納福、消災除病。他們三人自創本家派系後,便廣招門徒,授予各種法術、唱腔舞蹈,就這樣代代相傳下來。
竹馬舞,一般是在喪事或人病了請去為死者、病人超度亡靈,迎神驅魔、消災除病。後來,演變發展到從師公舞中脫穎而出的師公戲後,竹馬舞便成了師公戲的附屬品一每演師公戲前必先跳一段竹馬舞,然後才演唱師公戲的正文。
竹馬舞在清代就已流傳。竹馬舞,亦稱騎竹馬,即用竹子紮成半截馬頭,半截馬尾,用白或黃、紅、黑、棕等顏色剪成紙絮粘糊,形似馬的鬃毛,再由少年兒童系在腰上,兩隻人腳從馬身下露出來,像人騎在馬身上一般。
竹馬舞通常為四人面對面穿梭,伴以鑼鼓響器,四人可分別化妝為八仙、三國或西遊記中的人物,或帶面具妝扮成鐘馗、大頭和尚展袖起舞,響器停後,就唱歌。
唱歌的內容多為敘說神話之來,如“正月是新春,王母要做生,佛堂蟠桃會,八仙出洞門。二月是花期,孫猴去偷桃,仙桃未到手,惹的禍不小。三月是清明,聽唱呂洞賓,戲了白牡丹,點石要成金。四月麥刁枯,聽唱何仙姑,身背撈筲子,舀乾洞庭湖。五月端陽末,聽唱藍采和,手提採花籃,踏波去采荷。六月熱難熬,聽唱張果老,倒騎黑驢子,壓斷洛陽橋……”
竹馬舞的演唱通俗生動,跳竹馬舞的孩童,一般聰明敏捷,會唱會跳,富有表情,竹馬舞的演唱形式由古至今亦發展演變。由二人或四人置身馬形之中,人騎馬跳舞發展成為人騎在馬上的各種形態,時而賓士飛舞,時而漫步慢行,時而失前蹄人馬臥倒在地,然後又奮力掙扎而起,重新奔騰,不僅為節日增添了歡樂的氣氛,也令人神往回味,樂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