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屑盤蚧

思茅屑盤蚧(Psoraleococcus costatus Borchsenius , 1959)是盤蚧科屑盤蚧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茅屑盤蚧
  • :盤蚧科
  • :屑盤蚧屬
  • 命名者及年代:Psoraleococcus costatus Borchsenius , 1959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成蟲:蟲體橢圓形,體長約3mm,寬約1.6mm。觸角8或7節,如果是7節觸角,通常是第5和第6觸角節合併,觸角長度約為0.3mm。胸氣門發達,氣門柄粗且略有彎曲。胸氣門靠近體緣。胸氣門相對的體緣凹內密布多孔腺。氣門腺路也由多孔腺組成,在胸氣門口附近的腺體多為五孔腺。氣門腺路比較寬。氣門刺較粗,位於蟲體背面靠近胸氣門相對的體緣凹。前氣門刺2根,常一大一小。後氣門刺1根。臀裂短。肛板寬闊,弧形肛板狹窄。肛環發達,橢圓形,具肛環孔和10根肛環刺。彎曲8字腺主要分布在蟲體背面,特別是背面中部比較豐富,在蟲體腹面體緣也有彎曲8字腺分布。正常的小8字腺分布在蟲體腹面亞緣。微小8字腺緊靠正常小8字腺內側分布。多孔腺除組成氣門腺路並密集在體緣凹處外,還分布在蟲體腹面,特別在蟲體腹面的腹部末端較多。在蟲體腹面的後胸部也見有少數多孔腺分布。管狀腺數量較多,主要分布在蟲體背面。在蟲體腹面的管狀腺數量很少,稀疏分布。蟲體背面的篩板略呈圓形,大小不一,通常可見左右各2群共4群,但每一側2群篩板間的距離很小,有時也像左右各一群共2群狀。每側2群篩板中,其上群篩板約有10—15個組成,其下群篩板約7—11個組成。體緣毛分布稀疏。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