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鏡像的生成》是一部真正洋溢著思想激情,論證嚴謹,頗見功力的著作。它對當代中國道路的探索,對正義問題的分析,對政治哲學等重大問題的見解,無不表明中國哲學界、思想界後繼有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思想鏡像的生成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王廣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222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思想鏡像的生成》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廣,法學博士,副編審,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中國社會科學報》新聞中心主任、編輯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近期成果有專著《正義之後——馬克思恩格斯正義觀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發表《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述評》(《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馬克思視域中的勞動、生產資料與正義》(《江海學刊》2009年第4期)、《對分配正義的批判與反思——基於〈哥達綱領批判〉的視角》(《哲學研究》2009年第10期)、《馬克思早期正義觀及其理論轉型》(《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7期)等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序
理論思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與歷史價值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
(一)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與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提出與總結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價值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華民族對自身命運的深切把握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高度成熟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國確立了獨特的文明發展道路
解放思想的價值維度、實質內涵與理論難點
一 為何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認識根源
二 為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價值維度
三 怎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實質內涵
四 處理好幾對辯證關係——解放思想的理論難點
五 結語
人民觀察自身的精神之鏡
——馬克思恩格斯辦報精神對當代學術理論報紙的啟迪
一 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的辦報精神
二 學術理論報紙的時代境遇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場域
(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豐富升華
(三)與西方意識形態觀念的激盪碰撞
三推動學術理論報紙達致新的思想高度
(一)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二)引導學術理論報紙關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三)傳承優秀學術傳統,借鑑世界文明成果
(四)處理好現代學術理論報紙發展中的重要矛盾
正義研究
正義研究的前提省思:從馬克思早期正義觀及其理論轉型談起
一 引言
二 《萊茵報》時期:革命民主主義正義觀
(一)基本內容
(二)運思路徑
三 邁向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關鍵三步
(一)法哲學批判:突破資產階級政治革命局限
(二)政治經濟學研究:深入思考共產主義基礎
(三)創立唯物史觀:刷新正義問題研究範式
四 結語:使正義研究告別抽象、走進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對蒲魯東公平正義觀的批判
一 蒲魯東的公平正義思想
(一)“正義是一切事務的原則和標準”
(二)“正義的實現在於消滅個人所有權”
(三)“社會的公平就是價值的比例”
二 馬克思恩格斯與蒲魯東的思想交鋒歷程
(一)“很讚揚的口吻”與“保留的口氣”
(二)《哲學的貧困》與嚴肅的經濟學研究
(三)批判米爾伯格等“永恆正義論”
三 馬克思恩格斯對蒲魯東正義公平思想的批判
(一)正義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
(二)探討正義不能訴諸抽象權利
(三)永恆公平的交換是小資產階級烏托邦
馬克思視□中的勞動、生產資料與正義
一 拉薩爾主義所理解的分配正義
二 “勞動構成正義基礎”忽視了生產資料問題
三 生產資料私有制是社會非正義現象的總根源
四 超越空想社會主義
對分配正義的反思:基於《哥達綱領批判》的視角
一 哥達綱領與“分配一正義”理路
二 分配正義論割裂了經濟運行過程的整體聯繫
三 分配方式歸根結底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
四 只關注分配是庸俗社會主義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仿效
正義研究的方法論省思:以恩格斯對杜林正義研究方法的批判為例
一 杜林正義研究的先驗主義方法
二 恩格斯對杜林正義研究方法的剖析
三 重思現實世界與世界概念的關係
四 重返正義研究的唯物史觀視野
馬克思恩格斯對正義觀念的科學分析
一 引言:關於正義的五個基本判斷
二 正義:人們對分配與利益關係的評價
三 正義嬗變的總根源:生產方式的變遷
四 正義的屬性
五 無產階級的正義觀:消滅階級
超越正義的思想疆域:馬克思恩格斯正義觀的理論旨趣
一 引言:正義是永恆的價值追求嗎
二 恩格斯對公平範疇的分析
三 拉法格對正義起源的闡述
四 休謨關於正義背景的見解
五 馬克思恩格斯對正義範疇的超越
追尋正義:西方政治哲學的運思路徑
一 《理想國》:追尋正義的濫觴
二 啟蒙學者:正義王國的籲求
三 空想社會主義:以正義反對資本主義
四 當代西方政治哲學:正義的多重展開與深層開掘
五 結語:正義研究依然離不開馬克思
羅爾斯正義原則與和諧社會建構
一 原初狀態與無知之幕:羅爾斯正義原則的擇出
二 羅爾斯正義原則對於和諧社會的思想資源意義
三 羅爾斯正義原則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歷史局限
戴維·米勒基於“人類關係模式”的正義考量
一 社會正義的範圍
二 三種關係模式與三個正義原則
三 米勒社會正義原則的優長與缺失
學術述評
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述評
一 學科對話與學術創新的必要性
二 唯物史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三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
四 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析評及其他
五 思考與展望
構築當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基礎
——近年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綜述
一 引言:國家發展背後的思想文化根基
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境遇與理論創製
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架構與科學內涵
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特徵與突出特點
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構建與路徑擇取
七 結語:核心價值觀念與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未來
我國學術界政治哲學研究的前提檢討
一 緣起
二 簡要的研究史回顧
三 政治哲學研究的前提梳理
(一)政治哲學的學科定位
(二)政治哲學的研究對象
(三)政治哲學的研究方法
(四)政治哲學的特徵功能
四 幾點初步思考
後記
理論思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與歷史價值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探索
(一)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與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提出與總結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價值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華民族對自身命運的深切把握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高度成熟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中國確立了獨特的文明發展道路
解放思想的價值維度、實質內涵與理論難點
一 為何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認識根源
二 為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價值維度
三 怎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實質內涵
四 處理好幾對辯證關係——解放思想的理論難點
五 結語
人民觀察自身的精神之鏡
——馬克思恩格斯辦報精神對當代學術理論報紙的啟迪
一 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的辦報精神
二 學術理論報紙的時代境遇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場域
(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豐富升華
(三)與西方意識形態觀念的激盪碰撞
三推動學術理論報紙達致新的思想高度
(一)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二)引導學術理論報紙關注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三)傳承優秀學術傳統,借鑑世界文明成果
(四)處理好現代學術理論報紙發展中的重要矛盾
正義研究
正義研究的前提省思:從馬克思早期正義觀及其理論轉型談起
一 引言
二 《萊茵報》時期:革命民主主義正義觀
(一)基本內容
(二)運思路徑
三 邁向歷史唯物主義正義觀:關鍵三步
(一)法哲學批判:突破資產階級政治革命局限
(二)政治經濟學研究:深入思考共產主義基礎
(三)創立唯物史觀:刷新正義問題研究範式
四 結語:使正義研究告別抽象、走進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對蒲魯東公平正義觀的批判
一 蒲魯東的公平正義思想
(一)“正義是一切事務的原則和標準”
(二)“正義的實現在於消滅個人所有權”
(三)“社會的公平就是價值的比例”
二 馬克思恩格斯與蒲魯東的思想交鋒歷程
(一)“很讚揚的口吻”與“保留的口氣”
(二)《哲學的貧困》與嚴肅的經濟學研究
(三)批判米爾伯格等“永恆正義論”
三 馬克思恩格斯對蒲魯東正義公平思想的批判
(一)正義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
(二)探討正義不能訴諸抽象權利
(三)永恆公平的交換是小資產階級烏托邦
馬克思視□中的勞動、生產資料與正義
一 拉薩爾主義所理解的分配正義
二 “勞動構成正義基礎”忽視了生產資料問題
三 生產資料私有制是社會非正義現象的總根源
四 超越空想社會主義
對分配正義的反思:基於《哥達綱領批判》的視角
一 哥達綱領與“分配一正義”理路
二 分配正義論割裂了經濟運行過程的整體聯繫
三 分配方式歸根結底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
四 只關注分配是庸俗社會主義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仿效
正義研究的方法論省思:以恩格斯對杜林正義研究方法的批判為例
一 杜林正義研究的先驗主義方法
二 恩格斯對杜林正義研究方法的剖析
三 重思現實世界與世界概念的關係
四 重返正義研究的唯物史觀視野
馬克思恩格斯對正義觀念的科學分析
一 引言:關於正義的五個基本判斷
二 正義:人們對分配與利益關係的評價
三 正義嬗變的總根源:生產方式的變遷
四 正義的屬性
五 無產階級的正義觀:消滅階級
超越正義的思想疆域:馬克思恩格斯正義觀的理論旨趣
一 引言:正義是永恆的價值追求嗎
二 恩格斯對公平範疇的分析
三 拉法格對正義起源的闡述
四 休謨關於正義背景的見解
五 馬克思恩格斯對正義範疇的超越
追尋正義:西方政治哲學的運思路徑
一 《理想國》:追尋正義的濫觴
二 啟蒙學者:正義王國的籲求
三 空想社會主義:以正義反對資本主義
四 當代西方政治哲學:正義的多重展開與深層開掘
五 結語:正義研究依然離不開馬克思
羅爾斯正義原則與和諧社會建構
一 原初狀態與無知之幕:羅爾斯正義原則的擇出
二 羅爾斯正義原則對於和諧社會的思想資源意義
三 羅爾斯正義原則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歷史局限
戴維·米勒基於“人類關係模式”的正義考量
一 社會正義的範圍
二 三種關係模式與三個正義原則
三 米勒社會正義原則的優長與缺失
學術述評
哲學與史學的對話:“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全國學術研討會述評
一 學科對話與學術創新的必要性
二 唯物史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三 唯物史觀與歷史評價
四 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析評及其他
五 思考與展望
構築當代中國的思想文化基礎
——近年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綜述
一 引言:國家發展背後的思想文化根基
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境遇與理論創製
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架構與科學內涵
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特徵與突出特點
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構建與路徑擇取
七 結語:核心價值觀念與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未來
我國學術界政治哲學研究的前提檢討
一 緣起
二 簡要的研究史回顧
三 政治哲學研究的前提梳理
(一)政治哲學的學科定位
(二)政治哲學的研究對象
(三)政治哲學的研究方法
(四)政治哲學的特徵功能
四 幾點初步思考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