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蠟瓣花(拉丁學名:Corylopsis glaucescens Hand.-Mazz.),是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科、蠟瓣花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老枝有細小皮孔,葉卵圓形,或倒卵圓形,葉柄無毛;托葉早落。總狀花序生於新枝頂端,萼筒無毛,花瓣倒披針形,子房無毛,種子長卵形,黑色,有光澤,種臍白色。
分布於雲南海拔1700-3000米。
怒江蠟瓣花命名來源:(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in Wien, Sitzungsberichte, Mathemat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 Klasse, Abteilung 1 62: 130 1925)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老枝有細小皮孔,乾後灰褐色;芽體長卵形,長1-1.5厘米,外側無毛。葉卵圓形,或倒卵圓形,長5-12厘米,寬4-8厘米;先端急短尖,基部不等側心形;上面綠色,脈上有稀疏長毛;下面灰白色,初時在脈上有長毛,以後變禿淨;側脈8-9對,在上面稍下陷,在下面突起,第一對側脈有第二次分支側脈6-9條,邊緣有鋸齒,齒尖突出;葉柄長1-2厘米,無毛;托葉早落。
總狀花序生於具有1-2片葉子的新枝頂端,長4-5厘米,花序柄長1-2厘米,花序軸有絨毛;萼筒無毛,萼齒較萼筒為短,先端圓形;花瓣倒披針形,長4毫米,寬約1.7毫米;退化雄蕊2裂,先端鈍;子房無毛,花柱長3毫米。
果序長5-7厘米;蒴果長6-7毫米,宿存萼筒包著蒴果過半,無毛。種子長卵形,長4-5毫米,黑色,有光澤,種臍白色。
嫩枝、葉背、芽體、萼筒及子房均禿淨無毛,花瓣狹窄,退化雄蕊10個,第一對側脈有強的第二次分支側脈,外形酷似多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怒江與瀾滄江分水嶺海拔1700-3000米一帶的常見樹種。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雲南的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