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鳳凰山下

《念奴嬌·鳳凰山下》為明代女詞人張紅橋所著,通過對鳳聲恨別、情深夜短的描寫,回憶了昔日的恩愛,表達了詞人極其痛楚的心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念奴嬌·鳳凰山下
  • 作者:張紅橋
  • 朝代:明代
  • 出處:《列朝詩集小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原文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雲煙疊。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閒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鳳凰山;此指福建同安之大風山。
②陽關:即《陽關曲》,因須重複唱三次,故謂三疊。此泛指離別之曲。
③啞啞:形容鴉啼的聲音。
④漬(zi):浸;沾。
⑤描眉:《漢書·張敞傳》載:西漢張敝,夫妻恩愛。妻子梳洗時,敞為其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恩愛。
⑥懷:揣。
⑦豆蔻:俗名“含胎花”,有香味,象徵處子,舊傳宜女子佩帶。
⑧桃葉津、莫愁湖:均南京城名勝,與舊時男女風情傳說有關。
⑨旅邸(di):邸,高級官員的住所。此泛指一般旅舍。
⑩熒熒:形容燈光閃爍的樣子。

白話譯文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為何不在今霄停歇。送別的三疊陽關曲還未唱完,城上啼鳥已經催人離別。一縷相思之情兩行淒清的淚水,把衾被浸透冰冷如鐵。再不要問今後相會之事,離別的杯前早巳愁苦至絕。
曾記得浴後你給我描屬梳鬢,還記得夢醒後我們手挽手踏碎花間明月。不要再空憶往日豆蔻年華時的舊事了,今後這些美好之事再難辦到。南京桃葉渡口莫愁湖畔,遠樹雲重重疊疊。夜闌人靜簾幕空空,當我去剪燈花時,這綿綿相思之情又向誰訴說?

創作背景

據《列朝詩集小傳》記載,張紅橋因說“欲得才如李青蓮者事之耳”,於是四方才子紛紛投詩。經過嚴格篩選,最後終於選中了譜署林鴻。於是“鴻遂舍其家,以外室處之”。從此二人詩詞唱和,感情甚篤。
後來林鴻游金陵,行前作《大江東去》留別,於是紅橋就和了這首《念奴嬌》,並構想別後她將日日遙望未婚夫所去之地,萬千心腹事,再也無處說!後來終於感念成疾,未婚而卒,實可嘆也。

作品賞析

原文鑑賞

此詞一片純情,出自肺腑,雖不假雕飾,而感人之力猶強。
詞的上片寫夫妻惜別情景,作者把筆墨的焦距,對準在臨別之夜的焦點上。
“鳳凰山下,恨聲聲玉漏、今宵易歇。”前兩句點明惜別的地點、時間,同時也渲染氣氛,暗寓作者的感受。就地點而言,作者從大處落墨;至於具體的環境,是在餞別的宴席上,還是在閨房之中夫妻倆就著搖曳的燭光對酌,作者均不作進一步的交待,她更敏感的是對時間飛逝的感覺。她恨那時間的尺度——玉漏,怎么今夜一聲一聲,這么快就要滴完了。因“恨”,故覺時光“易”逝,曲折地寫出良宵苦短之情。
“三疊陽關歌未競,啞啞棲鳥催別。”三、四句揭示出全詞惜別主題,兩人的心聲尚未盡情傾吐,而城上的烏鴉不停地叫著,仿佛在催人道別。“陽關三疊”,揭出惜別主題;“棲烏催別”,烘托當時環境,而“催”字與上文“易”字均具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是帶有作者強烈的主觀色彩的感受。這兩句是給“恨”字充實了具體的內容,揭示了此“恨”乃“離恨”。
“含怨吞聲,兩行清淚,漬透千重鐵。”五、六、七句正面寫惜別之苦,手法全用白描,誇張句想法奇特而不悖情理,極具感情力度。情如絲,正寫出了此情不絕如縷之狀,偏於寫實;而兩行清淚浸透千重鐵,則用誇張的筆法,形象地刻畫出刻骨銘心的相思之情。
“重來休問,尊前已是愁絕。”末兩句是一跌宕。“重來”句已遙想到將來重逢之日,但“尊前”句又跌落到眼前“愁絕”的痛苦現實。在作者看來,夫婿一別,萬念俱灰,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且不說日後重逢時“新婚不如久別”之類的安慰話,就是這眼前的痛苦,已使她柔腸寸斷,無法承受了。
下片換頭承上轉折,追想恩愛之時的幸福與歡樂,與“愁絕”恰成反襯。
“還憶浴罷描眉,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浴罷描眉”,作者的思緒從痛苦的巔峰折回到朝夕相處時的歡愛“浴罷描眉”,用典而不“隔”,概括了丈夫平日對她的體貼和寵愛;“夢回攜手,踏碎花間月”,寫盡夫妻之間的情意繾綣、興趣相投,使人們仿佛目睹了這對恩愛夫妻穿行在花前月下,攜手並肩,情話綿綿的情景。在一篇愁苦之辭中忽然插入這一段歡快之辭,作者的目的絕不是誇耀或自我陶醉,而恰恰相反,正是為了反襯今日的痛苦。
“漫道胸前懷豆蔻,今日總成虛設。”“豆蔻”是青春和愛情的象徵,“漫道”兩字透露出作者的灰心和失望,又以“虛設”兩字回應“漫道”,說盡作者的萬念俱滅。在古代社會裡,生為婦女是一大悲哀,淪為妓女是更大的悲哀,身為妓女而又富於才情是最大的悲哀。作者出身青樓,雖然從良,但她仍逃不脫當小妾和受歧視的命運,丈夫一走,她失去了支持她的支柱,而她又不甘心讓自己的人格遭人踐踏,所以,她在與丈夫分別的前夜,感到了人生最大的失望。
“桃葉津頭,莫愁湖畔,遠樹雲煙疊。”桃葉津與莫愁湖指代南京,它們與上文的“鳳凰山”構成遙遠的空間距離,揭示出作者的孤獨。“遠樹雲煙疊”,意境迷茫,正與作者此時的心情相吻合。這是作者佇立窗前、翹首遠望之所見,曲折地暗示了作者的心將伴隨在丈夫的身邊。
“寒燈旅邸,熒熒與誰閒說?”詞的最後兩句思緒再次宕開,揣想同丈夫分別後自己孤獨淒涼、苦苦相思的情景。每當夜深人靜,自己對著一盞孤燈和落在簾幕上的影子,相思之苦陣陣襲來,但她竟連一個可以傾吐衷腸的人都沒有,只好在孤獨和寂寞中品嘗人生的苦酒。
這首詞是古代婦女詞作中不可多得的佳構,全詞把千般情、萬般愁巧妙地編織起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名家點評

元稹《連昌官詞》有云: “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鬟旋裝束。”作者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

作者簡介

張紅橋,福建閩侯人,明初閩中才妓, “雅麗能詩”。因居於紅橋之西,故以為號。聰慧能文,與福清才士林鴻一見傾心,遂締婚約,相與倡和甚多。後林離閩赴南京,以《念奴嬌》詞唱和。因積鬱成疾,不治而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