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感懷呈洪守》是宋代劉仙倫所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分上下兩片,上片敘寫當今形勢,下片抒發立志報國的壯志豪情。作者借送別抒發中原淪喪、報國無門之痛,並慨嘆權奸誤國,沒有祖逖一樣的北伐英雄的憾恨,全詞語句凝練,詞情悲憤,慷慨悲壯,表達了詞人深沉的憂國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念奴嬌·感懷呈洪守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出處:《招山小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劉仙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念奴嬌①·感懷呈洪守
吳山②青處,恨長安路斷,黃塵如霧③。荊楚西來行塹遠,北過淮堧嚴扈④。九塞貔貅,三關虎豹⑤,空作陪京固⑥。天高難叫,若為得訴忠語⑦。
追念江左英雄,中興事業,枉被奸臣誤⑧。不見翠華移蹕處,枉負吾皇神武⑨。擊楫憑誰⑩,問籌無計⑪,何日寬憂顧⑫。倚筇⑬長嘆,滿懷清淚如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吳山:指江南的山峰。
⑶長安:這裡借指故宮汴京。黃塵:形容烽煙不斷。
⑷淮堧:指淮河宋金邊界。堧(ruǎn):河邊之地。扈(hù):護從。嚴扈:指邊界戒備森嚴。
⑸九塞:本為古代九個要塞。出自《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阨、荊阮、方城、餚、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這裡泛指宋、金交界處的要塞。貔貅(pí xiū):猛獸名,亦借指勇士。三關:泛指宋金邊界的關口。虎豹:借指壯士。
⑹陪京:陪都。指建康。
⑺天高:指帝王高不可及。若為:怎樣?
⑻“追念”三句:是指中興名將岳飛被害、韓世忠投閒置散,北伐大計被秦檜等奸臣所阻撓。
⑼翠華:皇帝的旗子,上面以翠羽作裝飾。這裡用作帝王的代稱。蹕(bì):皇帝出宮時,禁止通行。這裡指帝王的車輛。
⑽擊楫(jí):指祖狄擊楫中流、恢復中原。
⑾問籌:謀劃。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臣請借前箸為大王籌之。”
⑿寬憂顧:寬解自己的憂念顧慮。
⒀筇(qióng):即筇杖。筇本竹名,出四川西昌縣,節高中實,可作手杖。
白話譯文
我站在江南的山峰吳山上北望,悵恨地看到那條通往汴京去的道路已經被阻斷,到處都揚滿了黃塵煙霧。那淮河上的宋金邊界此刻正是戒備森嚴,邊界處的要塞以及邊防的關口處都有如虎豹一樣勇猛善戰的將士們把守。然而,所守衛的也僅僅只是陪都臨安,廣大的中原地區還依然淪陷敵手。我想要北徵收復中原,然而天高絕難通,如何才能訴說我收復中原、為國盡忠的決心呢?
追想起那些抗金英雄,他們或被殺或被閒置,中興大業都被那些奸臣給耽誤了。帝王偏安,不圖恢復中原,空有神武的威名。又有誰能像當年那個擊楫中流的祖逖那樣,擔當起揮師北上、收復中原的重任呢?而我要等到哪一天才能不再為國事擔憂呢?一切都是那么的渺茫無望,我只有拄著筇杖長長地嘆息,滿懷憂思愁苦,淚如雨下。
創作背景
嘉定三年(1210),王居安由工部侍郎知隆興府(即今江西南昌),在任上平定郴州等地的李元礪起義,第二年改鎮守襄陽。大約在此前後,劉仙倫客居其門下,或曾經登門拜謁,曾經為王居安寫過頌壽詞。四年前,身為著作郎的這位王居安,曾經與張鉉、衛涇等人參與史彌遠發動的宮廷政變,誅殺了韓侂胄。在他出守洪州的時候,劉仙倫作詞《念奴嬌》呈獻給他。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劉仙倫作為辛派詞人,多為性情中人,志向與才華在那個時代不得施展,於是多用詞來澆心中塊壘,抒發壯懷難伸的悲憤與救國救民的焦慮。這首詞以感懷為題,充分表現出了時刻不忘收復中原的愛國思想。上片由西來所見著筆,以江南山峰起筆,遙望汴京和淮河,痛傷中原淪喪、朝廷不圖恢復以及自己報國無門;下片指斥權奸誤國、皇帝苟安,慨嘆今日即使欲談北伐也元有勇有謀的英雄,因而憂憤難平,清淚如雨。全詞思想深沉,感情悲憤,風格豪放。
該詞怒斥奸臣賣國營私,怨恨君王偷安昏憒,葬送了中興事業,使“九塞貔貅,三關虎豹,空作陪京固”。詞人慷慨陳詞,說出了南宋初年許多英雄志士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以震聾發憤之語,大快人心。此詞筆力雄勁,寫景僅開篇略加點染,卻使“黃塵如霧”籠罩全篇,造成悲涼、暗淡、迷茫的意境氛圍。結拍“倚筇長嘆,滿懷清淚如雨”,亦較前首“功名機會,要須閒暇先備”有情味。
作者在另一首《念奴嬌》中,也提到“勿謂時平無事也,便以言兵為諱。眼底山河,樓頭鼓角,都是英雄淚。”充分顯示作者時刻不忘復國大業的愛國思想。
名家點評
晚清詞家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六:“二帝蒙塵,偷安南渡,苟有人心者,未有不拔劍斫地也。南渡後詞,如······劉叔擬《念奴嬌》……此類皆慷慨激烈,發欲上指,詞境雖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正秋《南宋文化與旅遊》:作者登吳山而北望,以“天高難叫”、“枉被奸臣誤”等語,痛擊當局。語句雖微嫌直白,未若辛棄疾之凝,然其憂時憤世之情則一往無前。
作者簡介
劉仙倫(生卒年不詳)字叔儗,號招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與劉過齊名,稱為廬陵二布衣。岳珂《檉史》卷六謂其“才豪甚,其詩往往不肯入格律”,“大概皆一軌轍,新警峭拔,足洗塵腐而空之矣。獨以傷露筋骨,蓋與改之為一流人物雲。叔儗後亦終韋布,詩多散軼不傳”。有《招山小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