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家長,讓孩子快樂長大》作者呂育和周定南以紮實的教育理論基本功,結合二十多年豐富的一線教育教學經驗,貫穿孩子出生、成長到成人的整個過程,從父母、家長的角度,通過回顧反思女兒成長的家庭生活教育的點滴細節,全面系統的闡述人生從出生(零歲)到成人(十八周歲),親職教育的方方面面對人生所產生的教育影響,尤其注重在親職教育中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非常值得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家長學習借鑑的好書。 《怎么做家長,讓孩子快樂長大》以人生髮展成長的時間順序,論述不同年齡階段所面臨的親職教育著重點,譬如學前階段的性格與思維方式的形成、注意力發展、記憶力訓練以及道德習慣養成;國小階段的聽課習慣和作業習慣養成、興趣選擇培養、心靈保護以及學習中的獨立性、上進心、意志力等方面;中學階段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指導,以及學習動力的激發和維護等。這一切都是密切影響著孩子學業成績的重要因素,是我們每一個家長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親職教育問題。同樣也值得廣大在職教師學習借鑑。 本書是《怎么做家長,讓孩子快樂長大》(學前、國小版),著重論述了學前和國小階段所面臨的親職教育著重點。 《怎么做家長,讓孩子快樂長大》(學前、國小版)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快樂長大
-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5頁
- 開本:16
- 定價:28.50
- 作者:周定南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7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3135332
- 品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怎么做家長,讓孩子快樂長大》(學前、國小版),著重論述了學前和國小階段所面臨的親職教育著重點。
作者簡介
周定南,1987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數學系,浙江武義職業技術學校高級教師,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工作25年。本書作者以一個的數學老師嚴謹的邏輯分析、全面系統的闡述人生從出生到大學(0歲~18歲)的整個親職教育過程。與其他親職教育書籍不同的是,本書作者以一個普通家長的視角,又不失專業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能,以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水平為核心理念,“快樂長大,長大快樂”見解獨到,更不失廣大家長學習仿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嬰幼兒教育實踐與理論/3
一、寶寶出生(獨立)/3
二、銀手鐲的思索/9
三、人生髮展的關鍵期/12
四、孩子學步(鼓勵)/19
五、控制與自我控制/24
六、關於情商/31
七、學習理論/33
第二章 成長足跡/39
一、觀念決定一切/39
二、個性在教育中形成/41
三、童年在玩樂中學習/46
四、注意在興趣中發展/51
五、記憶在娛樂中提高/56
六、概念在生活中生成/65
七、道德在細微處培養/68
八、心靈在幼稚園淨化/78
九、錯誤在偶然中產生——一個不該錯的教育實錄/80
國小篇
第三章 小學生二三四/85
一、國小家長的教育任務/85
二、小學生二三四/87
三、獨立性的培養/88
四、自尊心的維護和激發/91
五、意志力的培養/100
六、關於責任心/103
七、遵守紀律、尊敬老師/104
八、做一個孩子信賴的家長/107
第四章 小學生學習習慣/109
一、第一習慣:上課認真聽講/109
二、第二習慣:獨立、認真、自覺作業/116
三、小學生親職教育的誤區/127
四、閱讀能力的培養/133
五、有意記憶培養的關鍵時期/135
六、寫作能力的培養/139
七、依法履行家長職責/143
第五章 小學生素質教育/145
一、學會放棄/145
二、放棄田徑隊訓練/148
三、孩子要學鋼琴/151
四、關於國小英語/153
五、關於“生命”的概念/157
六、關於書法學習/158
七、電腦的煩惱/159
八、關於素質/163
第六章 小學生身心保護/165
一、保護孩子身心健康/165
二、我比別人笨嗎?/168
三、老師不公平/173
四、書法大賽/176
五、委 屈/177
六、考試成績/180
參考文獻/184
文摘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是孩子成才的第一受益者,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也是終身的老師。
當您在享受快樂人生的時候,您也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悄然來到了您的身邊,這時的您應該怎么辦?趕快學習嬰幼兒教育理論和前人的實踐經驗!
一、寶寶出生(獨立)
1.成長日記:初為父母 1993.5
1993年5月9日,女兒在全家人的滿懷期待中呱呱墜地了,一周后我們出院了。
回到家,奶奶忙拿著早就準備好的小棉襖幫寶寶穿上,一層又一層,捂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孩子凍著……
黃昏時分,女兒不停地吵鬧啼哭。
初為父母的我們急得不知所措。
“上醫院去!”這是我們唯一的也是無奈的選擇。
早上剛剛出院,傍晚我們又無知地把女兒抱回了醫院。
在醫院小兒科,剛好遇上了一位年輕的醫生在值班,醫生含含糊糊,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打一針吧!”醫生說得也有些勉強。……
當我拿到針劑的時候,看著女兒正在熟睡的小臉,回想起醫生的勉強話,我猶豫了:
“這么嬌嫩的皮肉就要這么不明不白地被紮上一針?”
看看女兒紅彤彤的臉蛋,穿著厚厚的棉襖,還有捂得嚴嚴實實的小被子,再看看自己身上只穿著兩件衣服,還有額頭上的汗水。
“會不會是太熱了?”
於是,我沒有給孩子打上那一針,只是減去了孩子身上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棉被,女兒滿意地安睡了。
現在的孩子,就是這樣被我們父母長輩們用濃濃的愛,一層一層厚厚地包裹。初夏時節,我們自己身上穿著兩層單衣,稍一活動還要冒汗,初生的嬰兒卻被我們裹上了三層、四層,這還嫌不夠,還得包上棉衣和棉被,這就是我們現今的家庭關愛模式。也許衣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而“愛”卻是說不清也道不明,可它卻真真切切地存在著,緊緊的包裹著我們的孩子……
通過這一次的折騰,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我們多了份冷靜,多了份理智,多了份思考:自從離開母體那一刻起,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有自我獨立的感官感知這個世界,他應該和我們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強迫孩子去實現我們未盡的心愿。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但她不是過度的愛的傾瀉對象,我們不能過分干涉孩子的成長自由,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但父母也只能在他們的身後默默地關注著,讓他們自由地成長。
孩子離開母體的第一聲,就是對地球人宣告: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我有自己感知世界、探索自然的權利,我的權利不容許任何人(包括媽媽)侵犯,如果任何人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我,我就要抗議——哭,這是我的權利,請您——爸爸、媽媽以及所有關心我愛護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阿姨、嬸嬸、舅舅、姑姑尊重我!孩子的啼哭聲是對我們過度保護的最初抗議。
獨立性是能力發展的根本,沒有獨立就沒有能力的發展。現階段親職教育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過度保護問題,尤其是精神層面的過多限制和控制,這個不準、那個不行,早期一個眼神的暗示,或是一個不經意的面部表情,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很大的壓力,給孩子的獨立性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面對幼小的孩子,家長需要冷靜,要有理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克服過度保護的不良傾向。
保護過度是當今親職教育過度化的嚴重傾向,表現為物質環境的無限度滿足,精神環境的過度控制。父母對子女日常生活的過度關心和過度保護,對子女行為過多的限制和過分的干涉,是一種錯誤的親職教育態度和行為。特別是在我國獨生子女一代的親職教育中,保護過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結果往往影響孩子人格的獨立形成和發展,養成依賴父母、輕視勞動、厭惡勞動的不良習慣,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格扭曲和精神變態。第一代獨生子女中,保護過度造成了很多孩子低能、懶惰已經成為事實。我們今天常掛嘴邊的一個詞叫做“80後”,正是驗證我們的過度保護的嚴重後果。其實哪一代人、哪一個人不是從小長大,不是在失敗和挫折中成長的呢?為什麼“80後”就特別值得擔心呢?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反思的,現在的新一代家長要從前人失敗的教育中吸取教訓,從成功的教育中積累經驗。
現在的孩子不缺乏物質的享受,也有許許多多的長輩給予物的關愛,就是在這濃濃的愛,厚厚的情包裹之下,孩子的內心精神感受被忽略了,玩耍自由被無知的愛剝奪了。
物質發達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物質的享受,而層層的厚愛卻把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內心世界層層地包裹了,孩子失去了自我發展的機會、失去了玩耍的自由。改革開放帶來生產大發展,帶來了許多新的觀念,同時也給人們造成了一定思想的混亂。有些人就把所有的傳統道德都當成了舊觀念給拋棄了,放棄了對孩子道德的教育。這些導致了孩子的需要停留在最低層次,即生理性需求層次,而高層次的需要,即尊重和發展的需要就很少地被激起。
我們認為親職教育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越是生活富足越應該重視道德培養。精神上應該給予更多的獨立和自由,智力開發更應該講究科學的培養方法,物質方面只要滿足健康成長的基本需求就足矣。
P3-5
序言
當今社會,經濟大發展,生活大改善,獨生子女家庭占據了主流,形成了二比一,六比一,甚至更多比一的家庭關愛模式,孩子被層層的愛嚴嚴包裹著,我們的孩子成為了家庭的中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憂無慮,什麼都不用他們動手,什麼都不用他們費神,動動口,茶水送到嘴邊,最多撒點嬌,什麼物質的滿足都得到了,唯一遺憾的就是玩耍的自由也被剝奪了,不知不覺中成長獨立的機會也失去了。
事實證明,什麼都不讓兒童動手,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的發展權利。嬰幼、兒童階段是智力、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兒童階段智力和能力發展的不足對學習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但教育因果關係的滯後性和隱蔽性,往往讓我們無法得到學習問題的正確歸因,嬰幼兒時期形成的依賴性往往就遷移到上學時期,表現在學習上的依賴性和思維習慣的惰性,沒有獨立的思考過程也就沒有智力的發展,學習效率也就大大下降,逐漸表現出成績的落後。
以目前家長對學習成績的重視和關注,難免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財力去尋求幫助,家教市場就此而火熱。也許正常的知識教學並不是太難的問題,但對於許多已經出現了教育問題孩子的幫助和教育,並不是目前家教(包括多數學校在職教師)所能夠很好解決的,往往很多家教是幫倒忙,不僅解決不了問題,相反會貽誤治理和改變時機,使教育問題進一步深化。目前醫療責任鑑定都很難,教育責任更是無法認定的,甚至是無處申述,當然絕大多數教育問題責任主要應歸因於親職教育,作為家長,認真學習前人的親職教育經驗,提高自身教育素養,懂得教育之道,是教育好孩子的根本出路。
(二)
沿著孩子成長的足跡,對照現代教育理論,反思親職教育的點點滴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皆是一本書,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肯定存在一些失誤和教訓。
1993年5月9日,在人民醫院婦產科,女兒第一聲清脆的啼哭告訴我:“你已經做爸爸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當我還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中,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隔壁產房裡傳出了一陣熱鬧喧囂,“呱哇!呱哇!……”啊!原來是誕生了一對龍鳳雙胞胎。就此緣分,我們相識相熟起來。 “快樂長大、長大快樂”。這是女兒出生時,我寫在《成長日記》扉頁的座右銘,也是我們孩子教育的理念和期望。轉眼18年過去,如今女兒已經成人,作為父母,教育、監護責任已經完成,總結過去,“快樂長大”已基本實現,“長大快樂”可以期待。
18年的育兒經歷,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在父母面前新生兒童就如一張白紙,任何美麗的人生圖畫都是可以想像和期待的,對於父母而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對於每一個家長,孩子的教育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沒有從頭再來,教育是不可逆的!如果沒有任何前人經驗借鑑,沒有完整理論的指導,年輕父母對教育會很茫然,這就是我們親職教育的難點吧。
20年職業教育生涯,讓我了解了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沒有“快樂”中長大了,也認識許多長大後享受不了“快樂”人生的孩子及其父母。特別是16年後的一個偶然中,我又再次遇見前面那對“龍鳳”兄妹,和女兒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的緣分,使我對他們多了一份親情,多了一些關注,也更多了一分糾結,本不該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失敗教育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而且無可挽回,我的心像被針扎一般的疼痛著。
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更加堅定的想給年輕的家長們寫一點親職教育之道,整理我們兩人二十多年從教積累的資料,經過數載的加工整理,潛心調查挖掘、研究驗證,結合女兒的《成長日記》和相關教育理論,《快樂長大》由此而生。
(三)
今天的教育,正前所未有的引人關注,特別是廣大的家長們,為了孩子更是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的地步,用“不擇手段”來形容某些親職教育也不為過。親職教育需要耐心和技能,有良好的願望未必就有良好的結果,這是因為“自我實現預言”的結果。而孩子的教育,無論怎么樣的老師,其作用效果都無法替代父母、超越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為重要的、終身的老師!父母的教育在諸多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中,是第一位的。
因此作為父母與其花心思給孩子尋找“好老師”,倒不如用一點時間和精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即便是“好老師”也離不開好父母的慧眼和支持。好老師加好家長,教育效果是加法和乘法;反之,則可能是減法或除法。
“好老師”不好找,好書卻不少。《成長足跡》帶你走向成功,《快樂長大》給你指方向。前車之轍,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後事之師!智者善於借鑑,愚者重蹈覆轍!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改革開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影響了多少代人的傳統教育觀念已經受到了許多人的質疑,如今,“嚴厲懲罰、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觀念已經被多數人拋棄,少生優教的觀念剛剛開始,什麼是優教?吃好、穿好、包裹好?我們的教育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教育理念出現了很多的混亂,今天我們到底該怎么教育孩子!傳統的教育觀念已經受到挑戰,新的教育觀念卻未形成,破舊要立新,我們將用什麼樣的教育來培養孩子,這不是簡單的學校的事情,教育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更是社會、家庭和父母的事情,教育牽涉千家萬戶的幸福。
“教之道、貴以專”我們要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統領我們的教育觀念,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專業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技能,用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思想培養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在新的親職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快樂長大。
本書引用了“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現代學校心理輔導”等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結合作者二十多年的學校教育教學經驗,通過記錄女兒從出生到大學的成長教育細節,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分階段(學前篇、國小篇、中學篇)比較系統完整地討論從出生、成長到成人過程中的親職教育問題。本書是較為系統完整的親職教育參考用書。一書在手,家教不愁!
(四)
教育是一門藝術:子女的教育是一門要求極高的藝術,不僅要求我們知道哪些教育內容,更要求我們掌握好教育尺度。
如人生髮展關鍵期,不僅要求掌握人生髮展的時間點,還要把握其教育的力度,運用得當、恰如其分的把握,可以高效率的培養孩子,甚至可以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天才,如果運用不當,時間點把握不準或者教育力度掌握不恰當,過度的不當刺激,會導致“點位白痴”。 控制與自我控制,是關係到孩子一生命運和成就的理論,不僅要求我們能夠培養孩子的控制與自我控制能力,還要恰當地掌握其自我控制水平,自我控制水平過高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的發生,控制水平過低則會一事無成,自我控制水平的發展應該與年齡發展相適應。人們常說的“情商”的核心成分便是自我控制。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了我們要懂得欣賞孩子,看到孩子的優點,家長的期望,就是孩子的未來!要求我們能夠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抵禦眼前不良的社會風氣侵蝕,過濾影響孩子成長消極信息,把積極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在有限的成長時間內,得到最好的發展,學到最為有用的技能,長大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自尊心,是人生髮展的根本動力,我們不僅要知道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更要注意到自尊心的強度和自尊品質,不當的自尊會演變成自卑或虛榮,形成虛假自尊、妄自菲薄,自尊強度和品質應該和能力發展相匹配。
獨立性,是能力形成和自我發展的根本,沒有獨立就談不上能力,但我們不僅要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更要注意培養獨立與合作意識的協調,不當的獨立形成偏離和叛逆,影響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和發展,甚至給生存帶來威脅,我們要有獨立也要學會遵從,適應環境是生存之道。
道德,道與德的有機結合是做人之本,但道德發展層次並不是越高越好,有德而無道,顯得懦弱無能,或許會給家庭帶來無法預計的損失,有道而無德,人們敬而遠之,道和德有機結合才是道德。道德發展要與社會環境相適應。
學習理論,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可以說影響著孩子一生的生活品質,當前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重視程度已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但是如何才能讓孩子學習好卻是一片茫然。要想孩子的學習有個好成績其實也並不難,但前提條件是父母要好好學習,掌握認知學習的規律,及早布局。
周定南
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