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村(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快樂村)

快樂村地處江淮分水嶺,隸屬於安徽省肥東縣的白龍鎮。快樂村原隸屬費集鄉,2006年10月肥東鄉鎮行政區劃重大調整連同費集村併入白龍鎮,後行政村區劃調整,將原來的邢崗村併入快樂村,形成了現在的共27個村民組,總人口3056人的一個比較大的行政村。通過“村村通”工程全村已修水泥公路12公里,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已修成砂石路5公里,村民出行方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快樂村
  • 位置:江淮分水嶺
  • 所屬地區:安徽省肥東縣的白龍鎮
  • 行政級別:村
村情概況,轄區情況,區位交通,村兩委情況,發展面臨問題,建設規劃,

村情概況

快樂村地處江淮分水嶺,隸屬於安徽省肥東縣的白龍鎮,地處白龍鎮東北,據白龍鎮鎮政府所在地約5公里,經行政村公路為縣道X022,全村總面積8平方公里,人口3056人,村轄林小、蒯小店、老蒯戶等32個村民小組,2011年人均純收入6158元。

轄區情況

快樂村中心村設在蒯小店村民組所在地,共轄周崗、炮竹、河南、張東戶、林小、老蒯戶、邢崗、邢東、邢西、季田、季東、岳張、岳圩、河北、刁東、刁西、刁中、朱東、朱西、橫郢、胡戶、興莊、高頭、蒯西、小店、圩里、余西、余東、音莊、蒯大、外東、外西共32個村民小組。快樂村原隸屬費集鄉,2006年10月肥東鄉鎮行政區劃重大調整連同費集村併入白龍鎮,後行政村區劃調整,將原來的邢崗村併入快樂村,形成了現在的共27個村民組,總人口3056人的一個比較大的行政村。
圖1-快樂村百度地圖

區位交通

快樂村交通方便,距白龍鎮鎮政府越4公里,縣道費白路X022穿過其中,距縣城約20公里,距省城合肥約30公里,每日從早晨五點到下午五點每隔十五分鐘就有一輛農班車發往合肥,另有G3京台高速穿過。通過“村村通”工程全村已修水泥公路12公里,通過“一事一議”項目已修成砂石路5公里,村民出行方便。

村兩委情況

快樂村村兩委現共有幹部六人:黨支部書記周華,村委會主任張國勇,村支部委員陳立發,村文書、支部委員朱金貴,村委委員謝道倉,村委委員、婦女主任朱金翠。

發展面臨問題

1、村民的總體文化素質不高,掌握的科學種養的技術很少,尤其是在種植水平上,還是靠傳統的種植方法,村中可供種植田地面積較少,受地形限制和其他多種原因,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思想一時之間他們還不能接受,農業發展緩慢。
2、村中大多數青壯年在外務工,村中沒有工礦企業,只能靠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大多從事建築行業或者其他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行業。
3、村民們對自己享有的各種政治權利缺乏認識,民主意識不強。從表面上他們都覺得作為農民不需要什麼權利,只要吃飽就行了。這是小農民的本質弱點。
4、沒有一個規範的村級公共活動場所,缺乏體育健身器材,村級至今還沒有老年人活動室,嚴重阻礙了村裡的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建設規劃

接下來需要做的工作
1、加強對村支部的建設、提高村民素質,調整產業結構
以建設五個好支部為目標,黨員、領導幹部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決策者,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風嚴謹,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為民服務培養黨員帶頭制富。加大對農戶的培訓,可以通過培訓班,會議,遠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來提高廣大農民朋友的素質。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在全村培養示範大戶,帶動其他農戶一起來共同發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種制度,使之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來源
2、加強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經濟的發展夯實基礎,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性要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要想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業科技裝備水平,以充分發揮當地農村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
3、加強農村民主建設
(1)重大事項由民主張。抓住落實和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會議制度這個關鍵,依法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會議作用,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對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等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讓村民作主,落實多數人決定的原則,進一步增強重大事務決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學性,調動廣大民眾自覺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讓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2)重要事務由民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發動民眾討論制訂《村規民約》,建立決策事項預告徵詢、民主議事協商等制度,開展“民主聽證會”、“民情分析會”、“村民議事日”活動,積極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的作用,對村集體資產經營、集體舉債、集體資產處理等與民眾利益相關的村級事務和公共利益交給民眾管理。
(3)主要建設由民支撐。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民民眾的積極性,對道路、電力、水利等涉及民眾利益的重大設施建設,人財物的投入主要依靠民眾,引導鼓勵廣大民眾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單純依賴思想,以及無所作為、小進即滿、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小農意識,主動出資、出物、出力,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4)村務活動由民監督。加強村民監督委員會監督力度,進一步完善落實村務公開制度,推行村級黨務公開,計畫生育政策的落實方案、村級財務使用管理等民眾關注的事項,讓民眾享有知情權、參與權,並有效履行監督權,這既增強了黨員民眾發揮作用的主動性,既促進幹部辦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級組織藉助外部力量的監督,克服“暗箱操作”、“隨意操作”、“無時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