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峨一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鎮忙峨村委會,屬於山區。本村國土面積4.5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忙峨一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幸福鎮忙峨村委會
- 面積:4.55 km
- 耕地:663.00畝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位於幸福鎮南邊,距離村委會7.00 公里,距離 鎮13.0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4.55平方公里,海拔1,65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稻穀、小麥、茶葉、核泡、甘蔗、豆類等農作物。有耕地663.00畝,其中人均耕地2.3畝;有林地2,150畝。有農戶60戶,全組人口286人,其中農業人口286人,勞動力15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6人。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包穀、核桃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4.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06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3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46.0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該村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核桃、膏桐等產業。並多種形式籌集項目資金,改善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條件。以市場為導向,完善信息交流機制,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
農村經濟
該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663.00畝(其中:田30.00畝,地633.00畝),人獄促端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包穀、甘蔗、豆類等作物;擁有林地2,150.00畝,其中經說雄霉芝濟林果地3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4,013.00畝。茶園面積3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25畝)核桃面積20畝;種植甘蔗108畝,當年新種植核桃20畝。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包穀、核桃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4.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06 %。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5.00萬元,占總收入的50 %;畜牧業收入37.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4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30頭,肉羊90頭);林業收入12.00萬元,占總收入的9.23 %;第二、三產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9%;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 2.3%。農民人均純收入294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人(占勞動力的1.40 %),在省內務工2人。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7戶通自來水,有13戶飲用井水,有2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50.84 %)。有55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3.22 %、71.1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鞏愚雅話農戶數10戶(分別占總數的16.95 %和16.95 %)。該自然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1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殃糠舟貿市場1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2輛,機車8輛。全村建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有效灌溉率為4.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0 畝。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自然資源
該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663.00畝(其中:田30.00畝,地633.00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包穀、甘蔗、豆類等作物;擁有林地2,1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4,013.00畝。茶園面積30畝(其中:可採摘面腳謎您積25畝)核桃面積20畝;種植甘蔗108畝,當年新種植核桃20畝。
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包穀、核桃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4.50萬元,占農村經照驗頁台濟總收入 48.06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核桃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核桃、膏桐等產業。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65戶,共鄉村人口286人,其中男性152人,女性134人。其中農業人口294人,勞動力14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72人,其他阿牛民族 41 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3.05%(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95 %;享受低保16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9戶,占農戶總數的 100 %。
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忙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幸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0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 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12人。
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5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00.00元(人均1.70元),一事一議籌勞8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自然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 人,女黨員1人,團員2人。村內有1個婦女小組 ,1個治安聯防隊。
發展重點
該自然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教育、醫療衛生條件差,農業產業發展緩,經濟文化落後。
該自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大力發展泡核桃、茶葉、甘蔗、紫膠、龍膽草、膏桐、畜牧等產業。
2、多種形式籌集項目資金,改善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條件。
3、以市場為導向,完善信息交流機制,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
自然資源
該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663.00畝(其中:田30.00畝,地633.00畝),人均耕地2.3畝,主要種植包穀、甘蔗、豆類等作物;擁有林地2,1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4,013.00畝。茶園面積3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25畝)核桃面積20畝;種植甘蔗108畝,當年新種植核桃20畝。
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包穀、核桃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4.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48.06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茶葉、核桃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茶葉、核桃、膏桐等產業。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65戶,共鄉村人口286人,其中男性152人,女性134人。其中農業人口294人,勞動力14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72人,其他民族 41 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3.05%(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2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95 %;享受低保16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9戶,占農戶總數的 100 %。
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忙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幸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7.00公里,距離中學13.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 人,其中小學生25人,中學生12人。
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56.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500.00元(人均1.70元),一事一議籌勞8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自然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 人,女黨員1人,團員2人。村內有1個婦女小組 ,1個治安聯防隊。
發展重點
該自然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教育、醫療衛生條件差,農業產業發展緩,經濟文化落後。
該自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大力發展泡核桃、茶葉、甘蔗、紫膠、龍膽草、膏桐、畜牧等產業。
2、多種形式籌集項目資金,改善交通、教育、醫療衛生條件。
3、以市場為導向,完善信息交流機制,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