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堅持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

《必須堅持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是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和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黃克誠的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必須堅持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
  • 作者:毛澤東
  • 作品出處:《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
  • 發表時間:1958年7月27日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這是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和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黃克誠的信。
1958年7月,發生了美國干涉黎巴嫩的中東事件,蔣介石在美國的慫恿支持下,企圖乘機擴大事態,公然叫囂要“加速反攻大陸的準備”。毛澤東針對中東事件爆發後台灣海峽出現的緊張局勢,及時作出了加強東南沿海軍事鬥爭的決定。各預定參戰部隊根據中央軍委炮擊金門的決策,按時調整了部署,隨時準備執行炮擊任務。但要取得對台軍事鬥爭的主動權,關鍵是要把握好軍事打擊的時機、力度與強度。為服從政治、外交鬥爭,做到有理、有利、有節,炮擊金門的時間多次變更。這封信就炮擊金門的適宜時間提出建議,強調必須慎重決策,堅持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信中認為,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原因有三:一是等待國際形勢的變化;二是等待敵方的進攻,從而使我方的反擊在政治上有理,更為主動;三是我軍必須堅持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應周密準備。總之,“政治掛帥,反覆推敲,極為有益。一鼓作氣,往往想得不周”。這封信所強調的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既是對十大軍事原則的堅持,也是在新的國際政治鬥爭形勢下對這一原則的發展。對於正確選擇處理台海危機的最佳時間,取得對台對美軍事鬥爭的主動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封信收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及《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

作者簡介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