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蘭納識理

必蘭納識理,元代維吾爾族藏傳佛教薩迦派僧人。《元史》有傳。原名“只刺瓦彌的理”。北庭感木魯國(今新疆贈棵哈密地區)人。幼熟回鶻文和梵文,及長能貫通三藏及諸國語。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奉旨從帝師受戒於廣寒殿,代帝出家,獲賜“必蘭納識理”之名。元仁宗皇慶(1312—1313)中,受境糠碑頁命翻譯佛經。其中由漢文譯為回鶻文的有《楞嚴經》,梵文民海埋譯為回鶻文的有《大乘莊嚴寶度經》、《乾陀般若經》、《大涅槃經》、《稱讚大乘功德經》,藏文譯為回鶻文的有《不思議禪觀經》等。當時,朝廷有“諸番朝膠櫃邀貢,表箋文字無能識者,皆令必蘭納識理譯進”,其所譯“有司閱其物色,與雅套局凝所齎重譯之書無少差者。眾無不服其剃旬甩博識,而竟莫測其何所從授,或者以為神悟雲”。他還出任過多種官職。元仁宗延祐間授光祿大夫,賜銀印。後又授開府儀同三司,兼領功德使司事,賜三台銀印。至治三年(1323),特授“沙津愛護持”(佛僧尊號),又為諸國引進使,改賜金印。至順二年(1331),加號“普覺圓明廣照弘辯三藏國師”,又賜玉印。至順三年,因與安西王子月魯帖木兒等“謀為不凳影市軌”,受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