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顱跳鼠

心顱跳鼠

體形和三趾心顱跳鼠的大小相似,尾較三趾心顱跳鼠短,後肢較前肢長,後足三趾,足下有長毛形成的刷狀毛墊。尾近基部的前半或1/3處粗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心顱跳鼠
  • 英文名:Salpingotus crassicauda Vinogradov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亞目:鼠形亞目
  • :跳鼠科
  • 分布:國內分布於內蒙古西部及新疆;國外分布於蒙古和蘇聯東哈薩克斯坦的齋桑盆地。
簡介,形態特徵,生態特徵,分布範圍,防治方法,

簡介

害鼠名心顱跳鼠   
心顱跳鼠
害鼠學名Salpingotus crassicauda Vinogradov   
害鼠別名肥尾跳鼠   

形態特徵

心顱跳鼠
體形和三趾心顱跳鼠的大小相似,尾較三趾心顱跳鼠短,後肢較前肢長,後足三趾,足下有長毛形成的刷狀毛墊。尾近基部的前半或1/3處粗大。含有較為豐富的皮下脂肪,向尾端逐漸變細。尾末端毛較長,但不形成毛束。體背沙黃灰色,頭及體側毛色較背毛色淡;端、面及前後肢內側純白色;尾沙黃色,尾上面較尾下面色深,尾端長毛淺褐色,觸鬚白色,少數黑色;殼內外均被白色短毛。頭骨較三趾心顱跳鼠小,略呈三角形,顴弓纖細且不甚外突,腹面突起短,其長不超過顴弓後部長度之半;頂骨長度顯著短於其寬度,頂間骨消失,聽泡及突部特別扁平,並強烈向後延伸,故頭骨後緣有一深的凹陷,下頜寬短,喙狀突小,在關節突與角突之間有一三角形的板狀突起。上門齒前面淺黃色,前臼齒一枚,形狀和第三臼齒相似,均為圓柱狀,且小。第一、二臼齒體積較大,形狀與三趾心顱跳鼠相似。   

生態特徵

棲息於本省偏西北的馬鬃山山地荒漠多蒿類及白刺景觀,胃含綠色植物,夜間活動。   

分布範圍

省內見於肅北馬鬃山區;國內分布於內蒙古西部及新疆;國外分布於蒙古蘇聯哈薩克斯坦的齋桑盆地。   

防治方法

可採用化學防治和人工捕打兩種滅鼠方法。採用化學防治時,用毒餌或熏蒸的方法都可收效。人工捕打分為兩種方法,一是挖洞法;二是火誘法:在其密集地區,無月的夜晚,點燃火堆,當跳鼠發現火光後即會前來。此時,人們可手持樹枝等工具緊貼地面橫掃其足,使其腿部受傷,不能跳躍,乘機捕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