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膂,漢語辭彙。
拼音:xīn lǚ
釋義:1、.心與脊骨。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4、心思與精力。5、猶心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膂
- 釋義:1.心與脊骨
- 拼音:xīn lǚ
- 注音:ㄒㄧㄣ ㄌㄩˇ
拼音,引證詳解,
拼音
xīn lǚ
引證詳解
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
①《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②《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
③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寄柱石於東門。”
④明 夏完淳 《三國論》:“原夫豐配去而青冀衰,葛陸盡而吳蜀斃。興替之兆,實由心膂。”
⑤《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知太宰以巍巍功德,外為吳之干城,內作乾之心膂。”
①《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②《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
③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寄柱石於東門。”
④明 夏完淳 《三國論》:“原夫豐配去而青冀衰,葛陸盡而吳蜀斃。興替之兆,實由心膂。”
⑤《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知太宰以巍巍功德,外為吳之干城,內作乾之心膂。”
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①晉 庾亮 《讓中書監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②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袁世凱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
①晉 庾亮 《讓中書監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②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袁世凱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