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與現代管理》的最大特點,是將《心經》的空觀徹底運用在企業管理上面。書中指出,一般管理往往只注重物質上的、可量度的成效,而忽略了精神上的、不可量度的力量,其實後者對事業的影響更深更遠。《心經》的智慧正好能彌補現代管理學這方面的不足,它使我們在管理事業的同時,也能兼顧精神的管理;在提升財富和名譽的同時,也能提升心靈的境界。《心經與現代管理》同時引用現代管理學的一些理論和案例分析,來證明智慧和慈悲均是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十年來的佛法修習為我帶來很大的喜悅,但最有趣味 的要算是把佛法套用到現實生活之中。多年來的大學管理經驗,令我深深體會到佛法在現代管理學的套用,使我獲益良多,也促使我寫下了《心經與現代管理》一書來與大家分享。 《心經與現代管理》的繁體版於二22四年七月在香港出版,現在再以簡體版在內地發行,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管理人員能藉助《心經與現代管理》來了解佛教文化在專業範疇的套用。《心經與現代管理》嘗試融合佛教義理於現代管理中,這樣的課題無疑比較艱深,並且容易被忽略,謹希望這個冒昧的嘗試能收到拋磚引玉之效,將來在同類型的課題上有更深入的探究和更好的發揮。至於有關佛教義理的基礎解釋,各位讀者可以參考拙著《心經與生活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心經與現代管理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頁數:147頁
- 定價:16.00
- 作者:潘宗光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ISBN:9787309043242, 7309043243
- 品牌:復旦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心經與現代管理》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潘宗光,教授,祖籍廣東番禺。自一九九一年至今,擔任香港理懂應工大學校長已十年之久。他早年從香港大學畢業後,先後再入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及南加州大學深造,獲倫敦大學化乘擊閥學科哲學博士學位,後因其著作及研究成果桌著,再甩腳乘獲倫敦大學頒授科學博士的資深博士學術。
一九九一年之前,潘先生歷任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香港立法局議員,一九八阿盛試戀五年至今歷任香港政府科技委員會創會主席、多間中外大學之名譽教授,多所中外社會團體之會長。一九七九年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並屢獲勛銜殊榮。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一年兩次應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為諾貝爾化學獎提名適當候選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時,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世界合作教育協會副主席。
一九九一年之前,潘先生歷任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香港立法局議員,一九八阿盛試戀五年至今歷任香港政府科技委員會創會主席、多間中外大學之名譽教授,多所中外社會團體之會長。一九七九年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稱號,並屢獲勛銜殊榮。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一年兩次應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為諾貝爾化學獎提名適當候選人。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時,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世界合作教育協會副主席。
圖書目錄
再版緣起(潘宗光)
序(覺光法師)
序邀朵記(星雲大師)
序(淨慧法師)
序(胡應湘)
序(蘇澤光)
自序(潘宗光)
第一章 緒論
度一切苦厄的《心經》
《心經》簡介
經文
主旨和套用
第二章 佛教對事業理念的啟發
第三章 佛法在策略管理上的套用
確定問題所在:“苦聖諦”
分析原因:“集聖諦”
制訂理想目標:“滅聖諦”
執行方案和檢討:“道聖諦”
策略管理的環境素描
第四章 佛法在運作戀膠請愚管理上的套用
完整的領導方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全方位的溝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處理問題的方法:“四聖諦”
第五章 “空的管理”與機構文化
團隊精神:眾緣和合
成果分享:因果分明
個人態度:“人無我”
情緒的認識和處理:“十二因緣”
第六章 如何面對變化無常?
時局常變:法無我
辯證分析:不執著
第七章 一些修行體驗
持誦《心經》
數息法
慈心禪
宣隆榜熱企內觀禪
六波羅蜜多
第八章 嘉賓體會分享
衍空法師——-關懷你的心
李焯芬教授——-菩薩心腸 活在當下
楊釗博士——-粉身碎骨未足酬 一句瞭然超百億
陳家寶醫生——-面對現實 自然身心自在
結語
附錄: 本書佛學名詞淺釋
作者簡介
序(覺光法師)
序邀朵記(星雲大師)
序(淨慧法師)
序(胡應湘)
序(蘇澤光)
自序(潘宗光)
第一章 緒論
度一切苦厄的《心經》
《心經》簡介
經文
主旨和套用
第二章 佛教對事業理念的啟發
第三章 佛法在策略管理上的套用
確定問題所在:“苦聖諦”
分析原因:“集聖諦”
制訂理想目標:“滅聖諦”
執行方案和檢討:“道聖諦”
策略管理的環境素描
第四章 佛法在運作戀膠請愚管理上的套用
完整的領導方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全方位的溝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處理問題的方法:“四聖諦”
第五章 “空的管理”與機構文化
團隊精神:眾緣和合
成果分享:因果分明
個人態度:“人無我”
情緒的認識和處理:“十二因緣”
第六章 如何面對變化無常?
時局常變:法無我
辯證分析:不執著
第七章 一些修行體驗
持誦《心經》
數息法
慈心禪
宣隆榜熱企內觀禪
六波羅蜜多
第八章 嘉賓體會分享
衍空法師——-關懷你的心
李焯芬教授——-菩薩心腸 活在當下
楊釗博士——-粉身碎骨未足酬 一句瞭然超百億
陳家寶醫生——-面對現實 自然身心自在
結語
附錄: 本書佛學名詞淺釋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