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積熱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因先天稟受或後天素體蘊熱,心有積熱,神明被擾所表現出來的哭聲響亮,延聲不休,面赤唇紅的一類病證。常見於夜啼。
基本介紹
- 治法: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 方劑:導赤散加減
病因,臨床表現,辯證要點,治法,方劑,常用中藥,針灸療法,常見病,預防調護,
病因
先天稟受或後天素體蘊熱,心有積熱,神明被擾。
臨床表現
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面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辯證要點
心有積熱,神明被擾,心神不安,故見啼哭時哭聲較響,面赤唇紅;心與小腸相表里,心有積熱,故見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為心經積熱之象。
治法
清心導赤,瀉火安神。
方劑
導赤散加減。
常用中藥
生地黃、通草、生甘草、竹葉。
針灸療法
取穴中沖,不留針,淺刺出血。
常見病
夜啼。
預防調護
1. 注意防寒保暖,但勿使衣被過暖。
2. 孕婦及乳母不可過食寒涼及辛辣熱性食物,勿受驚嚇。
3. 不要將嬰兒抱在懷中睡眠,不通宵開啟燈具,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4. 注意保持周圍環境安靜,檢查衣服被褥有無異物,以免刺傷皮膚。
5. 嬰兒啼哭不止,要注意尋找原因,若能除外飢餓、過飽、悶熱、寒冷、蟲咬、尿布浸漬、衣被刺激等,則要進一步作系統檢查,以儘早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