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書分“心的事情”“心之眼”“心的住處”三個章節,收錄《愛是一生成熟的果實》《聊贈一枝春》《北窗浴綠記》《阿咪》《心安處,就是家》等二十六篇散文作品。這些文章瞄準日常生活,記錄關於“心的事情”:窗前的植物、流浪阿咪的日常、醫院裡的普通護工、城市的四季更替和無數書籍的體溫,展現了作家與內在自我的對話,袒露出那些存於日常之間隱秘而深刻的情感。
作品目錄
心的事情 | 心之眼 | 心的住處 |
---|
愛是一生成熟的果實 聊贈一枝春 北窗浴綠記 阿咪 去公園散步吧 黎明的花朵 嬰兒看著水仙花 心的事情 你一定要幸福 暗香 識香 八月桂花香 | 兩個人,一個人 河在流 兒童的季節 心安處,就是家 飛翔的秘密 讀書為何 紙游 雲中一雁 林格倫、卡爾·拉松和宜家家居 看房子 月光音樂家 | |
作品鑑賞
梅莉認為,黎戈的《心的事情》之所以能讓人共情,是因為她情深而語佳。她反省自己作為寫作者,同時又是一位母親,這兩種角色的內心衝突:“母親這個身份的工具性,就是它是另外一個人的成長平台。身為母親,我必須整理過濾,和主流社會秩序良性對接,把健康平穩的一面給孩子做安心的基石;而我個人,寫作者必備的人格銳角、邊緣化及微量毒素,一直是在被壓制的狀態。但實際上,過於和諧無憂、一味求安的內心,是會走向沉滯的。所以這些年來,我總是不斷地把自己從單一角色上拉開,讓自己流水不腐,這樣走平衡木久了,人也很累。”作為母親,她必須時時記得要把自己的一些不良情緒過濾掉,給孩子、給家一個安心輕鬆的環境。但作為寫作者,通常又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銳利,想平衡的確很難。但是,這不妨礙黎戈成為一位好母親與作家。
因為她做對了一件事,就是擅長關門,杜絕無效社交,保存能量。與大多數作家一樣,黎戈喜歡安靜的生活環境,希望擁有更多的獨處時間與心交流。但生活總是瑣碎繁雜,一日三餐,四季洗曬,陪讀帶娃,樣樣都得親力親為。她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美。可能是自由職業者,又自覺減少人際交往,平時連與人聊天都很少,黎戈才有大把的時間投入到喜愛的閱讀與寫作中。“生命中那些必須關門的時刻,讓心靜,也心安。”“心常常是泥水,一靜,自然就澄明了。”道理誰都懂,但做到的有幾人。人們常常浮躁、焦慮,甚至還憂國憂民,沉不下心去做事,天天刷手機,在碎片化的信息里淹沒了自己,還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
南京是黎戈生於斯長於斯的城市,生活於此,從字裡行間看得出她對南京的熱愛。黎戈也喜歡植物,一草一木都是她的朋友。她寫“青奧的烏桕樹、靈谷寺的銀杏、棲霞的紅楓、午朝門的杉樹、櫻花路的楓香樹,依序變色,我趁有太陽的日子,一個個去探訪”。書中還收錄了黎戈鏡頭裡的南京城,每幅攝影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作家寧靜的心境與氣質。書櫃裡整齊靜默的書籍,開滿鮮花的樹,一面湖水,一隻貓……這些都是她與世界的連線方式。她說,人在獨處時,才能聽得到玫瑰大笑著盛放。那是因為她的心足夠寧靜,內心焦灼不安的人,即便獨處也無暇去關注身邊不經意的事與物。但她這種安寧幸福的狀態也不是一直都有的,黎戈坦承自己的愛人曾闖禍把小家拖入泥濘之中,讓她驚恐萬分。但她終究是個堅韌的人,會把幸福找回來,滋養自己與家人,甚至滋養了讀者。
作品評價
如果用一段話來形容《心的事情》的與眾不同:它是一束播撒在塵埃上的微光,散發著乾淨與自持;它是一場關於心的沉澱與自觀,是無數耐人尋味的生活碎片的記錄;它更是消解了一切浮躁與不安定的影子,字裡行間散發著漢語質樸典雅的氣息。黎戈落筆之處緩慢平實,寥寥數語便能觸摸到人們內心的某些角落:有流浪貓自在的小世界,有城市的寧靜片段,有在生活里找尋意義的普通人。一蔬一飯、一草一木,構成日常的素簡之美,更像是世界的註腳。
(《安徽商報》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黎戈,原名許天樂,1970年代生,作家,南京人,嗜好閱讀,勤於動筆,作品發表於《人民文學》《今天》《鯉》等刊物,著有《一切因你而值得》《私語書》《因自由而美麗》《靜默有時,傾訴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