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一種社會心理學術語。個體對另一個體或群體親近、接納或難以相處的主觀感受程度。表現為在感情、態度和行為上的疏密程度.疏者心理距離遠,密者心理距離近。來源於美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距離
概念,概述,概念背景,關聯,心理距離熟悉程度,經驗公式,辨析,中國相關,問題,研究發現,

概念

2009年7月,據《科學美國人》網路版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對問題產生“心理距離”有助於提升創造力,讓人們更巨觀、更全面地考慮問題,從而使難題更有可能得到解決。

概述

心理距離是一種解釋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產生,是來自於觀賞者主觀感知與藝術品之間的心理距離。設喻者在情感方面對本體懷有關心、熱愛、同情、憐憫、留戀、懷念、欽敬、崇拜等善意情感或懷有厭惡、憎恨、憤慨、冷漠、鄙棄等惡意情感。
心理距離存在於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從物質存在形式看,體現為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從人文社會特徵看,體現為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在大眾傳播中,心理距離存在於傳播者與客群、傳播者與被反映對象等多個方面,它是構建傳受關係的基礎。正確認識和把握心理距離,是形成和諧的傳播關係、實現理想傳播效果的條件。

概念背景

二十世紀前半期,愛德華·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在西方美學界具有巨大影響。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三條:
首先是由於該學說與康德叔本華美學傳統的獨特關係。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哲學美學經歷了從審美趣味說逐漸向審美態度說的轉變。康德、席勒和叔本華的美學,清楚地顯示出審美態度說產生並取得主導地位的過程。狄基在該書的“審美的起源”一章中, 簡明扼要地描述了十八世紀在洛克影響下的英國三大趣味論者哈奇生、博克和休謨的思想,進而講了康德論證趣味對象的主觀性,從而成為審美學說的一個轉折點。
布洛距離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用一種簡明、形象而直接的比喻說明審美感受。讀者無須去理解和適應一個龐大而晦澀的形上學體系,再把自己的感受納入到這個體系的框架中去,並根據這些例子體會和理解一條原理(“心理距離”),進而將之運用到藝術和審美的各個方面。由於這種特點,布洛的思想很容易為哲學美學圈子外的一般藝術評論家和普通讀者所接受。
其次、布洛似乎解決了當時困擾美學界的一個大問題。美的對象是多種多樣的,而美學作為一個學科,總希望能為之找到一個普遍適用的原理。自從費希納提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後,過去那種求助於思辨哲學的做法已不靈了。舊的被破除之後,人們對新的東西產生了一種期待心理。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既保存了哲學的部分結論,又兼容當時追求科學性的時代潮流的思想最能贏得人們的共鳴。由此,他創造一個了可以對之進行多種多樣解釋的“心理距離”概念,這在當時具有挽救美學這個學科的含義。
再次是他對“準科學”態度。布洛主張在美學領域採用科學方法。他自己就做過多年的審美心理學實驗。但是,在一個心理學仍不成熟的時代,嚴守當時的心理學方法不會給他的研究帶來什麼好處。當時最流行的是行為主義,講的是“刺激—→反應”和數據統計,和美學似乎根本沾不上邊。布洛對這種方法進行了批判,堅持更為傳統的內省心理學的方法,儘管如此,他的試圖使美學科學化的意願,仍然給當時的學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範疇美學的“心理距離” 
1912年,任教於英國劍橋大學瑞士心理學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在英國心理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作為藝術的一個要素與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的文章,正式楬櫫了心理距離的概念。
布洛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並不存在,使用客觀標準、準則和範疇來界定美,將會抹殺掉許多豐富多彩的美感事實,因此他主張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說明美感乃是出自於人們對藝術品的觀賞所產生的心理效應,而此效應則是生於心理距離。心理距離並不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而是觀賞者對於藝術作品所顯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所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由於消除了觀賞者對作品的實用態度,而使得美感有利於快感,因此使觀賞者對眼前的事物產生嶄新的體驗;然而,若是主客體在心理距離上失距了,例如差距或者超距,則不會獲得美感。
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影響了其後50年美學理論的發展。美學研究者薛爾本(Donald W. Sherburne)即說:“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已經在美學思想上成為了一個經典的理論。”
貿易學的“心理距離” 貿易學上的心理距離說,可源自1956年Beckerman的提出。此說主張心理距離會影響某些心理層面的因素,而干擾公司和市場間的資訊的決策或重視程度。心理距離的長短取決於資訊獲得的多寡,或者如產業差距、員工教育、主管出身、公司成長背景、異地商業文化等的不認同,造成心理距離過大,信任不足,皆會影響決策的行為。
人與人的“心理距離” 身態語言學專家們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心理上的“警覺”,即人的“勢力範圍”感覺。每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並向四周擴張、形成一個蛋形的心理防禦空間,一旦其他人侵入,就會引起他(她)緊張、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間距離越遠,身體之間的間隔也就越大。反之,則心理防禦空間距離就會逐漸縮短。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間,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最為親密,所以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能縮小到零,即產生肉體間的緊密接觸,渴望進行心靈上的親密溝通。

關聯

心理距離熟悉程度

人們已對“心理距離”的一些方面和在布洛以後許多學者對這個學說的理解發揮和批判作了分析。人們也看到,“距離”的隱喻可以而且也實際上被人們廣泛地運用。這些運用和推廣,有些已與布洛毫無關係,人們只是利用這個詞的表述力來組織自己的意思而已。但是,有些方面的推廣和運用,還是可以直接溯源於布洛,他對空間、時間和熟悉程度的論述就是如此。
心理的距離這個比喻來源於實際的空間距離。但是,布洛力圖說明相反的過程。他說,有一種“實際的空間”距離,即藝術品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有一種“再現的空間”距離,即作品中的空間距離 (繪畫的透視)。兩種空間距離的區分涉及到雕塑中的圓雕和浮雕探討的一些具體問題。布洛只提作品產生的時間,而沒有提作品中的時間 (“再現的時間”),應是他的疏漏之處。他認為,這些種類的距離是他所主張的“心理距離”概念的“相當特殊的形式”。 因此,一般的形式是“心理距離”,而實際的空間和時間的距離,只是“心理距離”的特殊表現。
實際上,這些討論並不與美學的基本原理或與布洛所說的作為“審美原則”的“心理距離”有關,而是一些具體的審美欣賞現象。觀賞景色,並不是遠景總勝於近景。文藝也並非僅僅如朱光潛所說,適應時代和社會要求的新文藝層出不窮,味道也不錯。文藝作品本來就是為當時人所作,得到作品直接接受者的認可,是作家藝術家的直接目的。酒的窖藏是生產工序的延續,而文學藝術作品除了反覆修改和推敲外,並不需要窖藏這道生產工序。

經驗公式

1、 心理距離D
D=q·L/(T·S) q表示加權係數,依環境及心理狀態而定;L表示物理距離;T表示時間,以年代為單位(距離與時間總是相對相關);S表示通道橫截面積的總和,亦即心理開放度。 心理距離與物理距離正相關弱作用,與彼此的認識了解程度以及雙方的心理開放接納度負相關強作用。
2、 物理距離 L
L=vt v表示信息傳遞的方式,可以用速度來描述此種方式的快慢。t表示一次有效信息傳遞所需要的時間。一次有效溝通所需要的時間取決於信息傳遞的方式和溝通雙方的實際物理距離。心理傳遞的方式我們可以用傳遞方式的速度來表示。比如古代的飛鴿傳書,驛站,烽火,以及現代的呼機,電話,即時溝通的各種軟體。我們明顯可以看出飛鴿傳書的信息傳遞速度沒有電話快,打電話這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就優於飛鴿傳書。我們再來看下實際的物理距離是如何影響有效溝通所需要的時間的。如果傳遞方式相同,則距離越遠,時間越長。當然 如果傳遞的速度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則這個物理距離似乎可以不予考慮,比如當下說的地球村。而對於古代的飛鴿傳書可就需要考慮物理距離了。

辨析

距離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y of Distance)
當布洛說心理距離的作用在於“否定”與“阻止”,從而去除事物的實用方面和人們對它實用態度之時,他講的都是主體方面的一種心理力量。他講在此距離行動的基礎之上提煉人們的經驗,即他所謂“肯定的方面”時。依賴的還是一種心理力量。當然,這兩股力量並不是一股把客體從主體那裡拉開,另一股把客體拉向主體,結果造成兩者相互抵消。布洛的意思更像是一股力量握住篩子,另一股力量把麵粉往篩子上傾倒,得到的結果是過了篩的精細麵粉。
這兩股力量都是主體方面的心理的力。是否僅僅依靠對心理的闡釋就能解決一切美學問題?布洛在論述時有自相矛盾的現象。為了確立“距離行動”的重要性,認為“距離行動”能使人們形成一種與實用態度完全不同的審美態度。運用這種審美態度來觀照世間萬物,世界就變成美的了。同樣的一個物體,用日常實用的態度來觀看它,它並不美,而經由距離行動而用審美態度來觀照它,它就變成美的了。因此,事物的美不是由於它本身的性質,而是由於人對它的態度,具體地說,是人面對該事物時的“距離行動”。
然而,即使在這個思想框架內,仍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喬治·狄基曾把審美態度區分為“弱形式”和“強形式”。“弱形式”認為,一種知覺或意識的方式是把握和欣賞一種獨立於那種知覺或意識方式之外的對象所擁有的審美特徵的必要條件,而“強形式”則認為,某種知覺或意識方式把一種審美特徵強加在(任何)對象之上。

中國相關

在中國,“心理距離”說的影響主要歸功於朱光潛的介紹。在朱光潛早期思想中,“距離”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查朱光潛的《悲劇心理學》,幾乎每一章都有“距離”的影子。
在《詩論》等著作中,包含著一種經他引申發揮了的“距離”思想。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1956年發表的《我的文藝思想的反動性》一文中,表示要“把自己的思想上的陳年病菌徹底清除掉”,對包括“魏晉人”的人格理想和克羅齊立普斯等幾乎所有他過去介紹過的西方人的美學思想,都一律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唯獨對“距離說”仍情有獨鐘。朱光潛說是他自己歪曲了這種思想,而這思想本身則“並非沒有一點道理”。在覺今是而昨非, 仿佛前半生都是白活的情況下,仍不忘為“距離說”作辯解,對此說的信奉程度可見一斑。

問題

“心理距離”說所碰到的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在審美欣賞時,是否“插入”了“心理距離”?
布洛從海上遇霧的例子開始了他對“心理距離”的闡述。在那個主要依賴海船作世界旅行工具的時代,海上大霧,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極不愉快的經驗。(註:布洛論“心理距離”的論文發表的同一年(1912年),發生了鐵達尼號海難,這有助於說明布洛舉這個例子在當時的實際意義。在現在這個依賴飛機作長途旅行的時代,理解這個例子可能已較少切身感受。對不可預見的危險的擔憂,對輪船誤期的焦慮,再加上潮濕的空氣,水手們緊張地在船上跑動,汽笛尖利的聲音此起彼伏,這一切都使人們的旅行興致全無。但是,假如換一個角度看,也許你會看到下面這幅景色:
輕煙似的薄紗,籠罩著這平謐如鏡的海水,許多遠山和飛鳥被它蓋上一層面網,都現出夢境的依稀隱約,它把天和海聯成一氣,你仿佛伸一隻手就可握住在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圍全是廣闊、沉寂、秘奧和雄偉,你見不到人世的雞犬和煙火,你究竟在人間還是在天上,也有些猶豫不易決定。
布洛給了這種“插入距離”另一個比喻,即“掛空檔”。通過與實際的自我 “掛空檔”,使之不再是我們個人需要和目的的對象,從而能“客觀”地觀看它,注意它的“客觀”的特徵。

研究發現

據《科學美國人》網路版2009年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心理距離影響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是說,對於那些給人們心理上帶來越大壓迫感(心理距離近)的事物,人們看待它的角度就越具體。比如,就一株玉米而言,對它的具體看法會涉及玉米本身的形態、顏色、氣味以及食用功能等,而抽象看法則會讓人聯想到玉米作為酒精原料的能源用途等,而不會去關注一些瑣碎的特徵。這表明,對事物或問題產生“心理距離”有助於人們把看似不相關聯的事情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大腦中靈感,提升創造力。
研究人員開展的試驗證明,人與問題在時間或空間上的距離越遠,反而越容易迅速找到解決方法。在試驗中,志願者被分為兩組,一組人要想像自己在一年後如何處理問題,一組人則想像自己在第二天如何處理問題。結果顯示,前者比後者在處理問題時更富有創造性,也更容易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研究人員據此建議人們在面對棘手問題時,可以通過遠離難題或想像自己遠離難題、放眼未來、與不同的人交流等途徑,給自己和問題之間增添一段“心理距離”,以使自己更抽象、更巨觀地考慮問題,提升創造力,從而使難題得以解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