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

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

《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是2018年3月1日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劉稚穎、吳繼霞、李鳴編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諮詢與治療的案例評估和分析
  • 作者:劉稚穎、吳繼霞、李鳴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3月1日
  • ISBN:978751841795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心理動力學案例分析的三個層面
心理動力學取向的案例分析是指:以心理動力學的基本理論為基礎,在臨床實踐中分析來訪者的就診形式、求助原因和治療目的,指導治療師對來訪者做出動力學診斷和治療計畫。心理動力學分析著眼於:來訪者的心理發育過程,尤其是童年早期的基本經歷、內心衝突和精神創傷,如何鑄就了來訪者觀察、認識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基本心理結構。這些心理結構可以反映出個體性心理發育階段各種衝突的特徵、慣用的防禦機制類型和內容、重要客體的內部成像以及對客體的認同方式、重要的情感體驗和重要的關係模式……來訪者多半無法在意識層面認識這些內容,這些反應本質上是潛意識的。儘管反應的某些方面可能被意識到,個體也許會感覺自己的行為有些過分和怪異,但不會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真正的含義是什麼。有時個體甚至會理智地意識到反應源於何種兒童期經歷,但是仍然無從知曉行為背後的重要情感、關係模式或內心衝突究竟是什麼。
正是基於這種早年逐漸形成的心理結構,當個體遭遇某種外界因素時,現實的刺激可能會激發個體內心即存的(未完成的)壓抑的衝動,從而形成個體特殊的不良適應方式,進而發展為心理或軀體的障礙。
基於上述心理動力學理論的觀點,案例分析的實際操作常常需要治療師尋找出來訪者現今的具體矛盾、心理結構、早年創傷體驗之間的相互關係;尋找出目前症狀與內心衝突的聯繫,甚至應該具體到:目前某一症狀反映出的是來訪者在何時(性心理階段)、何人(重要客體)、何由(創傷體驗/未竟事宜)狀況下的何種行為表現(防禦機制)。
心理動力學案例分析的操作過程可在三個層面上展開。這三個層面由淺入深,漸次接近來訪者的潛意識內容。
治療師在層面常常應關注來訪者的意識層面,聚焦於來訪者描述的人和事的細枝末節和隱喻方式。來訪者前來就診時常常帶有意識層面的求助目的,在治療師創立的傾聽、中立的訪談氛圍中,來訪者常常能做到暢所欲言,詳述自己的遭遇和抱怨。此時,治療師應以心理動力學理論為基礎,在對來訪者所敘述的人和事進行歸納和分類時,尤其注意來訪者言辭中異乎尋常的部分。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來訪者內心強烈、優勢的情感集團常常會在他/她們處理日常的人和事時,部分或全部地付諸行動,使他們對待日常事物的態度顯得異乎尋常。這種人際關係方面的異乎尋常也會帶入治療環境,發生在咨訪關係中,使治療蒙上濃烈的個人色彩。當治療師被感知成為來訪者生活經歷中的某個重要客體時,來訪者強烈的情感體驗即會一觸即發。當然,來訪者這種處理事務方式的異乎尋常並不是很容易被發現的。治療師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嫻熟的理論知識,加上豐富的生活閱歷,有助於治療師捕捉到這類蛛絲馬跡。在這一層面上,特別需要治療師善於將反覆出現的同類現象進行歸類,得出具有共性的行為類型。
第二個層面應致力於識別來訪者行為背後的心理衝突。在對來訪者的異乎尋常的言行進行歸類的基礎上,對不同類別的言行特徵進行梳理,即同類行為受何種共同的心理因素所驅動。將來訪者意識層面的思維、情感、幻想、衝動和行為轉譯為潛意識衝突原型,尋找症狀所表達的意義,理解來訪者微妙、複雜的情感體驗。在了解來訪者個體獨特性的基礎上,切實理解其情感體驗,推導其潛隱的衝突,並對各類心理因素進行梳理,逐漸形成主線。同時應注意,在治療過程中,為理解來訪者某一行為的意義時,常常需要尋找儘可能多的可能因素,而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單獨導致這一行為。分析性治療是一個不斷探索各種可能、形成完整拼圖的艱辛過程。治療師根據心理動力學原理推導來訪者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即是從精神分析理論出發,假設來訪者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治療師應把重複出現的現象(如:典型行為、交往模式、認知特徵、投射特點)作為理解個體心理活動的重要依據,對來訪者的內心衝突和外在人際關係形成清晰的心理動力學主線,並在實踐中不斷驗證,確立或推翻這種假設。上述兩個層面的分析過程包括了形成精神分析診斷的大致過程,也是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治療的初始訪談的主要內容。
第三個層面應聚焦於尋找導致目前心理衝突的原初過程(或稱:尋找早年創傷情景/創傷形成的始作俑者)。此階段涉及更深入的潛意識探索,也是心理動力學治療性訪談的主要內容。在確認心理衝突主線的基礎上,尋找衝突形成的原初創傷性體驗和早年經歷的強化過程,特別應辨識衝突形成過程中,來訪者在?要發育階段的內心體驗和相應改變、與早年重要客體的互動模式和強烈的情緒體驗,以及在後續發育過程中與同類客體的重複性互動模式(強迫性重複)。完整地了解這一過程,有利於治療師幫助來訪者將潛意識內容意識化、將初級過程思維轉變為次級過程思維;來訪者使用於壓抑衝突的自我能量的消耗降低,自我功能得到擴展;促進來訪者產生領悟,從而導致行為和態度的穩定、持續的改變。治療師也應根據這三個層面的資料,對來訪者做出完整的評估,制訂治療方案、預測治療時長、選擇治療方法和技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基本助人技術
有效的心理諮詢的共同因素
助人三階段與基本助人技術
案例1 我和男朋友之間有一個學姐
案例分析與評價:助人技術與階段目標的匹配
案例2 養老院的阿婆想回家
案例分析與評價:公益服務中的心理諮詢策略
第二章 心理動力學的理論與案例分析
心理動力學案例分析的三個層面
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的構建過程
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四個步驟
心理動力學取向的短程治療策略
案例3 海歸白領的戀愛睏局
案例分析與評價:客體關係與女性身份認同
案例4 走出校門步履維艱
案例分析與評價:自體心理學與自尊調節
案例5 喜歡招惹女性的古怪男生
案例分析與評價:創傷經歷對個體發展的普遍影響
第三章 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與案例分析
認知行為治療概要
CBT專病模型與個案概念化
CBT的一般過程及策略
案例6 里外受氣的“小媳婦”
案例分析與評價:抑鬱的認知行為治療流程
案例7 恐懼無所不在
案例分析與評價:廣泛性焦慮的核心恐懼
案例8 技術男的社交焦慮
案例分析與評價:社交焦慮的個案概念化與暴露技術
案例9 強迫檢查的優秀生
案例分析與評價:強迫症的暴露與反應阻止治療
第四章 人本主義、心理發展的理論與案例分析
來訪者中心療法理論及基本技術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案例10 不願放棄的愛,何去何從?
案例分析與評價:青春期的角色混亂與自我統合
案例11 在藝術創作中尋找自我
案例分析與評價:自我的力量與諮詢師的愛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