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批評模式

心理批評模式是西方五種主要的文藝批評模式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批評模式
  • 地位:西方五種主要的文藝批評模式之一
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運用於文藝批評所形成的一種批評模式。心理批評模式主要通過分析心理現象來揭示隱匿在人的內心深處的精神原因,著重研究作家個人心理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以為文藝作品實質上是作家自己的潛意識流露的產物。作品中的一切都可以最終歸結於作家個人心理的偶然性,並且與性意識有關,因而在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時候,尤其要緊密地與作家個人心理的深層結構聯繫起來。
弗洛伊德是心理批評模式的創始人和第一位實踐者。例如他曾用這種批評模式分析《俄狄浦斯王》,認定這齣悲劇的感人力量就在於觀念從弒父娶母的餓狄浦斯身上發現了自己童年時代的“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妒父情結),從而產生一種不由自主的巨大共鳴,他還通過《哈姆雷特》(莎士比亞)、《浮士德》(玖德)、《卡拉瑪卓夫兄弟》(陀思妥世上靳基)和《拉摩的侄兒》(狄德羅)等作品的批評,證明精神分析學的兩人命題:
1.精神活動主要是潛意識活動,人的心靈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
2.性的衝動是文藝創作的深層動力,文藝作品是性慾的升華,是一種“白日夢”。
魏伯·司各特認為,心理批評有三種認識方式:
1.用更為精確的術語來探索文藝創作過程;
2.研究作家心理的深層內容;
3.深入分析虛構人物心理批評模式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大量的病態、荒誕描寫,以及意識流小說的藝術手法的批評,較之其他批評模式更能奏效。
其局限性表現為:
1.簡單化甚至庸俗化地拒一切文藝作品中尋找性意識痕跡,並把它作為終極原因來看待;
2.混淆了藝術與夢的界限;
3.過分注意作家個人的心理開掘,忽略了作品的社會意義和藝術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