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溫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渴望"和"目的"本身上,並把它們與個性聯繫起來研究。勒溫由此而形成的理論體系,主要不是一種學習理論,而是一種描述系統。當然,在一個系統內可以討論學習、動機、個性和社會行為等問題。勒溫對行為主義刺激-反應的公式持否定的立場。他認為,人是一個場(field),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種心理場或生活空間裡發生的。生活空間(1ife space,簡稱Lsp)包括個人及其心理環境。一個人的行為(B)取決於個人(P)和他的環境(E)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行為取決於個體的生活空間 (LsP)。
這樣,勒溫的基本公式就是: B=f(P*E)=f(L*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動力場
- 外文名:Psychological life space
- 創立者:庫爾特·勒溫
定義,原理,動力場理論,臨床套用,發展歷史,古希臘時期,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17-19世紀英國,17-19世紀荷蘭和德國,生物心理學,科學心理學,
定義
心理場是勒溫心理學體系中的一個最重要概念,同時也是其理論的核心。場這個概念是勒溫從物理學中借用過來的,勒溫認為心理場就是由一個人的生活事件經驗和思想願望所構成的一個總和,也就是說,心理場包括一個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對將來生活的預期。勒溫又認為,每一個人心理場組成部分都不是恆定不變的,它們會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和經驗的累積在數量上和類型上不斷豐富和擴展。同時每個人心理場的擴展和豐富在速度和範圍上又有其個別差異性,但總的來說一個人的生活閱歷越豐富,則他的心理場的範圍就越大,層次也越多。從勒溫對心理場的這些分析來看,心理場這個概念有點類似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認知結構。不過在勒溫的心理學中,勒溫主要藉助心理場來研究一個人的需要、緊張、意志等心理動力要素(這一點不同於我們平常所說的認知結構),因此,我們又常把勒溫的心理場稱為心理動力場。
原理
為了更好地說明心理動力場,勒溫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間(life space),有時也簡稱生活空間。生活空間實際上就是心理動力場和拓撲學、向量學相結合的另一種心理學化的表現方式,B=f(PE)這一公式就代表了一個人的生活空間。按照勒溫的說法,生活空間可以分成若干區域,各區域之間都有邊界阻隔。個體的發展總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間中隨著目標有方向地從一個區域向另一個區域移動。而個體發展的心理過程實質就是生活空間的各個區域的不斷豐富和分化,這些區域的豐富和分化沿著多個方面進行。勒溫的生活空間其實是對心理環境和心理動力場的一個總的描繪,它後來成了勒溫理論中最有影響的一個概念。
心理生活空間,又稱生活空間。是指在某一時刻影響行為的各種事實的總體。包含了人及其環境。如果以B表示行為,P表示人,E表示環境,LS表示生活空間,那么B=f(PE)=f(LS),意即行為隨人及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行為隨生活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生活空間中有三類事實,即準物理事實、準社會事實、準概念事實。“準”表示程度上雖然不夠,但可以作為某種事物看待。相對於客觀事實,被個體覺察到的那些事實可能與真實事實並不一致,因此只能被稱為“準事實”。
動力場理論
勒溫的動力場論與物理學的場論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但勒溫的動力場主要是人的心理和行為場。勒溫所借用的是物理學場論的觀念,也即他所說的把場論作為一種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
勒溫在這種觀念和方法指導下的心理學研究和理論構建則是一種全新的創造。勒溫的心理場理論中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即心理緊張系統和生活空間,前者表明了一種動力觀點,後者則突出了整體在動力中的意義。
動力性和整體性是勒溫動力場理論的兩個基點。緊張指一種系統的狀態與其周圍諸系統狀態的關係,已經體現了場的動力特點。生活空間就是人的行為發生的心理場,人與環境被看作是一個共同的動力整體。把動力觀與整體觀結合起來,就是勒溫心理學場理論的基本形式。緊張系統和生活空間都有一個特點,即突出主體認知的心理意義。
勒溫認為,闡述一種心理學規律應主要研究心理過程,研究人對心理事件的感知而不是事件本身,研究人的行為而不是行為的結果。這種心理學的取向是勒溫動力場理論的特點之一,也是勒溫進行心理學研究的一種觀點。除動力觀、整體觀和心理取向之外,整合性也是場論所具有的一個主要特點。勒溫認為從事物的相互關係中研究事物的本質,以建構元素或基塊來對事物進行概念化的分析和理論性的概括,從而實現一種整合性的理論建構。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也應該從實體概念轉向功能概念,突出了諸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勒溫使用一種精確的數學語言來表達他所建構的理論,他認為數學不但可以表示量的關係,也可以表示質的關係。勒溫選擇了拓撲學,用以描述與解釋心理場,因而數學也成為其場論的一種觀點。綜上所述,勒溫動力場理論有以下特點:動力觀、整體觀、系統觀、心理取向、整合傾向、建構法和數學表達。動力場理論的特點基本上也就是勒溫心理學的主要特徵。
臨床套用
心理動力團體治療,又稱為團體精神分析。它是由團體、團體成員和團體領導者組成的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使團體成員在安全的環境裡得以將早年關係模式重現,衝突和情感外化在團體中,通過成員之間互動、反饋、回應,來探索潛意識的願望、衝突、情感背後的意義,通過移情、阻抗的分析得以在意識層面理解,達到自我探索、自我接納,人格整合和獲得修通。
發展歷史
古希臘時期
一、理念論
代表人物:柏拉圖
重要觀點:靈魂結構說(理性、非理性、本能)認為心理動力場並非由人自主控制,理念較為迷信
二、生機論
代表人物:亞里士多德
重要觀點:堅持認為靈魂與身體的不可分割性,把靈魂視為活躍生物的一種表現。具體探討了人類的睡眠、夢、記憶、情緒等心理問題,提出了聯想三定律(相似律、對比律和接近律),對近代心理動力場理論產生重要影響
三、官能心理學
代表人物:奧古斯丁(354-430)
重要觀點:宣傳身心二元論,首次提出內省法。吧靈魂分為記憶、理智和意志三種功能,強調意志是心理生活的根本。
中世紀時期
經院哲學
代表人物:托馬斯
重要觀點:承認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認為人有先於所有事物存在超理性的認識原形。具有神目論傾向
代表人物:鄧斯
重要觀點:推崇經驗,鼓勵實驗科學。具有試圖用物質來說明心理的決定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
基本傾向:具有人文主義心理學思想傾向
理論形式:物活論、感覺論、機械論
代表人物:達文西,發現骨髓,提出制約知覺的重要條件,提出研究內部動機的新課題
17-19世紀英國
代表人物:笛卡爾
主要特點:此時心理學仍是哲學的一部分,以經驗主義為重要特徵,以聯想主義和經驗主義為重要表現形式,以機械決定論為主要理論模式
17-19世紀荷蘭和德國
代表人物:萊布尼茲、沃爾夫、黑格爾
主要觀點:強調心理活動的主動性、自因性和統一性,把一切心理學都歸為不同程度的理性
生物心理學
代表人物:韋伯
主要貢獻:用實現證明了韋伯律,成為心理學中第一個定量法則
代表人物:費希那
主要貢獻:發現反應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間函式關係的費希那定律。
科學心理學
先後出現實驗心理學、構造主義心理學、意動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美國)等學說,並在隨後誕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中首次提出心理動力場的概念,把心理學的對象由自我封閉轉變為可觀察、證明的客觀行為,將思辨的心理學徹底轉變為以直接經驗材料為基礎的實證科學。
代表人物:維特莫、科勒、考夫卡、勒溫、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