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理不應期
- 含義:人感受器官某些刺激信號抑制反應
- 類別:反應過程中的一段時間
- 例如:某感受器F對1秒預備期預測反應
概念介紹,心理不應期效應的主要理論模型,反應選擇瓶頸模型,中樞能量共享模型,研究意義,
概念介紹
心理不應期效應是雙任務操作中的一種簡單形式,它指兩種任務在時間上或空間上的距離太近而讓人“反應不過來”,即兩種重疊任務同時競爭有限的心理資源,由於人類的認知加工過程是離散和系列的,中樞反應選擇加工器一次只能加工一個任務,當 T1 處於中樞階段進行加工時,T2 的中樞反應選擇加工必須等待 T1 釋放中樞瓶頸後才能進入中樞反應選擇加工器,因此,RT2 的延遲實質上是由於 TI 的加工導致 T2 受到類似中樞瓶頸(centralbottleneck)性質的干擾。對 PRP 效應的單通道瓶頸理論由 craik 於 1947 年 提出的概念。
心理不應期效應的主要理論模型
為了解釋心理不應期效應產生的根源機制(是由於類似生理抑制,或準備不充分,或資源能量限制,還是通道瓶頸的問題)和 PRP 效應產生的條件(通道效應,刺激特點,作業性質以及兩種作業組合的方式等的影響)以及 RT2 被延遲的性質和位置(相互作用發生在加工階段的具體位置),研究者們從不同的方面和層次提出了眾多的理論解釋。
反應選擇瓶頸模型
解釋心理不應期範式下雙任務的加工過程,絕大部分研究採用Pashler 的反應選擇瓶頸模型(Pashler,1984,1959,1994)。RSB 模型基於離散加工階段的假設(discrete—stage processing assumption),運用對認知延遲位置判斷的邏輯對 PRP 效應的反應時資料加以模型化。該理論假設,由於受單通道中樞瓶頸機制的限制,人類的加工過程是離散和系列的,它把一個任務的加工過程分為三個既獨立又相互聯繫的階段:瓶頸前階段(A),主要負責刺激識別和特徵提取;瓶頸階段(B),中樞反應選擇加工器,主要負責信息加工和反應選擇;瓶頸後階段(C),主要負責反應執行和動作調整。A 和 C 兩個階段允許多個刺激同時輸入,也能和另一任務的瓶頸加工過程並行進行,但在中樞階段對刺激的加工必須是系列的,當 T1 的反應選擇占據中樞瓶頸時,T2 的反應選擇無法進入瓶頸得到有效的加工。
中樞能量共享模型
中樞能量共享模型是在 pashler 的 RSB 模型的基礎上,再綜合Kahneman(1973)一般能量共享模型 (general capacity sharing model)以及Navon 和 Miller(2002)多資源模型(multiple types of resources model)的加工思想上提出來的。Kahneman(1973)假設存在一種“有限無差異的加工資源”供所有的認知加工活動使用,並提出能量共享的能量分配模型,即資源分配方案。分配方案受幾個因素的制約:喚醒因素的可能能量、當時的意願和對完成任務所需能量的評價。該模型假設 T1 和 T2的反應選擇能被並行得到加工,但加工能量的總量是有限的,出現 PRP 效應的原因在於高重疊任務的加工過程中,有限的能量被分配被兩個任務上,導致兩個任務的可用加工能量都減少,從而使 RT1 和 RT2 都產生相應的延長。
研究意義
這種現象對研究和掌握運動技術動作,進行準確預測具有重要意義。如防守隊員要想準確無誤地預測並防禦對手的攻擊,就要在事先測定對手攻擊動作反應時間的長短,然後在不應期控制反擊動作,使自己的動作處於反應的“適意區”和對手實際攻擊動作時間一致,以進行有效的回擊。而進攻者又要研究和掌握防守者的防守動作反應時間的長短,並且按心理不應期控制自己的進攻動作反應時,使自己的進攻動作恰好落在對方的心理不應期里,利用對手防守的遲頓或誤差取勝。
在訓練運動技術的預測反應時,要考慮個體習慣性的不應期特點,並根據不同專項技術動作的不應期特點去考慮訓練的方案。實驗研究發現心理不應期可能在兩個刺激物間隔很短的時間內出現。
例如,桌球員作為第二次攻擊時,反應時間會延長,因為第一次擊球反應後,馬上再做二次進攻,會碰到心理不應期的阻礙。籃球補籃意識的訓練也會遇到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