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清初哲學家黃宗羲提出的一個命題。出自《明儒學案·自序》:"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心指思維器官,《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亦指認識作用,王守仁說:“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心無本體
- 國家:中國
- 朝代:明清
- 記載:《孟子·告子上》
本體指本然狀態,王守仁把天理、良知當作心的本體,其四句教的第一句便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工夫一詞,宋明學者多用為道德踐履或精神修養之義。黃宗羲所說的心,是認識的主體;本體,是本然狀態;工夫,乃指主觀努力和體會。“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主要用以反對先驗論,否認一切關於“心之本體”的觀點。黃宗羲想用這一命題說明,人的認識本來不存在天生具有的道德意識或任何知識,做學問不要執定成局,而要充分發揮心的認識作用,通過不同的途徑去認識、把握真理。他編《明儒學案》,正是以這種態度對待各家學說的。他在該書《序》中說:“羲為《明儒學案》上下,諸先生深淺各得,純疵互見,要皆功力所至,竭其心之萬殊者,而後成家,未嘗以懵懂精神冒人糟粕。於是為之分源別派,使其宗旨歷然。”還說:“工夫即本體”。這一命題把道德意識及知識看作後天學習和踐履的結果,表現出唯物主義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