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上的倒影:給實修者的指導》是丹津·葩默的經典演講合集。作者基於多年修行體悟,為讀者闡釋在禪修中應對止觀、覺知與心性抱持的正確知見,釐清了佛教系統中上師、金剛乘與觀想的意義;並善於運用生動的譬喻和清澈的洞見,打破許多人對於禪修和佛教的錯誤觀念以及對生活的迷思,讓人們時刻保持覺知,以清明的心活在當下。此外,針對女性在佛教中的角色與定位,作者也以專文討論,並期待引起人們的正視。
基本介紹
- 外文名:Reflections on a Mountain Lake Teachings on Practical Buddhism
- 書名:心湖上的倒影:給實修者的指導
- 作者:丹津•葩默(Ani Tenzin Palmo)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094586
- 譯者:葉文可
- 出版社: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 頁數:364頁
- 開本:16
- 定價:3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心湖上的倒影:給實修者的指導》的作者丹津·葩默娓娓道來,如同與好友對談,講述實修者可能遇到的困惑,分享自己作為一個獨特的女修行者的經驗,言語之間透出她對人的愛,對女性同道的特別關照;她的話語樸實自然,靜如深潭,活潑如流水,僅僅閱讀,就感受到她的安詳美好。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丹津·葩默(Ani Tenzin Palmo) 譯者:葉文可
丹津·葩默,西方著名比丘尼、女瑜伽士,194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0歲時到印度旅行並遇到她的上師,1964年成為西方第一批比丘尼。1976—1988年間,作者曾在喜馬拉雅山的洞穴中閉關修行12年,後來英國知名記者維琪·麥肯基為其撰寫《雪洞》一書,使她的事跡廣為人知。自1992年起,丹津·葩默應世界各地邀請巡迴演講,並為興建比丘尼院和成立女性國際閉關中心募捐。
丹津·葩默,西方著名比丘尼、女瑜伽士,194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20歲時到印度旅行並遇到她的上師,1964年成為西方第一批比丘尼。1976—1988年間,作者曾在喜馬拉雅山的洞穴中閉關修行12年,後來英國知名記者維琪·麥肯基為其撰寫《雪洞》一書,使她的事跡廣為人知。自1992年起,丹津·葩默應世界各地邀請巡迴演講,並為興建比丘尼院和成立女性國際閉關中心募捐。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令人敬佩的丹津·葩默大方地與我們分享實修者的生活。本書清晰明朗,寫得很好,讀來令人愉快。丹津·葩默的真誠和動機是我們所有人的典範。
——馬丁·巴徹勒 《生活禪》作者
丹津·葩默是西方實修的人里最純正的、最有成就的一位。
——傑克·康菲爾德 《踏上心靈幽徑》作者
丹津·葩默,這個時代一位真正的女瑜伽修行者,把她的一生貢獻給佛教,帶給我們她在雪洞修行多年的經驗,這是一條實實在在的、富有啟發的精神之路。她賦予我們覺醒的力量,並找回了邁向寶貴的古老傳統的現代實踐方法。丹津·葩默是我們需要傾聽的聲音,她的講述真誠坦率,具有輕鬆的幽默感和真正的洞見,這一切來源於她豐富的實踐。
——素淳·艾利昂 《智慧女性》和《塔拉曼陀羅的創始人》作者
丹津·葩默呈現給所有的佛教實修者最及時最深刻而且是最明晰的建議。她扯掉覆蓋在我們自欺表面的多層面紗,她的講述平實而不神秘,她的話語與樸素的智慧和清澈共鳴。她的聲音不斷地提醒我們在此生忠實覺察並熱愛的一切。
——羅伯特·比爾 《西藏象徵和圖示》作者
——馬丁·巴徹勒 《生活禪》作者
丹津·葩默是西方實修的人里最純正的、最有成就的一位。
——傑克·康菲爾德 《踏上心靈幽徑》作者
丹津·葩默,這個時代一位真正的女瑜伽修行者,把她的一生貢獻給佛教,帶給我們她在雪洞修行多年的經驗,這是一條實實在在的、富有啟發的精神之路。她賦予我們覺醒的力量,並找回了邁向寶貴的古老傳統的現代實踐方法。丹津·葩默是我們需要傾聽的聲音,她的講述真誠坦率,具有輕鬆的幽默感和真正的洞見,這一切來源於她豐富的實踐。
——素淳·艾利昂 《智慧女性》和《塔拉曼陀羅的創始人》作者
丹津·葩默呈現給所有的佛教實修者最及時最深刻而且是最明晰的建議。她扯掉覆蓋在我們自欺表面的多層面紗,她的講述平實而不神秘,她的話語與樸素的智慧和清澈共鳴。她的聲音不斷地提醒我們在此生忠實覺察並熱愛的一切。
——羅伯特·比爾 《西藏象徵和圖示》作者
名人推薦
凡夫心在未經調伏之前,都是散亂的;散亂心如風中之燭火,無法呈現穩定的事物形象。因此,若想見到事物的實相,必先安定其心,方可觀照真切。安心法門甚多,要訣在遠離憒鬧,擇一靜處,繫心於所緣境。儒家言定靜安慮得,有如佛家止觀之道。止觀成就,則定深慧現。智者之所以能攝人,在於其心常處三昧,心清淨故身語清淨,誠則靈,靈則感應道交。
本書作者出生英倫,成長於靈修背景,因其母親為靈媒。以累世因緣依止藏傳佛教出家,並在喜瑪拉雅山雪洞中閉關十二年,乃發菩提心,游化全球,隨機度眾。我與她相識近三年,並在她二次訪台期間擔任口譯,互動頻繁,覺其開示扣緊現實生活,不徒託空言,彰顯佛法對人生的救濟功能。她在台灣的講演與受訪記錄,結集成《雪洞出紅蓮》一書,膾炙人口,影響至深。本書乃其第四本中文譯書,為她在西方國家的演講開示錄,風格依舊,如老友燈下對談,如奶奶慈藹叮嚀,更如覺者大開法筵。我有緣在拜讀英文原著之後,恭閱中文譯稿,比對之,深信讀者若能再三思維,並依開示篤行,必深獲利益。
——鄭振煌
本書作者出生英倫,成長於靈修背景,因其母親為靈媒。以累世因緣依止藏傳佛教出家,並在喜瑪拉雅山雪洞中閉關十二年,乃發菩提心,游化全球,隨機度眾。我與她相識近三年,並在她二次訪台期間擔任口譯,互動頻繁,覺其開示扣緊現實生活,不徒託空言,彰顯佛法對人生的救濟功能。她在台灣的講演與受訪記錄,結集成《雪洞出紅蓮》一書,膾炙人口,影響至深。本書乃其第四本中文譯書,為她在西方國家的演講開示錄,風格依舊,如老友燈下對談,如奶奶慈藹叮嚀,更如覺者大開法筵。我有緣在拜讀英文原著之後,恭閱中文譯稿,比對之,深信讀者若能再三思維,並依開示篤行,必深獲利益。
——鄭振煌
圖書目錄
推薦序:湖濱沉思
譯後語:清澈如水的聲音
作者序
第一章 西方女瑜伽士
第二章 動機與修行
第三章 戒與三學
第四章 六道
第五章 女性與修道
第六章 奢摩他——止
第七章 毗婆舍那——觀
第八章 覺照力
第九章 西方人的難處
第十章 施受法
第十一章 心性
第十二章 心靈導師的角色
第十三章 金剛乘
第十四章 觀想本尊
名詞解釋
譯後語:清澈如水的聲音
作者序
第一章 西方女瑜伽士
第二章 動機與修行
第三章 戒與三學
第四章 六道
第五章 女性與修道
第六章 奢摩他——止
第七章 毗婆舍那——觀
第八章 覺照力
第九章 西方人的難處
第十章 施受法
第十一章 心性
第十二章 心靈導師的角色
第十三章 金剛乘
第十四章 觀想本尊
名詞解釋
文摘
第十一章 心性
根據傳統,佛教徒的修道分為三個階段:見、修、行。首先,我們培養正確的知見,並依此修持,然後在生活中付諸行動。依據佛教傳統,所謂的見,在梵文是椎斯提(drishti),藏文是塔哇(ta wa),它意指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教導的四聖諦是「道」的真理,我所指的「道」是八正道,八正道始於正見。我們不妨想一下,為什麼「見」被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對生命的基本看法影響所有的思想和行為,即使人們說他對生命不抱任何哲學,這也是一種哲學,這種理解將影響他們生活中的思想和所有的行為,成為萬事萬物的核心。我們的知見決定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我們認為重要和不重要的、我們的成見和偏見。它也會決定我們是不是重視精神事物,並為精神旅程打下基礎。
我們今天為什麼在這裡?因為我們天生對為生命尋找心靈空間有興趣。你認為擁有心靈空間是很重要的,這就是你的知見;如果你不認為調整自己的心靈是件重要的事,你不會在這裡,我們的根本觀點是基礎。藏傳佛教的修心法門,譬如大手印和大圓滿,將我們的基本知見(內心的開展出自這種基本的知見)和我們如何將它融入日常生活,做了一個區別。只有廣闊的知見是不夠的,如果這些知見和我們的行為不一致,我們就有危險了。
蓮花生大士曾經對赤松.德贊國王說:「你的知見必須廣大如天空,但是,你的行為必須細如麥粉。」有些人培養了廣闊的知見,看任何事物都是空性,都是廣大的虛空,發生的所有事都是空樂相互依存的變化,這聽起來真是太好了。於是當他們傲慢、無禮、缺德、不誠實時,便宣稱這沒有關係,因為反正一切都是空性。他們相信密乘容許自己為所欲為,他們說:「沒關係,因為這全都是我們本性的呈現。」他們所指的本性是什麼意思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們應該小心照顧自己的知見,使其非常清明和廣闊,同時保持行為的謹慎確實,避免落入西藏人所說「黑色惡魔的道路」,以為究竟實相既然是廣闊的空性,做什麼都沒有差別。
我們用「見」來表示「對心性的了解」。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萬事萬物都是我們心的呈現。西方社會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把重點集中在頭腦,它對我們修行方式影響很大。當我們開始修大手印或大圓滿,西藏喇嘛經常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心在哪裡?」,然後他們問:「它在心臟嗎?它在胃嗎?它在你的腳嗎?它在全身嗎?它在你的體內嗎?它在你的體外嗎?」他們很少會問是不是在你的腦袋裡,他們想不到這一點,這種想法多么愚蠢!然而,大部分西方人會回答:「嗯,很明顯的,心是在腦袋裡。」很有趣。
心在哪裡?在你尚未把整個問題丟掉然後說「它顯然是在頭腦里」之前,假設某人控訴你偷了他的錢,而你回答:「你指的是我?」你用手指的是胸部中心,而不是你的腦袋。我們大部分的感官都在頭部不是嗎?包括鼻子、眼睛、耳朵,但是當我們說自己感受到某種非常深刻的東西,指的是自己的心臟。不妨想一想,問你自己這是怎么一回事。
就佛教的觀點而言,頭腦只是計算機。它是設計程式的那個部分,但是,驅動計算機的能量是什麼?失去這種能量,計算機就完了,驅動計算機的能量不在計算機當中。最近,我讀到一系列由最優秀的腦外科醫生所寫的文章。其中一位說,雖然我們目前對頭腦的了解很多,但還是沒有找到心。西藏人知道頭腦是什麼,如果有人非常傳統、沒有辦法接受新觀念、墨守成規,西藏人稱他們為「頭腦綠了」,意指這個腦袋發霉了。他們了解頭腦和思想有關,但是思想不是心。
佛教談到心時,指的不只是知性功能,而是更深奧的東西。事實上,英文的mind和heart這兩個字是可以互用的,它們通常是相同的字眼。它的字源,在梵文里是基塔(chitta),在藏文里是參姆(sem),同時意指mind和heart。這裡,該注意的是heart,它提供能量,有如運作計算機的電流,沒有電流,計算機就完了。所以,當我們禪坐時,必須學習將這份能量帶給心。
讓我們回到「見」的議題。依據傳統的說法,我們本初的智慧心是覺知和空性的結合。如果我們可以達到絕對的心性,也就是我們根本潛在的自性,不二的覺知就出現了,這時候我們就是意識,意識就是我們;我們了了分明,如果不是了了分明,那一定是睡著了、陷入昏迷或死亡。我們了了分明地覺知,但是這份覺知並不具體,無法緊抓著它說:「這是我的覺知。」或「這是我。」它是透明、開闊、廣大的。依據西藏說法,它是空的,空在這裡指「如同天空」。
他們說,心如天空,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當你想到一片深遠、廣大、蔚藍的天空,它是包容萬象的;它高高在上,同時又在地面,天空從什麼地方開始?它不是「這是我的天空,這片是你的,那片是我的」,它屬於所有人,它支撐我們。失去了空間,我們便無法存在。西藏人用天空或空間比喻我們的本初心,因為它無盡又廣大,然而它無法掌握,而且它和空間也不相同,因為它是有意識的,一旦我們接觸到心的這種層次,就像是第一次清醒過來。
這種覺知是不二的,沒有主體或客體,沒有「我」在做什麼事,只有完全的覺知,它是廣大無盡的,超越時空,我們所有的念頭和情緒都在其中生起;了解這種覺性,即使只有一分鐘,就是所謂的「見」。
了解我們本具佛性,這點很重要;不必加進額外的東西,甚至不必開發什麼,我們早已擁有一切,只需要把它揭露,它一直都在那裡,原本就是完美無缺的,但是,我們不認識它。這好像我們站在太陽下面,卻進入屋內拉下百葉窗,然後說它是黑暗的,但其實太陽一直都在照耀著。這種天生的智慧心是永遠存在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認識它。
根據傳統,佛教徒的修道分為三個階段:見、修、行。首先,我們培養正確的知見,並依此修持,然後在生活中付諸行動。依據佛教傳統,所謂的見,在梵文是椎斯提(drishti),藏文是塔哇(ta wa),它意指我們觀看事物的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教導的四聖諦是「道」的真理,我所指的「道」是八正道,八正道始於正見。我們不妨想一下,為什麼「見」被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對生命的基本看法影響所有的思想和行為,即使人們說他對生命不抱任何哲學,這也是一種哲學,這種理解將影響他們生活中的思想和所有的行為,成為萬事萬物的核心。我們的知見決定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我們認為重要和不重要的、我們的成見和偏見。它也會決定我們是不是重視精神事物,並為精神旅程打下基礎。
我們今天為什麼在這裡?因為我們天生對為生命尋找心靈空間有興趣。你認為擁有心靈空間是很重要的,這就是你的知見;如果你不認為調整自己的心靈是件重要的事,你不會在這裡,我們的根本觀點是基礎。藏傳佛教的修心法門,譬如大手印和大圓滿,將我們的基本知見(內心的開展出自這種基本的知見)和我們如何將它融入日常生活,做了一個區別。只有廣闊的知見是不夠的,如果這些知見和我們的行為不一致,我們就有危險了。
蓮花生大士曾經對赤松.德贊國王說:「你的知見必須廣大如天空,但是,你的行為必須細如麥粉。」有些人培養了廣闊的知見,看任何事物都是空性,都是廣大的虛空,發生的所有事都是空樂相互依存的變化,這聽起來真是太好了。於是當他們傲慢、無禮、缺德、不誠實時,便宣稱這沒有關係,因為反正一切都是空性。他們相信密乘容許自己為所欲為,他們說:「沒關係,因為這全都是我們本性的呈現。」他們所指的本性是什麼意思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們應該小心照顧自己的知見,使其非常清明和廣闊,同時保持行為的謹慎確實,避免落入西藏人所說「黑色惡魔的道路」,以為究竟實相既然是廣闊的空性,做什麼都沒有差別。
我們用「見」來表示「對心性的了解」。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萬事萬物都是我們心的呈現。西方社會的問題之一就是,我們把重點集中在頭腦,它對我們修行方式影響很大。當我們開始修大手印或大圓滿,西藏喇嘛經常提出的問題之一就是「心在哪裡?」,然後他們問:「它在心臟嗎?它在胃嗎?它在你的腳嗎?它在全身嗎?它在你的體內嗎?它在你的體外嗎?」他們很少會問是不是在你的腦袋裡,他們想不到這一點,這種想法多么愚蠢!然而,大部分西方人會回答:「嗯,很明顯的,心是在腦袋裡。」很有趣。
心在哪裡?在你尚未把整個問題丟掉然後說「它顯然是在頭腦里」之前,假設某人控訴你偷了他的錢,而你回答:「你指的是我?」你用手指的是胸部中心,而不是你的腦袋。我們大部分的感官都在頭部不是嗎?包括鼻子、眼睛、耳朵,但是當我們說自己感受到某種非常深刻的東西,指的是自己的心臟。不妨想一想,問你自己這是怎么一回事。
就佛教的觀點而言,頭腦只是計算機。它是設計程式的那個部分,但是,驅動計算機的能量是什麼?失去這種能量,計算機就完了,驅動計算機的能量不在計算機當中。最近,我讀到一系列由最優秀的腦外科醫生所寫的文章。其中一位說,雖然我們目前對頭腦的了解很多,但還是沒有找到心。西藏人知道頭腦是什麼,如果有人非常傳統、沒有辦法接受新觀念、墨守成規,西藏人稱他們為「頭腦綠了」,意指這個腦袋發霉了。他們了解頭腦和思想有關,但是思想不是心。
佛教談到心時,指的不只是知性功能,而是更深奧的東西。事實上,英文的mind和heart這兩個字是可以互用的,它們通常是相同的字眼。它的字源,在梵文里是基塔(chitta),在藏文里是參姆(sem),同時意指mind和heart。這裡,該注意的是heart,它提供能量,有如運作計算機的電流,沒有電流,計算機就完了。所以,當我們禪坐時,必須學習將這份能量帶給心。
讓我們回到「見」的議題。依據傳統的說法,我們本初的智慧心是覺知和空性的結合。如果我們可以達到絕對的心性,也就是我們根本潛在的自性,不二的覺知就出現了,這時候我們就是意識,意識就是我們;我們了了分明,如果不是了了分明,那一定是睡著了、陷入昏迷或死亡。我們了了分明地覺知,但是這份覺知並不具體,無法緊抓著它說:「這是我的覺知。」或「這是我。」它是透明、開闊、廣大的。依據西藏說法,它是空的,空在這裡指「如同天空」。
他們說,心如天空,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當你想到一片深遠、廣大、蔚藍的天空,它是包容萬象的;它高高在上,同時又在地面,天空從什麼地方開始?它不是「這是我的天空,這片是你的,那片是我的」,它屬於所有人,它支撐我們。失去了空間,我們便無法存在。西藏人用天空或空間比喻我們的本初心,因為它無盡又廣大,然而它無法掌握,而且它和空間也不相同,因為它是有意識的,一旦我們接觸到心的這種層次,就像是第一次清醒過來。
這種覺知是不二的,沒有主體或客體,沒有「我」在做什麼事,只有完全的覺知,它是廣大無盡的,超越時空,我們所有的念頭和情緒都在其中生起;了解這種覺性,即使只有一分鐘,就是所謂的「見」。
了解我們本具佛性,這點很重要;不必加進額外的東西,甚至不必開發什麼,我們早已擁有一切,只需要把它揭露,它一直都在那裡,原本就是完美無缺的,但是,我們不認識它。這好像我們站在太陽下面,卻進入屋內拉下百葉窗,然後說它是黑暗的,但其實太陽一直都在照耀著。這種天生的智慧心是永遠存在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認識它。
序言
《心湖上的倒影》是一九九六、九七年在美國,以及一九九八年在澳洲所做的一系列講演錄音,經謄寫、編輯後出版的。
受邀演講,我通常比較喜歡主辦人選擇一個題目,然後由我做即席演講。我常常沒有辦法確切知道自己會說些什麼,或這場演講會導向什麼方向。這種開放的方式,容我有餘裕對在場民眾觀機逗教,同時讓討論更加活潑。然而,這些演講最後並沒有透徹分析所討論的主題,只是好像反映出當時的重點。
這些演講內容難免重複,有些在編輯時捨棄;當某個觀點需要強調,或者這種重複是整體解說的一部分時,重複的內容就會留下來。
聽法者的性質,東西方非常不同。在東方,所有的佛法講演,聽眾大部分是比丘和比丘尼等全心的修行人。但是在西方,聽眾大半是在家人,對佛法,他們通常興致高昂,但是很少有時間正式修行。但在任何一種情況下,講演的面向都必須順應聽眾的需要。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以實用的和貼近的方式來呈現,而不只是一種學術興味,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遙不可及。所以,我大部分使用日常用語,試著讓一般人都能夠接近這些法教。佛陀自己也運用當時的普通語言來表達專有名相的意義,譬如“斯堪達”(skandha)這個詞,翻譯為“蘊”或是“心法與色法”,字面意義是某種事物的“聚集”,他同時運用日常生活的例子和故事來闡明他的意思,而沒有讓佛法變得曖昧難解。
《心湖上的倒影》如果缺少許多朋友和協助者的真誠奉獻,將永遠不可能誕生。我擔任的部分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在友善的聽眾面前喋喋不休。接下來冗長而辛苦的工作──將這些漫長的講演謄寫、整理和統一,這項工作花了數周、數月的心力來完成,我既感謝又驚訝。我必須特別感謝丹津·旺莫法師整理澳洲的記錄,這些紀錄是由桑妮亞·戴維斯、克里絲汀娜·匹柏、珍妮·畢斯威克和旺莫(懷特霍爾)完成的。美國講演錄音帶由阿利雅·亞漢(法蘭茜斯卡·詹肯)非常用心和奉獻地謄寫整理。我也非常感謝雪獅出版社的編輯,他們讀過全文並給予許多寶貴建議。我尤其感謝寶琳·魏斯午,她不但幫助整理錄音帶,同時擔任繁重的選材和編輯工作。他們的工作和我的演講內容,對這本書同樣重要。對上述所有人士,還有其他沒有提及的人,我由衷地說聲謝謝。
受邀演講,我通常比較喜歡主辦人選擇一個題目,然後由我做即席演講。我常常沒有辦法確切知道自己會說些什麼,或這場演講會導向什麼方向。這種開放的方式,容我有餘裕對在場民眾觀機逗教,同時讓討論更加活潑。然而,這些演講最後並沒有透徹分析所討論的主題,只是好像反映出當時的重點。
這些演講內容難免重複,有些在編輯時捨棄;當某個觀點需要強調,或者這種重複是整體解說的一部分時,重複的內容就會留下來。
聽法者的性質,東西方非常不同。在東方,所有的佛法講演,聽眾大部分是比丘和比丘尼等全心的修行人。但是在西方,聽眾大半是在家人,對佛法,他們通常興致高昂,但是很少有時間正式修行。但在任何一種情況下,講演的面向都必須順應聽眾的需要。
在這本書中,我嘗試以實用的和貼近的方式來呈現,而不只是一種學術興味,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遙不可及。所以,我大部分使用日常用語,試著讓一般人都能夠接近這些法教。佛陀自己也運用當時的普通語言來表達專有名相的意義,譬如“斯堪達”(skandha)這個詞,翻譯為“蘊”或是“心法與色法”,字面意義是某種事物的“聚集”,他同時運用日常生活的例子和故事來闡明他的意思,而沒有讓佛法變得曖昧難解。
《心湖上的倒影》如果缺少許多朋友和協助者的真誠奉獻,將永遠不可能誕生。我擔任的部分是最容易的,只需要在友善的聽眾面前喋喋不休。接下來冗長而辛苦的工作──將這些漫長的講演謄寫、整理和統一,這項工作花了數周、數月的心力來完成,我既感謝又驚訝。我必須特別感謝丹津·旺莫法師整理澳洲的記錄,這些紀錄是由桑妮亞·戴維斯、克里絲汀娜·匹柏、珍妮·畢斯威克和旺莫(懷特霍爾)完成的。美國講演錄音帶由阿利雅·亞漢(法蘭茜斯卡·詹肯)非常用心和奉獻地謄寫整理。我也非常感謝雪獅出版社的編輯,他們讀過全文並給予許多寶貴建議。我尤其感謝寶琳·魏斯午,她不但幫助整理錄音帶,同時擔任繁重的選材和編輯工作。他們的工作和我的演講內容,對這本書同樣重要。對上述所有人士,還有其他沒有提及的人,我由衷地說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