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楹聯匾額傳統製作技藝

徽州楹聯匾額傳統製作技藝,中國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傳統技藝,安徽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徽州楹聯匾額傳統製作技藝
  • 主題詞:傳統手工技藝,徽州楹聯匾額傳統製作技藝,黟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唐末
  • 認證時間:2014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安徽省黃山市黟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徽州楹聯匾額是廣泛存在於徽州民居、祠堂、園林等徽州古建築中的一種特有的文化裝飾構件,是徽州人將自己的人生體驗、儒學修養、人生理想、處事哲理等以楹聯匾額的形式,懸掛在民居廳堂、宗族祠堂、園林建築中供後人學習體味,起到文化傳承、教育家族成員的一種特殊的民間文化表達方式。
傳統方法製作的楹聯匾額可長時間防潮,不變形、不開裂、不剝落,大多能保存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其選料考究、工藝複雜,融合了木工、漆工、刻工等傳統工藝的精華,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手工藝。其工序為制坯、嵌補、褙麻、刮膩、上漆、水磨、推光、風乾、描字、雕刻(陰刻)或堆灰(陽刻)、貼金描粉等。其所用的原料有杉木條、桐油、豬血、生漆、石膏、苧麻布、木炭、草木灰、沙葉、百節草、石綠、金粉、金鉑等。
徽州地處皖南山區腹地,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水熱條件充足,所產杉木、桐油、生漆、木炭等材料,為楹聯匾額的製作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氣候的季節變化,又使楹聯匾額極易造成乾縮濕脹而變形、從而導致漆膜脫落。
徽州居民自唐末以來,為歷代中原大族避戰亂南遷而來,這些士大夫階層將中原的儒雅文化帶入徽州,楹聯匾額就是其中之一,為使楹聯匾額保存適應徽州當地的氣候,徽州工匠就地取材,幾經摸索,至南宋遷都杭州後,因都城大興土木、臨近杭州的徽州土、木、漆等手工藝有了大踏步的發展,楹聯匾額的製作工藝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直流傳下來。但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幾經變遷後,僅婺源江灣鎮過月龍師傅完整地繼承了這門工藝。為使這一工藝不至失傳,黟縣金星工藝廠將過月龍師傅及其楹聯匾額的製作技藝完整地引進廠里傳承下來。
依附建築而生的徽州楹聯匾額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主要表現在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婚喪嫁娶,開張營業都有了掛貼對聯的習慣。寫景詠物,言志抒懷。老幼皆喜,婦孺能對,有聯則雅,無聯則俗。徽州楹聯匾額的普及,使它成為徽州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縣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徽州楹聯匾額,便是其中的精華。
徽州楹聯匾額的製作技藝歷經數百年,承載了徽州民間手工藝發展的歷史信息,它融合了材料處理、天然油漆、雕刻工藝的獨特方式方法,且通過保存下來的古楹聯匾額得到了有效驗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工藝對今天相關行業的發展仍然有借鑑意義和重要價值。

歷史淵源

徽州居民自唐末以來,為歷代中原大族避戰亂南遷而來,這些士大夫階層將中原的儒雅文化帶入徽州,楹聯匾額就是其中之一,為使楹聯匾額保存適應徽州當地的氣候,徽州工匠就地取材,幾經摸索,至南宋遷都杭州後,因都城大興土木、臨近杭州的徽州土、木、漆等手工藝有了大踏步的發展,楹聯匾額的製作工藝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直流傳下來。
明清兩代徽商經濟發展到頂峰。致富以後的徽商在家鄉大興土木,營祠建房,墟落處處,亭台樓閣遍地。由於徽商多為儒商,重教化,講人倫,善與仕交往,它的處世哲學、人生追求便通過對聯張布在建築上。凡有人居處,即有對聯。
中國封建社會主體哲學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聯中得到集中反映,明清時期程朱理學進一步豐富了徽州楹聯匾額的內容,使之不僅具有中國傳統楹聯匾額所具備的特性,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廣泛的實用性。徽州楹聯匾額不僅在讀書人中間流傳,而且在平民中間吟誦,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襯下,更顯得富有文化韻味。
徽州楹聯匾額所反映的明清幾百年間人們思想、道德、倫理、教化、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是極其豐富且彌足珍貴的。2006年,作為古徽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徽州楹聯,被列入安徽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經發掘整理的徽州楹聯匾額有近千條,公開出版研究徽州楹聯的專著和相關著作達20多部。

基本內容

徽州楹聯匾額是徽州地區的地方傳統文化。徽州文化見證了徽商形成、發展到逐步衰落的全過程。明清徽商憑藉“銳意進取、勤勉刻苦、誠信不欺、義以天下、回報社會”的經營理念和“貨真”“價實”“量足”“守信”的經營方略,活躍於四方,創下“無徽不成鎮”“無徽不成商”的佳話。而徽州的楹聯文化,憑藉楹聯的文化憑證作用,則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了徽州歷史的發展和徽商的傳承與風貌,以特殊的形式承載著徽州的文化和歷史。
依附建築而生的徽州楹聯匾額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主要表現在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婚喪嫁娶,開張營業都有了掛貼對聯的習慣。寫景詠物,言志抒懷。老幼皆喜,婦孺能對,有聯則雅,無聯則俗。徽州楹聯匾額的普及,使它成為徽州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縣西遞、宏村為代表的徽州楹聯匾額,便是其中的精華。

基本特徵

第一,徽州文化的土壤厚重,為徽州楹聯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歷史基礎與文化基礎,使得徽州楹聯文化極為豐富多彩;
第二,徽州耕讀傳家的傳統,使得讀書習字成為徽州家庭培養子女的必修課,不論進境如何,總有書香薰陶,因而為徽州的楹聯文化提供了創作與欣賞基礎;
第三,徽州的特色建築為徽州楹聯文化的興盛提供了物質基礎。除了前文述及的中堂之外,“三廳兩過廂”的建築風格使得民居建築中廊柱極多,即使是最簡單的“一進式”三廳兩過廂也有將近二十根廊柱,這廊柱即為楹聯文化的優良載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