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簡介,徽州木雕起源,徽州木雕藝術概述,以人物為主的,山水為素材,徽州木雕藝術特色,數百年來依然聳立,共同構築文化空間,山區形象和氣韻秀色,徽州木雕的個性特徵,形式美與裝飾性很難分開,人大於房屋,人大于山,把不同類別的東西組合,帶有歲月見證的古意,鮮明的漢風唐韻,完整的構思設計,大膽的構圖布局,巧妙的光影造型,徽州木雕的套用,使用的木材,工具的選用,徽州木雕傳承人鄭堯錦,藝術歷程,藝術風格,圖書- 中國傳統木雕藝術賞析:徽州木雕,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徽州木雕簡介
徽州木雕主要以
磚雕為主,平面立體生動等特點,主要用在古建築上。
徽州木雕的題材廣泛,有人物、山水、花卉、
禽獸、
魚蟲、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錫聯,以及各種吉祥圖案等。以人物為主的有名人軟事、文學故事、戲曲唱本、宗教神話、民俗風情、民間傳說和社會生活等題材;以山水為素材的,主要是徽州名勝,如黃山、新安江及徽州各縣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風光;以動物、花木、圖案為內容的,一般呈連續圖樣形式,亦能獨立成畫。
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與可能、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表現手法。木雕在徽派吉建築上,通常用於架梁、梁托、檐條、樓層攔板、華板、窗後、欄桿等處、雕花撰朵,富麗繁華。木雕的框線一般又都雕有纏枝圖案、婉轉流動,琳琅滿目。木雕既考慮美觀,又重視實用,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欄板、檐條,採用浮雕較多;在梁托、
斗拱、
雀替以至月樑上使用圓雕較多。
在家具方面,套用木雕較多的是床與衣櫥。這些家具一般用高級木材製作,均用朱漆和金箔裝飾木雕的表面,使其更加鮮明生動。
明代初年,
徽派木雕已初具規模,風格拙樸粗獷,以平面淺浮雕手法為主。明中葉以後,隨著徽商財力的增強,炬耀鄉里的意識日益濃厚,木雕藝術也逐漸向
精朗細刻過渡,以多層透雕取代平面淺雕成為主流。入清以後,對木雕裝飾美感的追求更為強烈,塗金透鏤,窮根華麗,雖為精工,但有時反而過於繁瑣。
現今,在
古徽州所轄
縣內木雕精品仍然隨處可見。歙縣宏
村一家民宅,在梁、仿、櫬、斗拱、雀替上全部精雕細刻,裝飾著靈獸、百鳥、蝙蝠和回文圖案,布局嚴謹,造型優美。樓下圍著天井的24屆鏤花隔後門,上半部是連續圖紋漏窗,下半部是浮雕花鳥隔板,連線上下兩半部的中間橫板,則雕刻著戲曲故事,內容皆出自《三國演義》戲文。在堂前右側登樓的門口上方,有一幅用浮雕與鏤刻相結合的木雕畫,背景是山石岡巒、竹林曲徑,畫中有一位年輕婦人倚間眺望,有一個男子夾著傘,背著包袱,從山道上走來,這是一幅反映建肩遠祖在外經商發邊回鄉的“商旅回歸國“。畫面人物長僅盈寸,卻刻得眉眼畢現,栩栩如生,尤其是倚間婦人凝眸遠望,神態憂戚而專注,流露出盼親人歸來的脈脈情思;行旅男子則是風塵僕僕,行色匆匆,歸心似箭。其構圖之精巧,造型之生動,堪稱現存徽派木雕中的帽品。徽州木雕藝術歷代名工輩出,劉鐵筆、汪晟、汪老五、黃異人、
張立夫諸人在
方誌中均有記載。他們的木雕藝術代代相傳,現今更加發揚光大。
徽州木雕起源
從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徽商崛起,成為當時社會經濟的明星商人。他們發家致富後,遵循儒家文化傳統,紛紛回故鄉置良田、造豪宅,並以木雕技藝雕樑畫棟進行內部裝修,形成了一股
徽州民居木雕藝術裝飾風尚。而文化的基因,雜交文化衝撞的開放,使得徽商在木雕藝術中更多的追求儒家文化的氣息,並使其成為具有鮮明的儒家文化特色的木雕藝術流派。
徽州木雕屬於我國
民間木雕史上的最有影響力的流派之一,尤其其木雕“文化試卷”,可以批閱其為“狀元”。
徽商在明清經濟上的地位早已載入史冊,但徽商通過民間木雕來傳播儒學,卻一直被學術界所忽視。要知道儒林文苑,雖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但文字的魅力總是遜色於藝術形象的。尤其對於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鄉村僻野的鄉民、農婦、幼童,他們在日常起居時,就能處處感染到宅門窗部、飛檐、桌椅、床塌、視窗以傳播
儒家學說為特徵的木雕道教故事圖、案世同居圖、惡讓中庸圖等。那種潛移默化的
儒家文化薰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民風純樸、文化濃郁,如在安徽已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的
西遞、
宏村,村民就給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西遞、宏村之所以能被聯合國有關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自然村落是環境因素,明清民居是古建築因素、明清木雕是古文化因素。也可以這樣說,西遞、宏村保留下來的明清徽州木雕,已成為
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並被載入
世界文化史。
徽州木雕藝術概述
縱觀徽邑六縣木雕藝術的規模,大的如民屋、祠堂、寺廟等建築裝飾,小的至日常生活用具和文房中筆、墨硯等,套用範圍極其廣泛。
木雕工藝的內容:人物、山水、花卉、飛禽、走獸、蟲魚、雲頭、回紋、八寶博古、文字楹聯,以及幾何形體等圖案,有寫實的具象的,有寫意的、變體(形)抽象的,可以說無所不包,只是在使用範圍和對象上各異,內容布局有所側重。
以人物為主的
名人軼事,文學故事、戲曲唱本,宗教神話,民俗風情,民間傳說和社會生活等題材。描寫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貴族生活,文人騷客的風雅畫面和宗教神話、先賢事跡。
民間習俗與傅統題材有人們喜聞樂見的“八仙過海”、和“
和合二仙”、“觀音渡海”、《西遊記》中的“鬧天宮”、“
豬八戒娶親”、“
三打白骨精”,“瑤池瓊會”和“
郭子儀祝壽”、“
劉備招親”、“麻姑祝壽”、“
福祿壽”、“麒麟送子”、“抬角戲”、“鬧元宵燈會”以及體現勞動人民傳統觀念和美好嚮往的,忠“岳母刺字”、孝“臥冰取魚”、“封股療母疾”、節“民族英雄像”、“
楊家將”、“
戚家兵”、義“周仁獻嫂”、“
蘇武牧羊”等畫面來表現。
再有砍柴的樵夫,待耕的農夫,牛背上的牧童,紡車前的村姑和飼養家禽家畜,推車、擔水、捕魚、撐船等山區勞動人民形象。
還有兒童游紅,遊藝表演、耍燈、舞龍舞獅、
花船、跑驢等民間藝術活動的歡慶場面。更有甚者
歙縣黃村有宿舍古民居,屋內梁、枋、檁、
斗拱、雀替等全部精雕細刻。
裝飾著靈獸、百鳥、蝙蝠、和連勝、回文等,造型優美,雕工精細。
那樓下有二十四扇鏤花隔扇門,每扇門的上半部是連綿圖紋鏤窗,下半部稱“裙板”雕刻著花鳥平板浮雕,連線上下兩半隔扇中部名叫“束腰”,全雕著戲文和故事,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戲文。雕技稱得上是“鬼斧神工”堪稱為精品。
設計者很懂得欣賞者的實際需要,隔扇中部的束腰與人視線持平,是觀賞的最佳角度,因而往往用以刻畫帶有情節的民俗故事,戲曲故事的人物圖案。
而在下部“裙板”上則一般是翎毛走獸、花卉、八寶奇珍等畫面。
論者就在這家堂前右側的門上,發現有一幅長七十厘米,寬十七厘米用浮雕與鏤空雕相結合的手法雕成的《商旅回歸圖》,畫面背景是山石崗巒、竹林曲徑、一山一石、一樹一木皆層次分明,纖細逼真。畫中的人物有:一位年青婦女倚閭眺望,一個男子夾著傘,背著包袱在山道上匆匆走來。畫面人物長僅盈寸,卻刻得眉眼畢現,栩栩如生。倚門婦人凝眸遠望,神情憂戚而專注,流露出盼人歸來的脈脈情思;行旅男子,則是行色匆匆,
風塵僕僕,歸心似箭。構圖精巧,造型生動,這樣的雕刻藝術真高超極了。我揣摩著並詢問了房東,方知這宅原主的遠祖,在經商發跡後回鄉建了這座房子。啊!這幅雕刻原來是造房主人的生活寫照。
山水為素材
以山水為素材的木雕,主要是以徽州名勝為直接或間接的素材。
黃山、白岳
故然是雕刻主要內容,然徽州各縣風光皆佳麗,名人方誌的有歙縣、績溪“十景”,休寧、
黟縣、祁門、娶源皆“八景”著稱。
而這些又是各地
民間雕刻匠師們熟習的題材,運用自如,得心應手,表現出濃郁的鄉土氣息。
特別是窗戶下方,隔扇門中間的束腰部分,往往是木雕裝飾比較精彩之處。
徽州古民居一般都不向外開窗戶。而是向著房屋中間的天井部位開木結構的窗戶。窗扇基本都是用鏤空花雕,既注意光源又為了空氣流通。窗格扇下沿用平板飾以細膩的雕刻,在窗戶三分之一的下部往往配有窗欄板,方言叫“檻窗衣”,意為窗戶的衣裳,既可遮擋視線,又可遮擋從天井方向飄落的
斜風斜雨。同時又不影響房間的採光,這是
徽州民居很有地方特色的裝飾物。
這裡雕刻內容除人物外,還有地方山水題材、如:“黃山松濤”、“
黃海(山)
雲涌”、“白岳飛雲”、“壽山旭日”、“彰山疊翟”、“石洞流霞”、“碎石灘頭”、“大屏積雪”、“石印回瀾”、“龍尾山色”、“太白湖光”、“孤峰盤翠”、“煙雲鋪海”、“雙橋夜月”、“閶門石峽”、“
青蘿線天”、“松蘿雪齋”、“屯清歸帆”等具有各地代表性的山水風光,當然還有表現新安江、
漸江、
練江、
閶江、乳溪、
徽水的沿岸風光。
以動物、花卉、樹木、八寶博古、雲頭、回紋、幾何形體及詩文字全為內容的木雕,如:龍、鳳、獅、虎、象、麒麟、鰲魚及雞、鴨、鵝、豬、馬、牛、羊等家禽家畜,還有徽州特有的動物四不象;表現吉祥如意的“喜(喜鵲)、祿(鹿)、封(蜂)、候(猴)”、“喜事連(蓮)年”、“鹿鶴同春”、“三羊開泰”、“五蝠捧壽”、“喜鶴登梅”、“
歲寒三友”還有石榴象徵多子、桃子代表長壽,牡丹表示富貴等。
這些在天井橫樑、拱板、檐條上表現較多,且均能獨立成浮雕畫面。表現在月樑上的“雙獅搶球”、“二龍戲珠”、“
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等題材,多般用完整的橫樑作鏤空雕或半圓雕手法來描繪。
徽州木雕藝術特色
數百年來依然聳立
徽州古建築藝術以其獨特的建築空間和雕刻裝飾展現著藝術魅力,贏得世人矚目。
以磚木結構為主體的徽州古建技藝,經受大自然暴力的考驗,數百年來依然聳立,從建築學和美學兩個方面展示著自身的生命力,它不僅體現了徽州人民的智慧與偉大,也表明建築與雕刻裝飾藝術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傳統的建築雕刻裝飾,是從結構上重視牢固與美學協調統一,處理雕刻地方很有分寸,形象色彩皆自然得體。
徽州木雕,石雕、磚雕藝術善於處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築物整體之中,又能像水墨畫一樣,清新淡雅,特別是木雕藝術,更為古色古香的建築錦上添花。
若能身臨其境,你會感到這是闖進藝術之宮,俯仰四顧,比比皆是,為這雕刻藝術立體式包圍。在這美的王國中,你會留連忘返,那三分精美,七分雅致的立體畫,會給你留下無盡的遐想。
共同構築文化空間
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他們把
民居建築和所在環境看成一體。因此無論是人們所選擇的自然環境,還是人工配置的山水花木,總是和建築,雕刻裝飾共同構築成充滿藝術氣氛的文化空間。
民居的前庭或庭側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園,綴置花壇,水池,植以花木,擺放盆景。粉牆上飾以磚雕,石雕
花窗,或放長條石桌、石凳,點綴小品,使建築、山水、花木融為一體,庭院小,頗得園林之趣,體現了建築的有機功能。
特別鮮明突出的是白牆黑瓦和
馬頭牆,它們層層疊疊高低有致,長短相同,輪廓清晰,這些特點在這裡均得充分體現。
同時它也是木雕中風光浮雕的藍圖,即便是人物活動的木雕,其襯景,也是從徽州園林中攝取範本的。
山區形象和氣韻秀色
還有木雕上的松、石、雲、泉以及奇花異草、就有山區典型形象。更具有徽派版畫和徽州盆景和造型特色。
那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虬松、頂平如削、枝著
虬龍、蒼翠欲滴、奇特的長相)。
那變化無窮的雲海、雲鋪深壑,絮掩危崖,“妙在非海、確又似海”、它使本有千姿萬態的奇松怪石,披上了萬方魔巾。
黃山的巧石,似人、似物、似禽、似獸的造型,或具象或抽象、全在山崖的頂端。那生動活潑的黃猴,小松鼠以及具有
皖南山區特性的飛禽、走獸、蟲魚、恰似鳥類、獸類雲集的音樂盛會。
花卉雖說全國各地大同小異,但處在不同環境和位置上也能顯示出地方特徵。
即使是戲劇和其它人物動態形象,徽州木雕中很少見到體型高大,性格豪放粗獷的形象,劇中人即便是北方人、雕刻藝人還是設計得一般均比較矮小,不失
江南人的秀色氣韻。
徽州木雕的個性特徵
徽州木雕中的個性特徵,能充分體現在刀刻形象上,應該感謝那些名不見經傳的能工巧匠,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藝術遺產。
徽州木雕作品繪畫性很強,作品從正面觀賞最佳,每地一塊或一組獻詞是在一個平面上,採用陽刻的手法,依據畫面的結構,逐漸遞增使層次加深。
它們的形體受雕刻材料的實用板面所約束,處理層次基本上在允許雕刻深度的平面上變化,整體感很強。
從雕刻裝飾角度,安裝時也有技巧,講究觀賞視角,花邊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個平面上,顯得層次豐富,在統一中求變化。
形式美與裝飾性很難分開
充分利用製作條件及物質材料,表現出高度概括並美化構件。
如在傳統題材中的龍、鳳、麒麟等,花卉中各種花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及四方連續。
民俗題材
雙喜、壽字、萬字、八節、回紋及人物題材中的力士,仙佛、羅漢等形象動態,賦予美好的,吉祥的寓意套用在建築裝飾的部位上。
但藝術作品中的裝飾性不要單純被理解為點綴的花花草草,它的實際內涵大得很。 藝術作品好內容是要有完美形式來表達的,而形式美與裝飾性很難分開。即使是寫實的作品也有內在的裝飾性。
人大於房屋,人大于山
徽州民間木雕藝人們還善於把閃電等,經過雕刻者運用誇張的具象固定、提煉出他們所熟悉的可視形象,運用到雕刻中來。
徽州木雕的裝飾處理,對所表現的形象均作高度概括,並帶有變形手法。 特別是戲劇、小說、民俗、神州故事方面的題材,構成手法很像舞台布景、道具和人物活動。有戲劇特寫鏡頭之感。
對人物和環境表現,手法均很簡練,常使用象徵和誇張的方法。
為突出重要部分,往往出現人大於房屋,人大于山。一間屋子伸出一至兩個人頭,就把這房屋占滿了。
把不同類別的東西組合
民間雕刻匠師通過對生活觀察,概括,運用想像,集它們各自優美的部分,來創造理想之物。
徽州木雕還善於把理想的事物和現實的東西結合起來,處理理想事物有現實的基礎,處理現實的事物又有理想的意境。
如木雕中民俗題材“
龍騰虎躍”,“麒麟送子”等。講究表現氣勢,虎的奔騰如飛,在腿和身體兩側裝上“火苗”形象,給人以飛動,快捷感。
有從美好的願望出發,把不同時間、地點甚至兩種生活中的相容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可視形象。
另外常見徽州木雕把不同類別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如人物、花鳥、山水、八寶博古、幾何形等共處一個畫面上,然主次分明,各起各的作用,顯得民間風味濃郁,裝飾性強。
帶有歲月見證的古意
徽州木雕的藝術價值,不僅是徽州古建築工程中的裝飾品,同時也是能夠獨立存在的完整藝術品。
不論是磚雕、石雕還是木雕,雖然是住宅和附屬在建築物上的部件,如
門罩中的磚雕,天井四周山水、花鳥題材的石雕,或是窗扇下欄板,屋沿下檐條、
雀替,樓層欄板上帶有主題性的木雕,但它們統統都是一幅獨立的畫,一件完整獨立的藝術品。
隨著歲月蹉跎,古建築的變遷,這些三雕作品依然可以作為藝術品安裝在現代化的廳堂,裝潢客廳,它們帶有歲月見證的古意,帶著深厚的民間藝術色彩,給觀者以美的薰陶和啟迪。
鮮明的漢風唐韻
即所謂‘、漢唐氣度”。徽州木雕的特殊性是由徽州地域的“小氣候”決定的。徽州木雕的熱情、向上的格調與地域經濟生活的富裕是合拍的。木雕構圖飽滿,畫面注重張力,人物造型生動,雕刻粗獷,動感強烈,具有沉雄、奔放、古拙的藝術風格。在文人畫壇,人物畫宋代以後就走下坡路,明清時更為沉寂,很多人物作品造型能力很弱,呈現出與當時
明清小說、戲曲類同的
弱不禁風的病態美。徽州木雕中卻煥發出健康的
喜氣洋洋的審美情調。不過,到了民國以後,隨著徽商的衰落,木雕中那種自信的藝術感覺也驟然消失。從民國年間款縣的木雕組畫《耕織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其差異,構圖囿於西學的比例和透視關係、十分工細地雕鑿,滿幅纖弱之氣,已無法掩蓋對失去的優勢之無奈。
完整的構思設計
徽州木雕有著十分高超的總體設計規劃。每一幢民居的木雕內容、風格都有一個明確的創作傾向。我舉四幢同是清代的民居為例:A一戶清代大鹽商建造的“
承志堂”,額枯雕的是唐肅宗宴官圖,前廳是百子鬧元霄,格扇門雕的是八仙圖,下端雕有福、祿、壽、禧四星高照圖。左右邊門用梁槍、月梁、
雀替三個建築構件組成兩個“布幣”,形似“商”字。後廳雕的是
郭子儀上壽圖和
九世同居圖。整幢設計瀰漫著金銀氣。B.另一幢清代民居,天井隔扇雕刻16塊全是以
詩教為內容的
唐詩選刻木雕組畫,東西雀替為魁星點斗和
蟾宮折桂,四塊窗欄板分別雕府學、
社學、書院和私塾,一看便知是讀書人的住宅。C、有一幢面積不大的清代小戶人家的民居里,天井下雕刻全套24塊《二十四孝圖》,還有《四愛圖》,雀替、窗格心也是《麻姑上壽》及《和合二仙》等仁愛、
慈孝、勸善的題材,顯示出原主人的孝義情懷。D.績溪
上莊的胡適故居,清末建築,前後兩進廳室的門壁上刻有10幅《蘭花圖》,平板凹刻,還題有“蘭為王者冠,不與
眾草伍”的詩句;下部的裙板則空白不施任何雕鑿。這幢民居的雕刻突出了主人清雅脫俗的君子。
大膽的構圖布局
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或事件的特徵,簡約的手段,來,給人一種舉重若輕的藝術感受。處理情節化構圖時往往仰承漢代壁畫、石、畫像磚的整體風格趣味,戲劇性的事件,布局時,在一塊不大的木板上雕刻眾多人物,面可以表現不同空間的全過程,里。比如《關公送嫂》與《趙匡撤千里送京娘》可以在一幅作品中出現。
巧妙的光影造型
徽州民居是內向結構,中間天井的四周,井口一樣的天光,光,是欣賞木雕的固定光源。幾百年來,同一光源的制約下,突出,都是在上面大半部分挖得很深,面三分之一部分則很淺,雕人物的頭、手、胸,在散光的投影下,得人物影影綽綽,產生會動的幻覺。很淺呈弧線斜坡與外框銜接,應。在這種特定的光源下,觀者的視線只
徽州木雕的套用
徽州古建築中的磚、木、石三雕,在我國明、清建築史上別具一格,飲譽海內。
近年來國內及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地建築學界的學者和其他方面的專家來徽州考察三雕藝術與古建築者,不計其數。
即便是現在,當您到徽州來旅行,一踏進這座山國地界,給您的第一印象是:在那碧玉簪般的
叢山之間,矗立著一幢幢古老民宅,祠堂、廟宇,參差錯落,檐牙高啄。潔白的牆,黝黑的屋瓦,鮮明耀眼,會引起您的驚奇和遐想。
變遷中保留著的
由於歲月的變遷,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一座座現代化的“洋”房,吞沒和替代了古老的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宅。
近年來人們似乎覺察到,燦爛的徽州古文化中精華之一的古民居及其古建築正在逐漸消失。
然而在鄉村,卻依然保留著那些古色古香的山村民居。那變化多端高低參差的徽式閣樓,正門上方,砌著門樓或門罩,採用水磨青磚砌成飛檐形式,用以擋住牆面上方流下的雨水,瓦檐下又用青磚嵌砌著對稱而又富有變化的精美圖案,構成一幅幅畫面。
如若您願意登入堂奧,便會驚訝得瞪大眼睛。那華板,柱棋,
蓮花門,天井四周上方檐條、
沿口、下方石牆裙、屏門
隔扇,窗扇及下方欄板、梁、枋、棟、半拱、
雀替、以及花台欄桿;還有那富麗堂皇的彩繪壁畫,會給您感覺這不是普通農戶民居,而是跨進浩瀚的雕刻藝術之宮。
使用的木材
銀杏
工具的選用
叩槌,即敲擊鑿子用的木槌
方鑿刀,即平口刀
方湖刀,刀刃稍弧形,用來做出稍有弧度的形狀
圓鑿刀,刀刃弧形,用來做出較圓的形狀
撓鑿刀,刀口翹起與刀梗成一定角度,用於削平深層其它刀不能觸及的地方
雕刀,刀刃成銳角形,用於刻劃線條、花紋。
毛尾刀,鏤空雕刻的特製刃刀,形成長銳角形,用於側面的造型刻畫。
徽州木雕傳承人鄭堯錦
一位藝人要想成為藝術大家,必須具備幾個要素:1、高超的藝術技巧;2、鮮明的思想個性;3、大眾的審美取向;4、濃厚的創作興趣。當一個人的興趣變為職業,無疑是幸事;當職業成就了一位藝術家,更是幸福的。而
有一個人都具備以上幾個特質,他就是這個時代藝術的寵兒——安徽省
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木雕的傑出傳承人,新一代徽雕藝術大師中的佼佼者,徽派木雕的領軍人物和擎旗人,徽州人——鄭堯錦先生。
藝術歷程
徽州地靈人傑,區域文化更是積澱深厚,源遠流長,名家巨匠不計其數。鄭堯錦出生於1972年,天資聰慧,感悟力強,受其叔叔影響,對傳統木雕有著濃厚的興趣。高中畢業後,便義無反顧走進徽州旅遊工藝廠——這是個從事徽州雕刻(包括竹雕、木雕、磚雕、硯雕)的專業加工廠。在這工藝廠的三年時間裡,鄭堯錦結識拜訪了一批徽州雕刻名家,學習傳統雕刻技法,並對竹木石硯雕刻做了大量的實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拜讀了大量的雕刻名著,遍訪名山大川,探訪名勝古蹟,走遍國內各大博物館,感悟自然,師法自然,並仔細揣摩前人的造型、立意、構思和技法,潛心鑽研傳統名作,文武兼修,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風格。鄭堯錦先生現為中國木作委員會沉香研究中心副主任、黃山市工藝美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安徽省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
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木雕的傑出傳承人。
藝術風格
鄭堯錦先生是依自身之性格、修養與觀念去雕刻屬於他自己的作品。他特別反對那種刻意標新立異、
矯揉造作的所謂“獨特風格”,認為自然而和諧的事物都是美好的。雕刻家的任務是發掘並通過自己的藝術語言來表現這種自然而和諧的美。雕刻技巧、個性、風格都必須服從這一目的,而不能凌駕於它之上。雕刻家有選擇表現技法的自由,卻不能有違背自然、歪曲造化的權利。也就是說,雕刻家必須真正做到以造化為師。既不能虛情假意,也不能三心二意。
徽州曾經有過經濟的輝煌,成就了獨特的徽文化,為中國“三大地方顯學”之首,數百年傳薪不熄。徽州傳統雕刻藝術分建築物雕刻和文玩雕刻藝術,其文玩雕刻藝術是徽州傳統雕刻藝術的精華,是“器不厭精”的文化手工藝術品,影響了中國幾個朝代的文人藝術,至今仍是具有獨特區域和穩定群創性,是“徽文化”重要顯性物化標誌。人們理解上的傳統意義上的雕刻是建築裝飾雕刻,但徽州文玩雕刻藝術才是徽雕的精髓,才能代表徽雕藝術的高度。鄭堯錦的雕刻藝術是以精巧儒雅為特色的徽雕藝術中新的“鄭氏”
風格與流派。
鄭堯錦先生深知雕刻技巧的重要性。他以數十年之功, 苦練技巧,終於進入了徽州木雕創作技法的自由境界,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語言。他在傳統徽派木雕風格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化的藝術語言。可以從原創、精微、意境、極致、區域特質等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概況。
原創:力圖每一件作品的原創性是其多年不變的追求,創作難度大大地被增加,需要表現出良好的藝術素養。追求作品的原創性是其自我要求高度標準的體現,也是顯示雕刻藝術作品從工藝品藝術化及深度化的必由之路。
精微:精微細膩的雕刻風格可以說是徽州雕刻藝術的重要特徵,作為藝術品標準看待的新徽木雕,鄭堯錦在這方面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創造出更加美妙絕倫的作品。對精微細膩的表達需要有超強傳統刀法功力,也需要極強的造型駕馭能力。
意境:鄭堯錦在追求作品形式美的同時,並重追求形式之外的意境之美,以求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或追求傳統文人情懷的詩情畫意;或追求哲學層面上的“寓教於樂”及對生活的美好祈願,力圖創作出作品的優雅和諧的情調與氛圍。
極致:凡前人留下的藝術精品,或精或簡無不師法自然。鄭堯錦的作品深得前人思想精髓,天人合一,表現自然,更是他的藝術宗旨。
區域特質:徽州雕刻不但有美化、裝飾、標示、治家警世等功能,更有文人雅士直接參與構思創作。鄭堯錦先生不錮於自己的創作思想,常和現代文化名流交流,吸收他人先進思想,並融入作品,使作品更具有新時代的創新精神。
學無止境,鄭堯錦先生深知這
亘古不變的道理,他平時不僅實地考察學習古徽雕作品,還努力鑽研雕刻理論知識,拜請當地徽雕藝術名家進行研究討論,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以期共同提高。並吸收其他藝術流派之長,融會貫通,集各大成者,使鄭堯錦先生在雕刻技藝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他懂得只有富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才是屬於社會的,屬於歷史的。作為一個徽州雕刻傳承人,只有細心領悟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並把他高度提煉,使他形之於作品之上,才能提升作品的審美價值,永葆藝術青春。
圖書- 中國傳統木雕藝術賞析:徽州木雕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傳統木雕藝術賞析:徽州木雕
作者:董洪全
ISBN:9787535626486
頁碼:223 頁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0開 Pages Per Sheet
出版日:2007年04月
中文:
原價:50.00元
產品標識:asinB0011F3LDG
內容簡介
徽州舊稱歙州。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設定
歙州,轄境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及
江西婺源等地。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元代升格為“路”,明代改“路”為“府”。
徽州木雕以建築裝飾、家具裝飾為主。
徽州歙縣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歷來就有“無徽不成鎮”的說法.因為有錢,所以“巨室雲集,百諸皆興.比屋鱗次,無盡土之隙”。莘莘學子、芸芸商賈催生了著名的
新安文化。明清期間畫家輩出,繪畫的審美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建築裝飾和家具裝飾層次的提升。
徽州地區大量藝術價值極高的明清民居和明清家具,正是這種文化背景下的產物。
徽州木雕題材極為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蟲草一應俱全,更以大面積雕畫著稱。從建築頂部的樓枋、
雀替、吊籃、樓閣板、板壁.到廳堂的廂房門窗、
蓮花門、隔板等:從家具中的八仙桌、太師椅、櫃櫥、梳妝檯到婚慶器物……真是無處不雕,有處皆刻。
徽州木雕技藝成熟,常用的技法有線刻、浮雕、圓雕、透雕等。
徽州木雕選材大多為松、榆、櫸、杉、梓、楠等微硬和軟木材,不重視材質,刻意追求內容深沉和工藝完美。
2000年11月,徽州
西遞和
宏村,由於它們美輪美奐的民居和民居上的建築裝飾木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建築裝飾
◇門窗絛環板
◇板門隔扇門窗格心
裙板欞條
◇雀替梁墊楣子掛檐
宗教用品觀賞陳設
家具裝飾
◇椅榻床架箱櫃櫥桌門芯板側板背板圍板裙板頂板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