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儺戲

徽州儺戲

徽州儺戲是在古代儺祭舞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傳統戲劇形式,被稱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作為遠古時臘月里驅鬼逐疫的一種祭儀,源於原始巫舞。人們戴著面具,把自己裝份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兇猛猙獰的儺神,跳著兇猛、狂熱的舞蹈來驅邪。漢代 就開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徽州儺戲
  • 形式:傳統戲劇形式
  • 被稱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 時間:清中葉開始,儺舞向儺戲方面演變
簡介,歷史,

簡介

儺是中國遠古時臘月里驅鬼逐疫的一種祭儀,源於原始巫舞。人們戴著面具,把自己裝份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兇猛猙獰的儺神,跳著兇猛、狂熱的舞蹈來驅邪。漢代 就開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稱。後來儺逐步向娛人悅眾方面演變,加強了其娛樂成分,內函也大為豐富,其中包含了驅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 祝禱豐收等內容,出現了表現勞動生活與民間傳說故事方面的節目,發展成為戲曲形式,形成儺戲。
徽州儺戲

歷史

徽州儺活動歷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為盛行。祁門縣立春前的一天,縣令要率領下屬到城東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則扮戲相從,立春日則祭祀太歲行儺。其它縣也是 如此。如果說春祀儺儀尚帶有古儺驅鬼逐疫意義的話。在民間迎神賽會中出現的儺,側純粹是一種娛樂了。明嘉靖時,歙、休寧縣二月二十八日舉行紀念汪華的遊行 活動,人們戴著面具,在隊伍中邊歌邊舞,即為儺戲。婺源縣是徽州諸縣儺活動最為興盛的縣份,歷史上有“三十六儺班,七十二獅班”之說,往往獅儺同游,一邊 舞獅,一邊是儺舞,以酬神娛人,故有“獅儺會神”這稱。
大約從清中葉開始,儺舞向儺戲方面演變。清光緒年間,休寧茗洲吳氏春秋二祀請儺戲演員來演戲成為宗族定例,並且是搭台演戲,顯然吳氏的儺已經是舞台表演,成為儺戲。
20世紀80年代中期,徽州地區文化部門曾對徽州儺進行過一次全面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儺文化至今在徽州地區仍有比較多的遺存,既有舞,也有戲。系統保存了儺由祭祀舞蹈到舞台戲劇的演變實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