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德里顧特卜塔及 - 基本概述
英文: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s, Delhi
入選時間:1993
德里顧特卜塔位於新德里15公里的梅特烏里村,建於1193年。這座紅砂石尖塔高72.5米。基座直徑14.32米,塔峰直徑2.75米,從下往上逐漸變細。建有互動角和圍繞塔身的刻凹槽。周圍的考古地區包括一些著名建築。建於1311年的宏偉壯麗的阿拉伊-達爾瓦扎門是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精品。由來自20座婆羅門廟宇的材料建成的兩座清真寺,其中包括庫瓦圖-伊斯蘭清真寺,是印度北部最古老的清真寺。
由來
顧特卜是印度穆斯林領袖
穆罕默德的得力將軍,在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顧特卜塔有紅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底層直徑為15米,到頂部逐漸縮小為2.5米,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在顧特卜塔附近還有一些印度穆斯林的古蹟。
顧特卜塔為一處世界遺產,距德里約15公里,是德里的一處標誌性建築,遺址雖以古塔最為著名,但其周圍還有許多其他遺蹟,包括幾座古墓、一座伊斯蘭大學和著名的大鐵柱。除了4世紀的大鐵柱外,其他古蹟均建成於三代國王統治期內。
顧特卜塔顧特卜塔是一處高約73米的勝利塔, 1193年顧特卜塔因皇帝在戰勝德里的最後一個王國後,立即建造了此塔, 13世紀工程完工。它標誌著伊斯蘭教在該市占統治地位。塔內的樓梯極陡峭,1979年一個旅遊團因在塔內驚跑而造成數人傷亡,此塔內部也隨之對外關閉。關於
古德卜尖塔的歷史,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說是由德里蘇丹國的皇帝顧特卜德丁.艾巴克所建;一說是由德里統治者所建。但一般認為,該塔不是一朝一代的功勞,也非一次建成,而是經過多次續建而成。
建築特點
高聳入雲的顧特卜塔是早期
伊斯蘭式古建築,極其精美的建築風格使她每年都吸引了來自世界的無數遊客。她始建於公元12世紀,於13世紀完工,塔內有很多的書法作品。塔高230英尺,登上塔上的旋梯可以眺望遠處迷人的風景。尖塔自下而上逐漸變細,塔基直徑15米,而到了塔頂直徑僅有三米。
塔分五層,每一層都有突出的陽台,外表由交替的三角形和圓形折紋組成。前三層由紅色沙岩製成,第四、五層由大理石和沙石建成,塔內飾有優美的壁畫,鐫刻著源於古蘭經的經文。塔內有石級盤旋而上到最上一層。
顧特卜塔最初是在1199年由古德卜德丁.艾巴克負責修建的,當時建塔的目的是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在德里的廣泛傳播而建,最後,建塔的任務由顧特卜德丁.艾巴克的後任完成。在顧特卜德丁.艾巴克看來,顧特卜塔是伊斯蘭教精神的體現,她是伊斯蘭文化在東西方傳播的豐碑。同時,尖塔也是通知教徒按時祈禱的地點。
幾個世紀以來,顧特卜塔塔身有些傾斜,但其他方面被完好的保存下來。
文化信仰
伊斯蘭教是與佛教和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紀初誕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所創,目前世界上有10億多信徒,他們大多分布在阿拉伯國家,以及
中非、
北非、
中亞、
西亞、
東南亞和
印度、
巴基斯坦、
中國;有些國家還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伊斯蘭教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社會大變動時期。四方割據,戰亂頻繁。內憂外患,危機重重。在宗教信仰上,原始宗教盛行,人們崇拜自然物體,並且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同時,猶太教和基督教也開始向半島傳播,但它們的學說並不適合這種形勢。因此實現半島的和平統一和社會安寧是阿拉伯社會的出路。這時候先知穆罕默德出現了,他以“安拉是唯一的真神”為口號,提出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安寧”等主張,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要求。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一個轉折的時刻誕生的。
伊斯蘭教認為除了安拉再沒有神,反對信多神、拜偶像,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的音譯,本意“順從”。順從安拉旨意的人,即“順從者”,阿拉伯語叫“穆斯林”,是伊斯蘭教徒的通稱。在中國,穆斯林也稱安拉為“胡大”或“真主”。
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類傳布伊斯蘭教的。伊斯蘭教的歷史,從穆罕默德開始傳教之年算起,至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全世界的伊斯蘭教徒,分布在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不論在什麼地方,穆斯林之間都互稱兄弟,或叫“朵斯梯”,彼此見面出“
色倆目”,或簡稱道“色蘭”,以示問候。色倆目或色蘭,阿拉伯語意作“安色倆目爾來庫姆”,即“願安拉賜給你平安”,回答時說“瓦爾來庫姆色倆目”,意思是“願安拉也賜給你安寧”。
伊斯蘭大學
從公元七世紀初直到十七世紀,在
伊斯蘭的名義下,以阿拉伯半島為中心,曾經建立了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印度莫沃爾王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帝國;隨著時代變遷,這些盛極一時的王朝都已成為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教”卻始終沒有隕落;它從一個民族的宗教成為一個帝國的精神源泉,爾後又成為一種宗教、文化、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的生活方式,並且在世界範圍內不斷的發展著。
印度伊斯蘭高等學府。位於首都新德里以北約100英里的薩哈蘭普爾省秋班德鎮。該鎮在歷史上曾是南亞伊斯蘭學術文化中心之一。大學前身系建於莫臥兒王朝時期的清真寺經學院。1864年擴建為秋班德經學之家和戛西米亞大學,後因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需要,於1880年統一定名為
秋班德伊斯蘭大學。該校系綜合性宗教教育及科研的群體,包括有自國小到大學的一系列教學機構及伊斯蘭學術研究和出版部門。
該校千餘年來,一直堅持民間辦學方針。教學及研究活動涉及伊斯蘭學術的各個領域,始終堅持遜尼派的思想觀點,其教育及科研成果的影響遠及中國、伊朗及非洲。近代以來,該校培養的本國及外國學生即達10000多人,其中5000多人獲得大學本科文憑,1000多人著書立說,共完成著述2000餘冊。包括第一部用烏爾都語翻譯註釋《古蘭經》。以伊瑪目吠呃阿拉沙為首的秋班德的學者們用阿語撰寫的學術著作,在伊斯蘭世界具有十定影響。在伊斯蘭教法、教史、蘇菲主義、認主學等方面也有一批力作。秋班德大學每年平均招收新生約2000人。該校培養的學者在印度各地開辦了許多不同形式和規模的經學院和阿拉伯語學校,總數達1500多所,數十萬穆斯林子女在這些學校里接受宗教教育。
在反對殖民主義及宗教迫害,維護印度穆斯林合法權益的鬥爭中,秋班德大學先後有近百名宗教領袖為之捐軀。該校的教法學者和穆夫提具有深厚的教法知識造詣,他們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新問題所做出的“法塔瓦”(Fatawa,即教法決斷),有文字記載的約有10000餘條。
伊斯蘭清真寺
伊斯蘭清真寺享受完顧特卜塔的奇景之後,走不了幾步,就可來到“伊斯蘭力量”清真寺。這個清真寺是拆了20多座印度廟建成的,儘管展現在眼前的是些斷牆殘坦,但從部分保存完好的精美石柱上,仍然可以想像出當年的盛景和氣勢。
清真寺中有一根烏黑的古老大鐵柱,看上去不怎么起眼,但它卻有非凡的歷史價值,其名聲也遠遠超過了清真寺。這根大鐵柱高約7米,重有6噸。它鑄成於何朝何代,至今沒有定論。據記載,它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令人驚奇的是,這根鐵柱千百年來裸露於廢墟之中,飽受風吹日曬雨淋,但卻從沒有生鏽。曾有專家對鐵柱做過化驗分析,發現它含鐵質99.72%,其他物質有碳、矽、硫和磷等。一千多年以前,印度古人居然就會用合金造柱,這是魔法,是發明,還是偶然巧合?誰也說不清。
鐵柱之前經常擠滿了一堆堆前來參觀遊覽的人,他們總要仔細地看一看,摸一摸,甚至還要上前背靠鐵柱,雙手反抱一番。據說,誰能雙手相碰,就會遇到吉祥、幸福,甚至長命百歲。
建築藝術
建築,是民族和文明的個性體現。建築藝術是伊斯蘭藝術中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因而,伊斯蘭建築風格這一視角有助於我們對伊斯蘭文明加深了解。伊斯蘭建築由於地區和年代的不同而形式各異,覓其共性是比較困難的,可是下述各項是較為明顯的。
顧特卜塔變化豐富的外觀:世界建築中外觀最富變化,設計手法最奇巧的當是伊斯蘭建築。歐洲古典式建築雖端莊方正但缺少變化的妙趣;哥德式建築雖峻峭雄健,但雅味不足。印度建築只是表現了宗教的氣息。然而,伊斯蘭建築則奇想縱橫,莊重而富變化,雄健而不失雅致。說其橫貫東西、縱貫古今在世界建築中而獨放異彩並不為過。
穹隆:伊斯蘭建築儘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幾乎都必以穹隆而誇示。這和歐洲的穹隆相比,風貌、情趣完全不同。歐洲建築的穹隆如同機器製品一樣,雖精緻但乏雅味。伊斯蘭建築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卻韻味十足。
開孔:所謂開孔即門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馬蹄拱或是多
葉拱。亦有正半圓拱、圓弧拱,僅在不重要的部分罕用。
紋樣:伊斯蘭的紋樣堪稱世界之冠。建築及其它工藝中供欣賞用的紋樣,題材、構圖、描線、敷彩皆有匠心獨運之處。動物紋樣雖是繼承了波斯的傳統,可脫胎換骨產生了嶄新的面目;植物紋樣,主要承襲了東羅馬的傳統,歷經千錘百鍊終於集成了燦爛的伊斯蘭式紋樣。
說到幾何紋樣,那是斷然獨創的東西,由於無始無終的折線組合,轉瞬間即現出了無限變化,與幾何紋和花紋結合更構成了特殊的形態。並且以一個紋樣為單位,反覆連續使用即構成了著名的阿拉伯式花樣。另外還有文字紋樣,即由阿拉伯文字圖案化而構成的裝飾性的紋樣,用在建築的某一部分上,多是古蘭經上的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