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東南部巴爾幹中部河流,由塔拉(Tara)河和皮瓦(Piva)河匯合而成。大致向北流,注入薩瓦(Sava)河,全長346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德里納河
- 外文名稱:Drina River
- 地理位置:歐洲東南部
- 全長:346公里
歐洲東南部巴爾幹中部河流,由塔拉(Tara)河和皮瓦(Piva)河匯合而成。大致向北流,注入薩瓦(Sava)河,全長346千米。
德里納河編輯 鎖定 歐洲東南部巴爾幹中部河流,由塔拉(Tara)河和皮瓦(Piva)河匯合而成。大致向北流,注入薩瓦(Sava)河,全長346千米。...
德里納河省 (塞爾維亞語和波士尼亞語:Дринскабановина/Drinska banovina) 在1929至41年是南斯拉夫王國的一個省,領土包括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和...
內雷特瓦河(Neretva River)是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亞得里亞海流域最大河流。源於...從東部的德里納河到西部的烏納河,從北部的薩瓦河到南部的亞得里亞海,波士尼亞...
亞達爾河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地利軍隊入侵塞爾維亞的一次戰役。1914年8月12日,奧軍約20萬人在波蒂奧雷克將軍指揮下,分多路渡過薩瓦河及德里納河大舉入侵...
簡介 利姆河(黑山語和塞爾維亞語︰Лим)是黑山、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和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河流,河道全長220公里,是德里納河的右支流和最長的支流,流域面積5...
波赫境內多河流,主要有奈雷特瓦河、博斯納河、德里納河、烏納河和伐爾巴斯河。 [3]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氣候特徵 北部為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型氣候。...
1914年9月8~16日,奧軍第2次入侵塞爾維亞,占領德里納河和薩瓦河上的橋頭堡。1914年11月5日,奧軍發動第3次進攻,15日攻占瓦列沃。29日,塞軍放棄首都貝爾格勒,...
在利姆河和德里納河打了幾仗後,最高統帥部作出決定,向北突圍到波士尼亞去。命令很快下達到部隊,停止向塞爾維亞方向的進攻,無產者第一旅作為先頭突擊部隊向富查方向...
斯洛維尼亞人(卡朗丹尼人)在穆爾河和德里納河上游地區建立的國家。公元6世紀末建立,後曾附屬薩莫公國。658年薩莫公國解體後獨立。約745年為抵抗阿瓦爾人的侵襲,...
地處歐洲東南部的塞爾維亞人民反對奧斯曼帝國的民族、宗教壓迫和封建軍事專制制度的大規模起義。前後兩次:第一次起義發生於1804~1813年間,中心地區在摩拉瓦河與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