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行天下》2014,是熊春錦先生主編,由德慧智文化工作室策劃、製作和發行的國學深度閱讀叢書,內容涵蓋文化、教育、科技、修身、養生等領域。該叢書立足於民族道德根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套用,秉承知行合一和功行合一的修學理念,努力與廣大讀者共同探索生命真相、啟迪智慧人生,為道德文化的全面復興竭盡己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道行天下2014
- 作者:熊春錦
-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172381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期重點《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尋根探源》
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一部道德文化
《黃帝內經》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指出我們的生命有兩種能量的來源,一個是天德,一個是地氣,天德地氣是生命活力的來源。人類精神力量的生理來源,主要是源自意識的生理功能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道德的力量則是由慧識、智識、意識統一的生理功能,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那么,什麼是慧識、智識、意識?需要我們共同走進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的歷史當中進行認知。
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當中,都有一個共性現象,每當歷史進入轉折期,步入興盛階段的時候,都會伴隨著文化的復興運動,並且每一次的文化復興都會回到歷史文化的源頭上,在文化基因的井泉中吸取營養,在根文化中重新發掘創造的潛力,然後再前進,才會創造出輝煌的成績。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曾經預言:“只有中國文化才是拯救世界未來的良方。”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道德文化教育、修身明德教育,老子的“得一”教育思想,是綜合性地培養精神力量與道德力量這兩種能量的教育文化,是將這兩種無窮的力量進行綜合整體把握與正確運用的教育體系工程,是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是中國教育文化的民族特色。
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根本上來看,可以說就是一部道德文化。“道德”兩個字,既是世界各民族,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各家學說、各個學派的總歸屬和最高境界。離道失德是世界各民族、各地文化的普遍現象,正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指出的:“是一種離開了古代氏族社會的淳樸的道德高峰的墮落。”①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老子的思想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這些都說明,世界各國對道德的理解和解讀,不僅僅是局限在做人的品德層面,而是上升到了哲學理論的最高峰層面。
對於“德”,如老子所言“道生之,而德畜之”,世間萬物都是由德來養育的,這就提出了德的能量性問題。德就是一種正能量。道和德之間是一種辯證關係,道是虛無的,而德是可以將道品格化、品質化、品行化來進行量化的一個指標。但這也只是一種類比。德由道所化生,它既是人類必須具備的做人的品格,同時又是滋養生命活力與健康的能量。德,用數來表示的時候,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是用“一”來進行代指的。這個“一”具有一體兩面性,即品格與品質的能量。當“德”這個“一”的能量游離於物相之外的時候,稱之為“德”;而當它進入了人體內、物體內,也就是有相的物體之內時,就稱之為“炁”。在中國古代雖然存在“炁”字與“氣”字混用的現象,但是“炁(氣)”字的內涵與現代通用的空氣之氣是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炁(氣)”指的是質象能量體。物相內的能量之氣具有性質的變異性,因而後來多以“氣”字來表示。例如我們生命體內的氣存在著正氣、邪氣、濁氣、病氣等分類,只是這個“氣”已經無法與原生態的德進行相提並論的比較和分析了。把握住了道德,也就把握住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
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在世界上的典型影響
2010年2月26日,德國的SWR2廣播電台播放了一期特別節目:“被改變信仰的傳教士-衛禮賢和他的中國之魂”。節目中介紹,於1899年在青島登入的德國傳教士衛禮賢,曾經在中國待了二十多年。衛禮賢在《中國之魂》一書中介紹了自己對於中國文化的印象:“一個超出想像的文化宇宙!從何在這裡傳教?”他反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在這裡傳教呢?”他還講道:“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作為一介傳教士,在中國我沒有發展一個教徒。”(《世界公民衛禮賢》)。他徹底地被中國的傳統根文化所征服,因而轉向了全力地翻譯中國的文化,介紹給西方。
衛禮賢的故事不能不引起我們對近代一些現象的深思。現在我們國內很多的成功者、成就者,將自己的子女送往歐洲、美國,但是在德國社會當中進行考察就會發現,這些被送出去的子女,以及出國打拚的眾多的中國人,在禮拜六和禮拜天紛紛走向的卻是教堂,都自覺地投入了西方教會的懷抱。而一個德國人,早在一百多年以前來到中國的時候,卻迅速地改變了自己的信仰。這兩者之間的強烈反差警示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儘快將我們的道德根文化真正復興起來,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夠從中吸取營養。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夠真正地興旺發達,才能夠真正地健康發展。
近些年來,整個海外社會都把研究的方向撲向了中國的傳統道德根文化,例如柏林曾經對全國進行過一次電視信息搜尋調查,結果發現,在德國每四個家庭就有一本老子的五千言。假如我們在中國做一次同樣的調查,恐怕一萬個家庭也難找到一部《老子》。這種文化的巨大反差現象,表明是我們自己把祖先的根文化逐步地放棄了,亟待重新走進自己的道德根文化尋根探源。
被東方傳統文化征服的西方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為數不少,像格里尼、萊布尼茨、尼采、托爾斯泰、李約瑟、愛因斯坦、湯恩比等,這些都是國際重量級的著名人物。所以我們不應當對自己民族的道德根文化有任何的懷疑。應當像西方的有識之士一樣,主動、大膽、深刻地走進自己的根文化當中進行研究。研究文化,研究教育,進而傳遞給我們的子子孫孫。
“李約瑟之謎”的答案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曾經提出了一個難題:為什麼中國在歷史上(16世紀),各方面的準備條件(文化準備條件、思維準備條件、社會基本的創造力準備條件)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卻突然中止了發展;而通過文化的西傳,《易經》和老子的思想傳到了歐洲以後,迅速將萊布尼茨等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的靈感和直覺喚醒,使西方進入了工業革命時期,而中國卻沒有?他提出的這個難題被稱之為著名的“李約之謎”。
怎樣解答這個“李約瑟之謎”呢?其實,至少可以從以下五方面找到答案。
第一,中國在漢代末期,儒學未能真正繼承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原儒學說思想原則,而是畸變為改良儒學,因而未能真實全面地繼承傳統道德根文化“內求法”的全部遺產。
第二,中國傳統道德根文化之中的“修身治世,內聖外王”的實證修身明德教育,被皇權與儒學邊緣化,從主流文化領域和教育領域全面地清除並逐步地消失;社會文化從此局限於片面的意識哲學文化當中。
第三,從漢代開始全面取代傳統道德根文化的儒學,並未能真正像西方的文化轉型期那樣,真實全面地轉向“外求法”,而是躺在道德根文化“內求法”所取得的成果上,徹底地功利化而不求進取。
第四,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機。改良的儒學文化並不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全部。獨尊儒術的妄意霸治文化與教育,斷送了民族科技的發展與生機;僵化而功利型的犬儒教育,泯滅了中華民族的科技創造力。中國的後儒學教育目的是為皇權服務,社會文化淪落為“讀書為做官”的文化。
第五,在中國的主流社會主動拋棄了道德根文化以後,中國科技的發展轉向了民間,主要由一部分儒道兼修者、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所完成,未能形成強大的社會主流科技力量。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總顧問。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象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家大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榮譽稱號。
主要著作:帛書《周易》、《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德道經九宮版》、帛書《黃帝四經九宮版》、《黃帝四經》(注音版)、《黃帝內經》、簡帛《五行經》釋解、《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信》、《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智》、《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禮》、《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要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春》、《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夏》、《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冬》、《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全四冊)》、《東方治理學》、《中華國學道德根》、《國學道德經典導讀》、《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德慧智慧性圖文思維教育》、《龍文化的文明與教育》、《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太極修身》、《幼兒教育概論》等專著,以及《黃帝四經·道法》、《道德經老子思想在當代DVD》、《五德益智養生》等音像作品。
主編著作:《德道行天下》(叢書)、《德慧智經典誦讀教材》(上下冊)、《小篆入門指導》、《國小經典讀本6+1》、《德慧智經典誦讀操作指導手冊》、《德慧智教育輔導答疑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方法與實例彙編》、《中華德慧智教育·國學經典讀本》、《中華德慧智經典楷篆對照本》,《慧性圖文畫冊》、《幼兒經典誦讀教師用書》、《幼兒徒手操I 》、《甲骨文慧畫·詩詞篇 》、《中醫藥文化與健康 》中華德慧智教育經典讀本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