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國家短篇小說選》是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武能選。
基本介紹
- 書名:德語國家短篇小說選
- 作者:楊武能
- 頁數:712頁
- 定價:1.65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1年
- 統一書號:10019-3104
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作者簡介
楊武能,1953年春國中畢業於重慶育才學校。1956年秋高中畢業於重慶一中,考入西南俄文專科學校俄語專業。1957年秋轉學南京大學德語專業,1962年秋畢業分配到四川外語學院任教,1977年晉升講師。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教授研修德語文學,主攻歌德研究。1981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分配到社科院外文所從事研究工作。1983年調四川外語學院任副教授,副院長。1990年調四川大學任教授,1992至1997年任四川大學歐洲經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目錄
商人與律師
一對奇怪的小鄰居
《萊茵區家庭之友》的“小寶盒”(選)
倒霉人的新年夜
賭運
智利地震
義子
燒炭黨人和我的耳朵
窮樂師
怪女僕艾爾齊
帕格尼尼
紅寶石
朝拜貝多芬
燈怨
一片綠葉
在聖喬治養老院裡
事在人為
德國商界笑譚
普勞圖斯在修女院中
犟妹子
有遺產的舅舅
瞎子基羅尼莫和他的哥哥
狂歡節
格利琴
斯台爾尼
特利斯坦
神童
小園中
老人們
掘墓人
婚約
第三隻鴿子的故事
法律門前
致科學院的報告
序言
半個世紀的文學翻譯生涯,譯作先後得到北京人民文學、南京譯林、桂林灕江和北京燕山等諸多出版社青睞,直至享譽業界的廣西師大出版社前些年一舉推出《楊武能譯文集》,使我成為了中國翻譯史上還活躍於譯壇更有幸出版十卷以上個人大型譯文集的第一位翻譯工作者。為此,誠如譯文集總序所說,我真感謝上述大量出版我譯著的出版社,真感謝各個時期給予我教誨、幫助和關懷的師長、同道和親友,真感謝確確實實應該稱做“衣食父母”的億萬讀者!
可嘆“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個可惡可恨的中國魔咒,也不幸而有幸地,在在應驗在了區區身上!不過到底出現了轉機,“牆內”的出版家最終還是嗅到了我,於是有了這套《德語文學精品·楊武能譯文集》。
顧名思義,這套書的著重點在“精”,不像《楊武能譯文集》似的在大在全,在系統性和學術性;而且精的不應只是選材,也就是只選收名著中的名著、經典中的經典,只選收我本人最為廣大讀者喜愛和認可的譯作,還有設計、裝幀、插圖等等,也要力爭做到精美。
還有一點不同於《楊武能譯文集》,這套書準備陸續推出,計畫兩三年內出齊。倒並非受出版社編輯力量和選題規劃的限制,而是想減輕讀者的經濟負擔,並使其能夠從容選購。
我畢生從事德語文學研究和譯介,譯作數量很多,尤感自慰的是所譯均系德語文學的經典、傑作,譯作廣受讀者的喜愛和專家的好評。德語文學堪稱思想者的文學,豐富多彩、深邃、耐讀又好看的文學,翻譯它的經典、傑作,翻譯這些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作品,我如同經歷了一次次精神遠遊,空間與時間雙重意義的遠遊,體驗到了藝術創造的巨大樂趣。親愛的讀者,我真誠地邀請你來共同完成這一藝術創造,來分享這一精神遠遊的無比快樂!
這套書適當地加了導讀、序跋、附錄和圖片,以提高讀者閱讀的興味,幫助讀者更好地達到“遠遊”的目的。這套書的譯者、編者力爭把書出得儘可能精美,並且有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的準備,因此十分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專家提出批評和建議。對視譯作如自己孩子的筆者而言,它們能受到同道的關注和廣大讀者特別是年青一代讀者的喜愛,實在是莫大的榮幸、莫大的快慰。
可嘆“牆內開花牆外香”這個可惡可恨的中國魔咒,也不幸而有幸地,在在應驗在了區區身上!不過到底出現了轉機,“牆內”的出版家最終還是嗅到了我,於是有了這套《德語文學精品·楊武能譯文集》。
顧名思義,這套書的著重點在“精”,不像《楊武能譯文集》似的在大在全,在系統性和學術性;而且精的不應只是選材,也就是只選收名著中的名著、經典中的經典,只選收我本人最為廣大讀者喜愛和認可的譯作,還有設計、裝幀、插圖等等,也要力爭做到精美。
還有一點不同於《楊武能譯文集》,這套書準備陸續推出,計畫兩三年內出齊。倒並非受出版社編輯力量和選題規劃的限制,而是想減輕讀者的經濟負擔,並使其能夠從容選購。
我畢生從事德語文學研究和譯介,譯作數量很多,尤感自慰的是所譯均系德語文學的經典、傑作,譯作廣受讀者的喜愛和專家的好評。德語文學堪稱思想者的文學,豐富多彩、深邃、耐讀又好看的文學,翻譯它的經典、傑作,翻譯這些堪稱世界文學瑰寶的作品,我如同經歷了一次次精神遠遊,空間與時間雙重意義的遠遊,體驗到了藝術創造的巨大樂趣。親愛的讀者,我真誠地邀請你來共同完成這一藝術創造,來分享這一精神遠遊的無比快樂!
這套書適當地加了導讀、序跋、附錄和圖片,以提高讀者閱讀的興味,幫助讀者更好地達到“遠遊”的目的。這套書的譯者、編者力爭把書出得儘可能精美,並且有精益求精、不斷改進的準備,因此十分歡迎廣大讀者和同行專家提出批評和建議。對視譯作如自己孩子的筆者而言,它們能受到同道的關注和廣大讀者特別是年青一代讀者的喜愛,實在是莫大的榮幸、莫大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