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修女的箴言

《德蘭修女的箴言》是英國現代作家吉卜林的著作,主要收錄了關於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德蘭修女的智慧語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德蘭修女的箴言
  • 外文名稱:The virtuous orchid nun of proverbs
  • 作品別名:德蘭修女語錄
  • 創作年代:2013年10月5日
  • 作品出處:英國現代作家吉卜林
  • 文學體裁:現代詩歌
  • 作者:吉卜林
內容摘要,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作者介紹,

內容摘要

第一部分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德蘭修女的箴言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
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
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 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Be good anyway.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
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
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yway.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
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i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Mother Teresa 德蘭修女

第二部分

愛,不為偉大,只為細小。從細微的小事件中體現博大的愛。
我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這汪洋總是少了一滴水。
我不贊同一心只想做大事,自我看來,個人才是重要的。要愛一個人,我們就必須與他緊密接觸。假如我們要湊足一定的人數,才開始工作,我們就會在數目中迷失,無法全面照顧和尊重個人。我只相信個別的接觸,我面對的都是基督,他是那時那刻世上的唯一一個人,因為基督只有一位。
幫助窮人的方法其實有許多種。只要我們有一顆慷慨的心,那么我們總能找到幫助窮人的方式。
I love until it hurts, then there is no hurt, but only more love.
當吾用心去愛,以致於不得不受苦受難時,所有的傷痛都蕩然無存,惟余至純至真之愛。
其實受苦可以成就更深厚的愛和更寬廣的恩慈。
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擁有真正的朋友——知道有人與你同在,即使他們不一定能幫你解決問題。
有些人的生活比較富足,箇中必有原因,他們肯定曾為生活奔波過。而我只會在看見他們浪費時,才會感到憤怒,因為他們在拋棄對這個世界的另一些人非常有用的東西。
飢餓的人所渴求的,不單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單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單是牢固的房子。即使是那些物質豐裕的人,也都在追求愛、關心、接納及認同。今天,正是因為缺乏關愛、仁慈和體恤之心,所以人們的內心才極度痛苦。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訪問過的一家養老院。這家養老院裡的老人都是兒女將他們送來的。儘管這裡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點奢華,但是這些老年人卻都坐在院子裡,眼睛盯著大門,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我轉向一位老姐姐,問她:“這是怎么回事?為什麼這些衣食不愁的人總是望著大門?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笑容?”我已經太習慣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掛在垂死的人臉上的笑容。但是在這裡,我看到的卻是一種對愛心的企盼。那位老姐姐對我說:“他們每天都在乞盼著兒女來看望他們。他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刺傷,因為他們是被遺忘的人。”
瞧,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一種貧乏,被愛心遺忘的貧乏。也許這樣的貧乏已經悄悄來到我們身邊和我們的家庭中。

第三部分

生命是什麼
——摘自《特里莎嬤嬤》
生命是一次機會,我們要知道珍惜它
生命是一種美,我們要懂得欣賞它
生命是一種幸福,我們要學會享受它
生命是一個夢,我們要努力實現它
生命是一次挑戰,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它
生命是一種義務,我們要盡力完成它
生命是一場比賽,我們要積極參與其中
生命是昂貴的,我們要照看好它
生命是豐富的,我們不能揮霍它
生命是愛,我們要盡情享受它
生命是一個秘密,我們要解開它
生命是一個承諾,我們要履行它
生命是一出悲傷,我們要克服它
生命是一次冒險,我們要敢於挑戰它
生命就是生命,我們要珍惜它
生命就是幸運,我們要利用它
生命太寶貴了,我們不能糟蹋它
最美好的一天——今天
最寶貴的禮物——寬恕
最不可或缺的——家庭
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父母
最優先的需要——溝通
最愉快地感覺——內心的平安
最低劣的感覺——怨恨
最大的人生之謎——死亡
最嚴重的錯誤——自暴自棄
最萬惡的根源——自私
最大的缺點——壞脾氣
最危險的人物——說謊者
愛的祈禱:
成為真理——被人傳頌
成為生命——以生命見證
成為光芒——被點燃照耀
成為關愛——為人人擁有
成為喜樂——賜予他人
成為和平——四處洋溢
成為祭牲——為他人獻上
特里莎嬤嬤的墓碑上鐫刻著她給我們的教誨,“因為我愛你們,你們也要愛彼此”。

作者介紹

英國現代作家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 ,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他長期生活在印度,作品大多取材於生活在印度的英國殖民主義者的家庭生活,書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中下層的普通人,很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和共鳴。這使得他在19世紀90年代的英國聲名顯赫,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吉卜林還是一個多產的作家,他的作品既有反映他的印度生活的現實主義小說《山中故事》(Plain Tales From The Hills,1888), 也有為兒童創作的充滿神奇色彩的童話《從林故事》(The Jungle Books,1894),和《如此故事》(Just So Stories, 1902)等。
德蘭修女的箴言
他的詩詞創作同樣豐富多彩, 感情真摯, 這首在英國膾炙人口的《假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年12月30日-1936年1月18日,又譯吉普林或盧亞德·吉卜齡),生於印度孟買,英國作家及詩人。主要著作有兒童故事《叢林之書》(The Jungle Book,1894年)、印度偵探小說《基姆》(Kim,1901年)、 詩集《營房謠》(Gunga Din,1892年)、短詩《如果》(If—,1895年)以及許多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他是英國19世紀至20世紀中一位很受歡迎的散文作家,被譽為“短篇小說藝術創新之人”。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紀初的世界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本人也在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個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至今諾貝爾文學獎最年輕的獲得者。此外,他也曾被授予英國爵士爵位和英國桂冠詩人的頭銜,但都被他放棄了。由於吉卜林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歐洲殖民國家向其他國家瘋狂地擴張,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責為帶有明顯的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色彩,長期以來人們對他的評價各持一端,極為矛盾,他筆下的文學形象往往既是忠心愛國和信守傳統,又是野蠻和侵略的代表。然而近年來,隨著殖民時代的遠去,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學性和複雜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